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学子返家乡:以青春之笔,绘蓝印花布出江海
南通学子返家乡:以青春之笔,绘蓝印花布出江海
为让青年一代感受非遗魅力,让蓝印花布走出南通。南通大学杏林学院蓝韵承杏·薪火舟队(以下简称“小队”)于2025年1月2日至1月19日深入南通市、苏州市江苏省外国语学校,通过“走访调研+趣味游戏+科普宣传”的综合实践模式,为青年介绍了蓝印花布背后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让青年一代积极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中。
走进博物馆,解锁非遗的千年密码
新年伊始,小队成员共同走进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在这里成员们深入了解了蓝印花布的起源与发展、制作工艺等知识,同时馆内收藏大量与蓝印花布相关的历史文物,其图案的丰富、工艺的精美让小队成员们深刻体会到非遗艺术的魅力,也坚定了成员们让更多青年了解、传承、发扬蓝印花布,让蓝印花布走出南通的决心。
图1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藏品(摄影: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梁刘香)
对话手艺人,听蓝布旧时光
为了更好了解南通蓝印花布背后的故事,学习蓝印花布的制作,小队成员拜访了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国家级传承人王振兴老先生。在采访的过程中,小队成员就如何吸引年轻一代关注蓝印花布让蓝印花布走出南通与王振兴老先生进行深入的交流。王振兴老先生表示其很高兴见到年轻一代愿意加入传承非遗的行列,同时也希望不同地区的青年一代可以将南通蓝印花布带出南通让更多人了解南通蓝印花布。王振兴老先生向成员们展示了蓝印花布的制作过程,并指导成员们进行刮浆等工艺的体验。
图2小队成员采访王振兴老先生(摄影: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谭雅方)
蓝布绽校园,传承新希望
实践活动的最后,小队走进苏州市江苏省外国语学校面对同学们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宣讲活动。在现场温馨的氛围中,小队成员深入浅出地介绍从老蓝花布到南通蓝印花布背后手艺人默默传承的故事,并结合亲身体验向同学们详细展示了刻板、刷油、刮浆、入染、去糊、晾晒等工艺。同时为了更好地让同学们感受非遗魅力,小队成员通过视频、照片等让同学们体验了一次云参观博物馆。不少同学表示通过这次活动第一次真正了解南通蓝印花布,并希望在将来可以去南通体验一下制作属于自己的蓝印花布。面对南通蓝印花布如何在青年一代中传承下去这一问题,同学们纷纷在便签上写下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并自发组成一个“蓝”字,代表对其发扬光大、走出南通的美好祝愿。
图3小队在江苏省外国语学校宣讲(摄影: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陆彤)
图4同学们组成的“蓝”字(摄影: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李楷柔)
总结
本次社会实践让青年深入了解蓝印花布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其产生强烈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感,促进传统非遗的传承。小队成员也表示将全力以赴来更好地让南通蓝印花布走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青年了解其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