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登山新手必看!规划行程,先掌握这四大原则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登山新手必看!规划行程,先掌握这四大原则

引用
1
来源
1.
https://hikingbook.net/posts/%E7%99%BB%E5%B1%B1%E6%96%B0%E6%89%8B%E5%BF%85%E7%9C%8B-%E8%A6%8F%E5%8A%83%E8%A1%8C%E7%A8%8B-%E5%85%88%E6%8E%8C%E6%8F%A1%E9%80%99%E5%9B%9B%E5%A4%A7%E5%8E%9F%E5%89%87

登山前的规划是整个登山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登山新手来说,如何规划行程、搜集资料并制定详细的计划书是一个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本文将详细介绍登山行程规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搜集和利用登山资料,帮助登山新手更好地准备自己的登山之旅。

为什么要做登山行程规划?

虽然大部分人出门都会规划行程,但登山活动与一般的游玩不同,必须搜集充分的信息并进行详细规划,不能只有概略安排。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 做好准备,才能把风险降至最低:登山是一项具有风险的运动,在山上可能会发生各种意外状况,唯有通过详细规划,才能有效降低风险,确保自己与队友的安全。

  2. 确保有效沟通:有了详细规划,才能让一起上山的队友对此次登山行程有充分了解,若有疑问也可事先提出,不会等到上山了才产生问题。有些人可能会想说“我只要跟着领队走就好了”,但没有考虑到,万一自己走丢或领队发生状况,该如何安全下山?因此,建议每个人都要学习规划行程,以确保安全。

  3. 让下次规划更完善:下山后,可以比对登山计划与实际行走状况,进行检讨,让下次规划可以更完善。

因此,不管是过夜行程还是当天往返的行程,都应做好规划再出发!尤其是许多人会轻忽的当日行程,其实许多迷路与山难事件,都是因为登山客轻忽规划的重要性才发生,因此提醒大家千万别偷懒。

要如何规划行程?

为了让大家更好阅读,这次的文章会先解释怎么搜集有参考价值的登山资料,下一篇则会带大家实作登山计划书的编写,帮你完成自己的第一份登山计划书。

开始规划行程,第一件要做的事当然就是搜集资料了!不过,你是否曾经在找资料的时候,不知道怎样的资料才是有用的、也不清楚哪些是要多留意的呢?其实,只要掌握下面的四个方向,就可以搜集到真正有参考价值、可以帮助规划行程的资料。

资料的分类

概括而言,登山资料可以分为“登山地图”与“登山记录”,后者又可再细分为两种:一种是包含行程时间的“记录”,另一种是照片较多但通常没有写出明确时间的“游记”,许多博客、网站或社群平台(如Facebook、Instagram等)的登山记录都属于这种。当然,有些游记也会有详细的时间信息,自然就更有帮助。在搜集资料时,建议“记录”和“游记”都要找,这样既可以推估行走所需时间,也可以通过照片了解实际路况。

地图信息

地图的种类很多,所包含的信息量也不同,建议至少要包含以下信息:

  1. 地形(等高线):可以知道此行的爬升、下降状况。
  2. 中继点(岔路口、山屋、地标等):有助于安排行程分段,在看别人的记录时也会比较有概念。
  3. 坐标:可知道路径地理位置。
  4. 附近的路径:有助于安排撤退或备选路线。

下图的北大武山步道信息就是一个具备以上信息的范例。(图片来自台湾山林悠游网)

阅读登山记录的原则

在看登山记录时,需要掌握两个原则:

  1. 同时比较多份记录:记录不能只看一份,因为记录者的体能或经验未必与自己相同,最好多找几份比对不同人走的时间与状况,才能正确推估自己需要的时间和准备。此外,如果资料来源是个人博客,也可以多看一下记录者还走过的其他路线,来判断他是怎样的登山者(登山经验与频率、常走的路线类型等),若是与自己差距较大,则在参考这份记录时就需要做多一点调整。

  2. 比对地图阅读:有时候记录只有文字,因此需要比对地图来阅读(所以地图上有中继点信息是很重要的),才能比较有概念。

阅读登山记录时需要注意的六件事

  1. 路线图
  • 活动区域范围:了解行程的活动范围,尤其是四周的道路或明显山径。有概念后,万一在山上迷路,才知道往哪个方位前进有机会脱困;或如果在登山途中需要紧急下撤,才能掌握正确方向。
  • 登山口、中继点、特别景观、下山地点:有了这些必要信息,才能正确安排行程的走法与预估时间。特别要注意“下车站(开车或大众运输)如何到达登山口”的信息,因为有些登山口并不明显,需要搭配记录的照片或文字说明才比较好找。
  • 路线距离、方向、地形高低起伏:了解路线距离、前进方向、地形起伏(陡上、陡下)、地形描述(是否有困难地形,如崩塌、碎石坡等),才能正确判断路线难度。
  • 叉路描述:需特别注意叉路信息,避免走错路,造成行程延误或迷路。
  • 水源、营地:对过夜行程尤其重要,会影响路线安排及装备、粮食的规划。
  1. 时间
  • 所参考记录的完成时间:需留意记录完成的时间,如果是太旧的记录不建议参考,因为路线有可能已经有很大差异。
  • 到达各中继点所需时间:了解每一段需要的时间(如:从登山口走到第一个休息点的时间、从休息点走到山屋或营地的时间),以便对整个行程有所控制。
  • 季节、天气:不同季节,穿着和装备都会有所不同,这方面的信息也需要留意。
  1. 队伍人数与男女比例:队伍人数的多少会影响行进速度,通常行程时间会随着人数增多而拉长。换言之,若自己的队伍人数与参考记录有较大差异,时间上的安排可能就要再调整。

  2. 新手、老手比例:新手与老手的比例也会影响行进速度与行程安排(如:新手较多,可能原本安排两天的行程会变成三天),因此也要注意。

  3. 交通方式:确认来回的交通方式,是否有大众运输、或是需要自行开车,以及是否有接驳相关信息。

  4. 装备、粮食清单:可参考他人的记录来调整自己的安排,过夜行程尤其需要。

相信看完这篇文章,大家都更加了解怎么找适合的登山资料了!接下来,我们会详细介绍如何将搜集到的资料整合进登山计划书,在行前做好完整、妥善的安排。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