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高考宾语前置句式汇总(高中教材全部例句及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高考宾语前置句式汇总(高中教材全部例句及解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10/18/46601607_1131045873.shtml

高考文言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及倒装句等,其中倒装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式常见、常用,掌握这部分内容,对理解古文含义及内容有很大帮助,今给同学们总结宾语前置句式的几种具体情况,可收藏慢看。

一、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

  1.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照顾)
  1.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 (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
  1.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离骚》屈原
  • (不了解我也就算了,只要我的本心确实是美好的。)
  1.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柳毅传》李朝威
  • (望著东方,又掉下泪来,难过极了)
  1.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柳毅传》李朝威
  • (看到大王心爱的女儿在野外放羊,‌这让我无法忍受看到这样的情景。‌)
  1. 而良人未之知也。《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 (然而丈夫却一点也不知道)

二、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1.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 (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
  1.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 (那些跑五十步的士兵竟来耻笑跑一百步的士兵,(说他胆子太小),行不行?)
  1.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 (它打算飞到哪儿去)
  1. 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
  • (他还要凭借什么呢)
  1.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韩愈
  • (这都是我造成的灾难,又能抱怨谁呢?)
  1. 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传》李朝威
  • (洞庭君在哪里?‌)

三、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1. 臆!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与谁一道归去呢)
  1.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 (万一有朝一日您(赵太后)驾崩了,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立身呢?)
  1.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 (不去做和不能做的表现形式有什么不一样呢。‌)
  1.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 《庄暴见孟子》《孟子》
  • (我们的君王大概没有生病吧,‌不然怎么能演奏音乐呢?‌怎么能打猎呢?‌)
  1.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 (不这样的话,我怎么会到这地步呢?)
  1. 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苏轼
  • (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
  1.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卫风·氓》《诗经》
  • (望郎休要发脾气,秋天到了来迎娶)
  1.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李密
  • (因此我不能废止侍养祖母而远离)
  1.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 (因此君子不接近厨房)
  1.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 (凭什么知道它是这样的呢?)

四、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马首是瞻《冯婉贞》(唯独看着我马头的方向)

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韩愈(只能依靠兄嫂)

惟你是问(成语)(只追究你的责任)

惟命是听(成语)惟利是图(成语)(叫做什么,就做什么)

下面按照高考必考古文篇目,对宾语前置句式作一全面梳理。

  1.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
  • 翻译:不懂得断句,不能解决疑惑。
  • 正常的语序应该是“不知句读,不解惑”。
  1.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 翻译:古时候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 正常语序应该是“古之人不欺余也”。
  1. 则何以哉?!《子路、曾皙》
  • 翻译: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 正常句式是”则以何哉”。
  1.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路、曾皙》
  • 翻译: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 正常句式是“夫三子者之言如何”。
  1. 臣未之闻也。《齐桓晋文之事》
  • 翻译:我没有听说过这件事。
  • 正常句式是“臣未闻之也”。
  1. 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
  • 翻译:没有人能抵御他。
  • 正常句式是“莫能御之也”。
  1. 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
  • 翻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
  • 正常句式是“未有之也”。
  1.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 翻译: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 正常句式是“有何厌”。
  1. “客何为者?”《鸿门宴》
  • 翻译:客人是干什么的?
  • 正常句式是“客为何者”。
  1.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 翻译: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1. “沛公安在?”《鸿门宴》
  • 翻译:沛公在哪里?
  1. 客何负于秦哉!《谏逐客书》
  • 翻译:客人哪里对不起秦国呢!
  1. 唇吻翕辟,不知何词。《谏逐客书》
  • (嘴巴)一张一合,不知道在说什么。
  1.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答司马谏议书》
  • 翻译:那么众人为什么不大吵大闹呢?
  1.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阿房宫赋》
  • 翻译:秦国人来不及哀叹自己,而后人替他们哀叹。
  1.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论语》十二章
  • 翻译: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不是很重大吗?
  1. 当察乱何自起?《兼爱》
  • 翻译:应当考察动乱从哪里产生。
  1. 故亏父而自利。《兼爱》
  • 翻译:所以损害(父亲)来自己获利
  1. 察此何自起?《兼爱》
  • 翻译:考察这种情况从哪里产生?
  1.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屈原列传》
  • 翻译:没有不想寻求忠臣来为自己服务,推举贤能的人来辅佐自己。
  1.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苏武传》
  • 翻译:假如是谋杀单于,又用什么更严厉的刑法呢?

  1. 何以汝为见?《苏武传》
  • 翻译:我为什么要见你呢?
  1. 信义安所见《苏武传》
  • 翻译:哪里能表现出信义呢?
  1. 何以过陵?《苏武传》
  • 翻译:凭什么超过李陵呢?
  1. 子卿尚复谁为乎?《苏武传》
  • 翻译:您还为了谁呢?
  1. 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
  • 翻译:驾车出游啊,去追求什么?
  1.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 翻译:为什么心神不定,想到哪里去呢?
  1. 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 翻译:乐安天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1. 不知始何名。《种树郭橐驼传》
  • 翻译:不知道他最初叫什么名字。
  1. 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种树郭橐驼传》
  • 翻译:所以他们不如我,我又能做什么呢?
  1.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种树郭橐驼传》
  • 翻译:又凭什么使我们人口增多、生活安定呢?
  1. 则何以哉?”《前赤壁赋》
  • 翻译: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1. “何为其然也?《前赤壁赋》
  • 翻译:(箫声)为什么这样(悲凉)呢?
  • 正常语序应为“其为何然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