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汉阳造”推翻了清王朝,后来汉阳兵工厂只能靠各省军阀订单维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汉阳造”推翻了清王朝,后来汉阳兵工厂只能靠各省军阀订单维持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83862706_120556189

汉阳兵工厂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兵工厂之一,其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从清末到抗战时期的军事工业变迁。从最初的洋务运动产物,到辛亥革命中的关键力量,再到抗战时期的军工支柱,汉阳兵工厂不仅生产了著名的"汉阳造"步枪,更在多个历史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


汉阳兵工厂曾是中国第一兵工厂

汉阳兵工厂的创立与早期发展

汉阳兵工厂是清末制造步枪、轻型火炮和枪炮弹的最大兵工厂,它诞生于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中,却在北洋军阀混战的炮火中不断发展壮大,最后在抗战的烽火中迁往重庆,却继续坚持生产,为前线将士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武器装备和弹药供应。


张之洞曾先后出任广东湖北地方大员

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晚清名臣、湖广总督张之洞决定将原拟在广东建立的枪炮厂改建于武汉三镇的龟山北麓,1892年开始施工,两年后竣工,这就是汉阳兵工厂的雏形。其建立之初,购机造厂共用银70余万两,均系张之洞在其管辖的广东、湖北两省所筹捐。

该厂的重要设备均购自德国军火巨头——克虏伯工厂,因此性能是当时全国兵器制造工厂中最优异的,生产的产品比较也丰富多样,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仿造德国1888年式5响毛瑟枪而生产的汉阳式7.9毫米步枪,即“汉阳造”,此后连续生产数十年,一度成为全国生产量最大的步枪,也是旧中国军队装备的主要兵器。


手持汉阳造的新军是辛亥革命的主力

武昌起义中的关键作用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的序幕正式拉开。用“汉阳造”装备起来的湖北新军迅速与巡防营等湖北旧军在汉口及武昌等地发生激战,而兵工厂所在之汉阳尚属稳定,驻汉阳的新军第42标(相当于团)宣布起义,接管兵工厂,“接收步枪7000支, 子弹500万发,山炮150门,炮弹6千发,并全力赶造枪械以助革命,每昼夜出步枪60支,子弹3万发,炮弹1-2千发”,从而为起义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装备基础,同时也为清王朝的覆灭和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的结束勾勒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手持汉阳造攻入武昌的起义军

北洋政府时期的困境与转型

1912年,湖北枪炮厂与湖北炼钢厂和无烟火药厂等合并,改称湖北兵工厂,也称中华民国鄂军兵工厂,除受湖北督军府直接管辖外,还受北洋政府陆军部节制。1914年,湖北兵工厂收归陆军部直接管辖,改称陆军部汉阳兵工厂。 1915年,北洋政府设立督办兵工厂事务处,汉阳兵工厂改归其管辖。此后,又陆续增建机枪厂、炮弹厂、电机厂等,不断发展壮大。

截止1917年,汉阳兵工厂可年产“汉阳造”6万支、子弹6千万发、火炮12门、无烟火药近70吨,甚至还仿制出克虏伯式129毫米大口径榴弹炮。但从1918年7月起,由于各地军阀混战不断,北洋政府财政困难,对汉阳兵工厂所拨经费一再拖欠,严重影响了产能。从1919年初开始,汉阳兵工厂只能靠各省军阀的军火订单来勉强维持。


汉阳造步枪

抗战时期的浴血奋战

1927年北伐战争后,国民政府在南京正式成立,汉阳兵工厂改由军政部兵工署接管,经费也一定程度上得到保障,使得该厂的生产能力迅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每天可生产 “步枪200支、子弹15万发、无烟火药450公斤”;每月可生产“重机枪52挺、手枪200支、山炮2门、37毫米平射炮8门、迫击炮20门、迫击炮弹1200发、各式航空炸弹500枚、手榴弹2500枚”。

抗战爆发后,汉阳兵工厂被迫迁移后方,改称军政部兵工署第一工厂,但仍努力坚持生产。考虑到“汉阳造”步枪已经严重过时,无论射程、精准度等各个方面都无法与日寇装备的“三八大盖”较量,因此该厂开始集中生产7.9毫米中正式步枪,“1944年9月月产达2000支,1945年8月月产达5400支”。

中正式步枪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