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历代粮食亩产量,看古代农业技术的进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历代粮食亩产量,看古代农业技术的进步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222/18/13164692_1114851378.shtml

中国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可以从粮食亩产量的变化中窥见一斑。本文通过整理和分析秦汉、隋唐、两宋、明清等朝代的粮食亩产量数据,探讨了古代农业技术的进步。

注意事项

  1. 关于度量衡,参照《正本清源:带你了解历朝历代的度量衡,附换算关系》,亩产量都换算成现代单位,方便比较。
  2. 关于粮食品种,北方为小麦或粟米,南方为水稻。小麦、大米的堆密度为0.7公斤/升。
  3. 关于出米率,即谷子转化为大米的比率,按60%计算,现代超过70%,古代碾米技术落后,古籍的说法比较杂,50%、60%、70%都有,考虑古人比较节省,碎米也不会浪费,就按60%计算。


五谷杂粮

秦汉时期的粮食亩产量

秦汉时期,北方耕种技术较为发达,亩产量较高;而南方尚未得到充分开发,技术相对落后,水稻刚刚进入百姓视野,亩产量较低。

  • 南方大米:《淮南子·主术训》提到“十亩之田,率岁之收,不过四十石。”相当于稻谷的亩产量为4石,折成大米为2.4石。
  • 北方小麦:《后汉书·仲长统传》提到“通肥饶之率,计稼墙之入,亩收三石。”即小麦的亩产量为3石。

秦汉时期1石为14公斤,1亩为0.69市亩。

因此,秦汉时期的粮食亩产量为:

  • 北方小麦:120斤/市亩
  • 南方大米:96斤/市亩

隋唐时期的粮食亩产量

隋唐时期,国家重归统一,加上南朝对南方的开发,为水稻亩产量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 南方大米:从狄仁杰《乞免民租疏》推算,大米的亩产量为1.5石。
  • 北方粟米:《新唐书·食货志》记载“一顷百亩,出米五十余斛(石)。”粟米的亩产为5斗多,如果折合成小麦的话,约为1石(小麦不用脱壳)。

隋唐的1石为42公斤,1亩为0.8市亩。

因此,隋唐时期的粮食亩产量为:

  • 北方小麦:105斤/市亩
  • 南方大米:157斤/市亩

两宋时期的粮食亩产量

两宋时期,农业继续向南转移,两宋在南方大量兴建水利设施,粮食产量显著提升,环太湖的江浙地区逐渐成为宋朝的粮仓,并奠定了后世1000年的粮食种植格局。

  • 南方大米:范仲淹《答手诏陈十事》提到“中稔之利,每亩得米二至三石。”朱熹在《奏救荒事宜状》提到“每亩出米二石。”南方水稻的亩产应该为2石大米。
  • 北方小麦:范仲淹《上执政书》提到“窃以中田一亩,取粟不过一斛(石)。”大致看出粟的亩产为1石,小麦类似。

两宋的1石为49公斤,1亩为0.9市亩。

因此,宋代的粮食亩产量为:

  • 北方小麦:110斤/市亩
  • 南方大米:220斤/市亩

明清时期的粮食亩产量

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已经成为共识,双季稻、麦稻两熟的轮作制都在这个时代被推广开来,农业科技达到高峰,粮食亩产量达到小农经济的顶峰。

  • 南方大米:顾炎武《日知录》提到“小民佃租富室田,亩出私租一石。”租税为50%,即亩产为2石米。
  • 北方小麦:《河间志》记载“一夫耕田三五十亩,亩收麦一石以上。”小麦的产量超过1石。

明清的1石为70公斤,1亩为0.92市亩。

因此,明清的粮食亩产量为:

  • 北方小麦:155斤/市亩
  • 南方大米:305斤/市亩

结论

虽然古代关于亩产的记载都非常粗略,没有足够的样本数据考证,所以误差较大。比如,亩产2石,也可能是1.8石,误差10%,古代一般会提整数、半数,不注重其它数据的精确性,所以文中的数据只能反映大概。但总体来看,粮食亩产量在主要的统一朝代仍是增长的,体现了技术进步,而且每个朝代都会在前人基础上兴修水利、改进工艺,从而提高粮食亩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