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左右脑的流行神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左右脑的流行神话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073931

"左右脑理论"是流行心理学中广为流传的一个概念,它将人的认知能力分为左脑型和右脑型,并据此解释人们在创造力、逻辑思维等方面的差异。然而,这个理论真的有科学依据吗?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左右脑分工的真相,打破这一流行心理学迷思。


© Atlassian

从历史到科学:左右脑理论的演变

早期发现:布罗卡与韦尼克的突破

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有证据表明大脑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对称。法国医生兼解剖学家保罗·布罗卡(Paul Broca)在研究两位语言障碍患者时,发现他们大脑的同一区域——左半球额叶第三回——出现了损伤。这一发现促使布罗卡在1865年发表了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提出了"布罗卡区"的概念。

十年后,德国医生兼解剖学家卡尔·韦尼克(Karl Wernicke)描述了一种类似但又不尽相同的失语症,患者能够流利地发音,但所说的句子是缺乏结构和意义的无意义语句。韦尼克发现,这种损害是由大脑中一个特定区域的损伤引起的:这个区域位于左后侧额叶,现在被称为"韦尼克区"。

裂脑手术与斯佩里的发现

直到20世纪60年代,神经外科医生开始实施一种全新的激进手术——胼胝体切断术,帮助严重癫痫的患者。这种手术涉及切断胼胝体的神经纤维,以防止癫痫信号从一个半球传导到另一个半球。然而,随着对患者的长期观察,他们的行为变得越来越奇怪。他们在执行日常任务时开始偏爱使用右侧身体,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左侧的任何刺激。


罗杰·斯佩里(1913-1994)。© The Pontifical Academy of Sciences

出于对这种奇怪行为的兴趣,加州理工学院神经生理学家罗杰·斯佩里(Roger Sperry)和他的研究生迈克尔·加扎尼加(Michael Gazzaniga)开始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实验。他们的发现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人类大脑的理解。斯佩里在1974年发表的一篇开创性论文中总结了他的研究成果,这篇论文最终为他赢得了198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奥恩斯坦与加林的实验

1973年,旧金山兰利波特神经精神病研究所的罗伯特·奥恩斯坦(Robert Ornstein)博士和戴维·加林(David Galin)博士要求受试者在脑电图(EEG)监测他们各自半球活动的情况下进行各种认知任务。当要求他们进行心算、思考写信或执行语言练习时,受试者的左半球产生了表明注意力和活动的快速脑电波,而他们的右半球则产生了表明放松的低频α波。然而,当受试者被要求用彩色积木拼图、记住音乐音符的顺序或使用画板绘图时,情况正好相反,右半球产生了快速脑电波,左半球则产生了α波。

左右脑理论的流行与误区

理论的普及与商业应用

奥恩斯坦和加林的研究结果很快被大众媒体和商业领域所利用。《时代》杂志、《哈佛商业评论》和《今日心理学》等媒体纷纷加入"左脑/右脑"的行列。贝蒂·艾德华(Betty Edwards)在1979年出版的《用右脑绘画》(Drawing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rain)一书进一步推动了这一理论的普及。如今,左脑/右脑理论催生了大量的在线测试、研讨会和其他材料,旨在帮助人们确定哪一侧大脑占主导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甚至加强大脑中非主导的那一侧。这种观念甚至渗透到了商业领域,一些公司试图雇佣右脑型员工来从事更具创造性的角色,而左脑型员工则担任管理职位。

科学真相:大脑功能的复杂性

然而,科学研究表明,事情远不像流行心理学让我们相信的那样简单。犹他大学贾里德·尼尔森(Jared Nielsen)和同事们在2013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分析了1011名年龄在7到29岁之间的个体在执行各种认知任务时的神经活动,使用的是静息态功能连接磁共振成像(RS-FCM-MRI)设备。研究发现,虽然各种认知功能的定位在个体之间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没有哪一侧半球在显著程度上占据主导地位。实际上,许多技能和才能不是来自某一半球的更多工作,而是来自于两半球更高效的合作。

大脑侧化的现代解释

神经可塑性与大脑重组

大脑侧化的普遍观念也无法解释"神经可塑性现象"——大脑适应物理损伤的惊人能力。因癌症或其他疾病导致一整个大脑半球被切除的儿童,仍然能够过上完全正常的生活,大脑通过重组来使用仅存的半球执行所有必要功能。在经历类似手术或遭受创伤性脑损伤的成年人身上,也观察到了这种神经可塑性,尽管程度较轻。

杰恩斯的二分心智理论

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朱利安·杰恩斯(Julian Jaynes)在他1976年的著作《二分心智的崩溃与意识的起源》(The Origin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Breakdown of the Bicameral Mind)中提出,距今约3000年,地中海青铜文明以前的时代,人类的正常心灵曾经以"二分心智"的方式普遍存在。两个半球作为独立的实体运作,"主导"的左脑产生想法并传达给"从属"的右脑,后者则服从并执行这些指令。这种体验类似于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他们将内部产生的思想表现为听觉幻觉。


据说《二分心智的崩溃与意识的起源》是大卫·鲍伊最喜爱的书籍之一。© The Bowie Book Club

麦克吉尔奇斯特的现代解读

英国精神病理学家、哲学家伊恩·麦克吉尔奇斯特(Iain McGilchrist)更进一步,他认为大脑的统一化和侧化已经过于偏向了一个方向——这对现代西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他2009年出版的《主人与使者:分裂的大脑与西方世界的形成》(The Master and His Emissary: the Divided Brain and the Making of the Western World)一书中,麦克吉尔奇斯特认为,不仅两个半球功能不同,它们还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世界并推动不同的伦理与价值观。

结语

尽管有超过50年的研究驳斥了这种观点,但估计仍有超过68%的人相信左脑/右脑的迷思。这是因为人类喜欢思考自己,并想出各种系统将自己和他人划分为整齐的类别。像星座和许多性格测试一样,用来确定左脑或右脑占主导地位的测试利用了一种被称为巴纳姆效应的心理现象——即,人们倾向于相信那些看似专门为他们量身定制的描述,实际上这些描述足够模糊,以至于可以适用于任何人。

本文原文来自利维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