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广成子:剑仙鼻祖,十二金仙之首,黄帝授业恩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广成子:剑仙鼻祖,十二金仙之首,黄帝授业恩师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20/14/62791203_1126695863.shtml

广成子是道教文化中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不仅是剑仙的鼻祖,更是黄帝的授业恩师。在道教传说中,广成子修行于崆峒山,黄帝曾两次向他请教治国之道和修身之术,从而开启了道家思想的传承。本文将为您详细讲述这位在道教史上赫赫有名的仙人。

剑仙鼻祖

广成子相传是上古黄帝时候的道家人物。剑仙真正形成的时期应是在战国,当时燕国、赵国、韩国等地的青年崇尚剑术,好搏击,形成了多种剑法,尤其是燕国与赵国,所以诗有“燕赵多侠士”之说。自秦灭六国后,剑术不兴,遂分为晋地剑仙、燕地剑仙、川地剑仙。

《宋史·陈抟传》中记载:“关西逸人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皆数来陈斋中,人皆异之。” 《钟吕传道集》记载,吕洞宾的剑术得自火龙真人的天遁剑法,分为法剑与道剑。后吕祖又创出智慧三剑。吕洞宾诗云:“昔年曾遇火龙君,一剑相传伴此身,天地山河共结冰,星夺日月任停轮,须知本性绵多劫,空向人间历万春,昨夜钟离传一谱,六天宫殿欲成尘。”

《轩辕金鼎文》上有黄帝崆峒问道广成子,鼎湖之畔炼丹剑的记载,剑仙应起源于轩辕黄帝问道广成子。广成子因此被称为剑仙鼻祖。

十二金仙之首

在神话名著《封神演义》中,广成子是元始天尊的第一位弟子,法宝还有番天印、落魂钟、雌雄剑、扫霞衣、诛仙剑。番天印:翻手无情,专拍脑门。被拍死的人死状奇惨。落魂钟:亦被称作落魄钟。雌雄剑:广成子洞中之宝,后传与殷郊。扫霞衣:金霞冠克星,将金霞冠放出的十余丈远近的金光一扫全无。诛仙剑:诛仙四剑第一把,位于诛仙剑东门。原著描写:“诛仙利,戮仙亡;这般兵器难当其锋,刹那间九曜俱空,咫尺斩了二十八宿。”

《封神演义》:阐教之中,元始天尊有很多门人弟子,有名讳的有十九位。其中只有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惧留孙、太乙真人、灵宝大法师、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这十二名仙人被称为十二上仙。在《封神演义》问世后他们有诸多别称,如十二代上仙、十二弟子、仙首十二、玉虚十二仙、昆仑十二仙。但实际上十二金仙的说法大概是近代以来才出现的,当是后人穿凿附会,《封神演义》原著中没有这四个字,只有“十二代上仙”五个字,简称为十二上仙。

话说燃灯掌握元戎,领众仙下篷,步行排班,缓缓而行。只见赤精子对广成子,太乙真人对灵宝大法师,道德真君对惧留孙,文殊广法天尊对普贤真人,慈航道人对黄龙真人,玉鼎真人对道行天尊,十二代上仙,齐齐整整摆出,当中梅花鹿上坐燃灯道人,赤精子击金钟,广成子击玉磬。圣人玉虚宫中第一位击金钟的仙人,也就是十二上仙之首,深受元始天尊宠爱,修行于九仙山桃源洞。第一位击金钟的仙人就是广成子。

黄帝两次问道

葛洪《神仙传·广成子》:“ 广成子者,古之仙人也。居崆峒之山,石室之中。黄帝闻而造焉。”《庄子·外篇·在宥》:“黄帝闻广成子在空同之上,故往见之,问以至道之要。”《庄子外篇·在宥》记载:黄帝退,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闲居三月,复往邀之。广成子,修行于崆峒山,黄帝听说后专程去拜访他,并拜广成子为师,问治国之术。《神仙传》称广成子居住在崆峒山的石室之中,黄帝曾向他请教“至道之要”,广成子对黄帝说,“你所治理的天下,候鸟不到迁徙的季节就飞走,草木还没黄就凋落了,我和你这样的人有什么可谈呢!”

过了三个月,黄帝再来问“治身之道”,广成子告诉他说:至道之精,杳杳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心以静。形将自正,心净心清。无劳尔形,无摇尔精,乃可长生。慎内闭外,多知为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千二百年,而形未尝衰。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失吾道者上见光而下为土。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予将去汝,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吾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为常,人其尽死,而我独存焉。”说完,传授给黄帝《自然经》一卷。

黄帝第二次问道广成子时,见他正头朝北躺着,便双腿跪在地上,以膝代步,极恭敬地来到广成子面前,叩拜了两次,然后说道:“请您告诉我修身养性的明达之道。”广成子听罢,一跃而起,说道:“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至道的精髓,深远博大,永无止境;至道的极致,静默深沉,不可揣测。得至道者,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听,无求无欲,保持精神上的超脱宁静,就能使身心健康;去除杂念和负担,不要让他们过度的耗费你的精力,这样才可长生不老。如果你能做到不让外界事物影响你的视听,不使他们打扰你的心灵,你的精神就将永远守护你的肉体。你要时刻固守你内心的平静,摒弃外界纷繁的干扰。如果过多地被外物的表象迷惑,那么就会使你的身心遭受侵害。”

“至道之精,杳杳冥冥。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必净必清,无劳而形。慎内闭外,多知为败,与日月参光,与天地为常。”于是成为经典。拜师归来的皇帝,在本就天下安定的基础上,对各种制度加以完善。对各级官员提出了“六禁重”。即“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员朴素简洁,反对奢靡。与精通医术的岐伯,精通中药的雷公一起专研岐黄之术,教人们治疗百病,终成华夏最古老的医术《黄帝内经》。广成子因此成为黄帝的授业恩师,被后世尊称为人皇帝师。“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千二百年,而形未尝衰。” ,广成子岁数超过1200岁,还不见衰老,也可窥见道法自然的神奇力量。

在道教史上赫赫有名

《太上老君开天经》:“黄帝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广成子。消自阴阳,作道戒经道经。黄帝以来,始有君臣父子,尊卑以别,贵贱有殊。”道教认为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有无数化身,比如老子、摩尼等,广成子也被认为是太上老君的化身之一。据道教说法,广成子为黄帝之时太上老君化身。人文始祖黄帝,是道家思想的旗帜,问道崆峒,让黄帝第一次从广成子口中领略到道家对于人生、对于人和世界的思考,崆峒山因此被称为“道源圣地”。

黄帝问道广成子,终于明白了修身和治国的道理。从他自身开始,关注生命,顺应时节,敬畏自然,就植根在这个民族的心灵深处。而他所问的道,正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之术。早期道教经书已建构起黄帝的神仙形象,黄帝是道教仙话中的最早升仙者,而黄帝问道广成子得道。因此,广成子对道教产生深远影响,在道教史上也赫赫有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