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细路只肯讲普通话,外地人却为学粤语氪金
本地细路只肯讲普通话,外地人却为学粤语氪金
随着普通话的普及,粤语在本地的传承似乎面临挑战,但与此同时,粤语学习却在外地掀起热潮。近日,粤语相声泰斗黄俊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很多广州的小朋友,不会说粤语,甚至不会听粤语,是一个很大的悲哀。”这一现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一位北京博主在抖音教授粤语
哪些成年人在学习粤语?
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分享道,学习粤语是因为喜欢粤语文化,比如“去KTV时真的很想唱粤语歌”、“希望能够无字幕听懂港剧”、“吃广东菜时想用粤语点餐”。
另外,愿意在粤语学习上“课金”的人,不少是为了学习、工作和生活,希望更好地融入当地。在港澳,粤语依旧是人们主要使用的语言,因此通晓粤语成为在当地生活的重要条件之一。
近几年,由于具有高性价比,港澳地区的学校成为了越来越多内地学生的报考选择。2012年-2022年,香港高校的内地生人数在非本地生源中占比达到70%以上,在澳门更是高达90%。其中不少在港留学生也计划毕业后留在当地发展,如去年就有超过5万人,通过非本地毕业生留港、输入内地人才等计划来港就业。
近年来,香港也大力推进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吸引高技术外地人才来香港定居,这也是是获得香港身份的一种途径。根据入境处数据,2023年全年的优才计划申请人数已超过8万,获批人数为12969人。
有求职者透露,在香港面试的沟通语言不是英语就是粤语,连第一轮的笔试题目也是用粤语来问,不懂得粤字甚至会看不懂面试题目。许多工作也更青睐能通晓两文三语的求职者。
因此,为了就业机会,很多外地人希望透过”补习”来提高商务粤语技能。
参差不齐的粤语教学渠道
现在,市面上粤语教学渠道很多,学习方式多元化化,主要有APP学习和真人教学两个种类,但使用体验、价格却很参差。
在粤语学习APP领域,这类APP有收费的,也有免费的,或是以观看广告的形式来解锁学习课程的。
有的APP界面简易,功能比较少。
有的APP甚至发音不标准而误人子弟。如国读音为“gwok3”,南读音为“naam4”,老师教的读音却是懒音。亦有设计得比较用心的APP,比如知名的“多邻国”。2022年全球最大的语言学习平台“多邻国”,为中文用户推出免费的粤语学习课程。直到2023年7月,粤语课程的用户已接近300万。
这个APP的粤语学习课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听过听、说、认的方式,教用户生活中的日常用语,比如喝早茶、打招呼、问路等等,第二阶段就是巩固练习和测试
据网友们反映,在APP学习虽然方便且时间灵活,有的APP还结合了动画形象或故事情节,趣味性较强,但是学习者有疑惑时却很难解答,哪怕是多邻国这样的头部语言学习软件,粤语学习内容也比较局限。
而真人教学方面更是五花八门,例如淘宝、闲鱼等购物软件上就有不少商家售卖课程,有的是一对一课程,有的是录播网课。
但是这类“野生课程”的师资、教学质量、售后如何,就有些看运气了。
如今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出现了不少粤语教学视频Up主,如张弛、拉美天后等等,其售卖的粤语教学网络课程,其价格在100到1000元不等。例如博主“张弛有道粤语读诗”,其录播课程有20个课时,价格是598元,“拉美天后”的录播课程,183节价格为499元。
这类Up主的录播课程因为总体价格更低,因而往往会相比“野生教师”的一对一私教课程卖得更好。不过,他们的录播课程也常常被盗录后放到闲鱼上以极低价格售卖。另外,以录播视频的形式教学,也有着师生之间无法互动、学生发音无法矫正的天然弊端。很多时候,学习者也只能看了就看了,至于说得对不对、准不准就难保证了。
至于机构教学方面,比如比较出名的“港你知”“粤讲粤好”等等,这些机构的教学系统性更强,教师选择更多,学生也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和建议。
我们向相关教学机构了解过,线下大班8人课程每小时课时费约100元,线上大班人数则会少一些,通常是5人左右,每小时课时费约90元。相比大班课,这些机构一对一私教时间更灵活,针对性更强,收费也更加昂贵。据我们了解,大部分线上一对一课程每小时课时费在200元以上,通过腾讯会议等线上平台教学。线下一对一的课时费则在300元以上。
部分机构的师资也很优秀,不少都是从名牌大学毕业或有留学经历,精通多语,有着丰富的语言背景,可根据学生的个人水平和学习进度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会讲粤语就能做老师吗?
时下就业形势萎靡,求职不易,而粤语培训也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于是就有不少从小讲粤语的广东网友考虑从事相关工作,或作为一份副业。
但是,只要会说粤语,就能成为粤语老师吗?
事实上,粤语不像英文或普通话,现在并没有规范统一的语言成绩、教学能力证书。根据不同求职网站上发布的招聘讯息来看,不少企业都将“母语为粤语、没有懒音及乡音、拥有大学本科学历以上、通晓繁体字、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作为任职条件。
而粤语老师的工资也是有高有低,几千到上万都有,不过当然不能保证是否有老板”画大饼”了。
有行业从业者透露,想成为粤语老师,除了粤语要讲得好,有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教学能力也是关键。很多老师会自己撰写教材和课件,针对不同学生不同需求对症下药。
羊城网办公室里的冰山一角
有超过10年粤语教学经验的优老师,也曾分享教学经验给同行或想要发展粤语教学为副业的人士,她提到:
粤语老师一个很重要但常被人忽视的能力,就是普通话的熟习程度,这并不是需要老师的普通话水平达到什么等级,而是要对普通话用词的认知到位,普通话的网络流行语、北方人常用词汇如何用地道粤语表达,当学生问到陌生的粤语词汇时亦要快速找到相对应的普通话词汇去解释。
例如,粤语中的“得意”、“论尽”要如何用普通话翻译呢?粤语中的“埋”有什么用法?
还有从业者表示,当我们的母语是粤语时,对部分粤语的用法自然会感到熟悉和习惯,但这对于学习者来说可能难以理解。这就需要老师们设身处地思考,带领学生体会粤语中的“盏鬼之处”。
不过,亦有粤语教学从业者认为,虽然有一定的需求,但相比起英语等外语,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来看,粤语学习仍属于“小众”,粤语教学行业规模扩展的上限并不算太高,且各个渠道的教学质量良莠不齐,市场走向成熟,仍需要不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