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教育随笔:尊师惠师须重实效——教师的心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教育随笔:尊师惠师须重实效——教师的心声!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31/13/5676298_1143422065.shtml

2024年12月4日,教育部等七部门出台《进一步加强尊师惠师工作的若干措施》,从医疗健康、文化提升、生活服务、住房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教师待遇保障,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令教师群体倍感欣慰和鼓舞。

欣喜之余又略感无奈。曾有人说过,教师是阳光底下最崇高的职业,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仰慕,教师职业应该是人人向往,社会优秀人才纷纷趋之若鹜,这样才是国家稳定发展和国富民安的基石。国家七部门颁发尊师惠师的联合红头文件,其出发点和目的是好的,从各方面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待遇。教师们所担忧的是:方丈传真经布正道,和尚唱歪经走邪路。好的方针政策成为囗号和海市蜃楼,光打雷不下雨。

事实上,基层教师并不是特别希望能享受到超越普通老百姓的待遇,能有正常的对待就是一个很大的安慰。诸如健康体检是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博物馆、景区门票和公交车、住房优惠在市场效益低落时最基本的消费刺激手段,除存量、增人气到普通教师阶层实际上是在拉动消费,教师数量庞大和直接面对基层百姓,过度地宣传教师那些虚无缥缈的待遇,反倒会激发社会上那些仇师仇校人士的负面情绪。

其实,基层教师希望获得的不是这些空中楼阁,华而不实。而是下列几方面才是教师真正的心声和诉求:

一、教师地位得到真正的改善。

上世纪教师被称为“臭老九”,不管是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都是如此。如今,教师的发展空间远低于公务员,而且处于弱势地位。少数教师收红包、体罚学生、违规补课、师德丑行、甚至违法行为被曝光后,整个群体的形象被一棍子打死。 在舆论场上,教师已经从“值得尊敬的职业”变成了一个随时可能被批判的对象。现在的老师怕学生、怕家长、怕舆论,动不动就被曝光、被投诉。任何一个政府部门都可以对教育说三道四,对教师评头论足,甚至可以挥舞棍棒砸向教师,随意处理和惩罚教师,基础教育阶段涌现出一大批躺平的教师,甚至是跪着的教师。师生关系紧张和家校矛盾突出引发很多教师出现“恐惧症”,这种“恐惧症”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家校纠纷和师生矛盾而不断得到加剧,因为只要有老师因为学生违纪或学习态度和成绩等惩戒学生并被举报,受伤的都是老师,要么被批评教育、要么被要求赔礼道歉、要么被停职检查、要么被降级调离、甚至还有被家长辱骂殴打等等。老师们整天提心吊胆地忙着应付家长、应付舆论,如何还有多少心力专注于教学本身?如果学生从小就不尊重老师,他们长大后会学会尊重谁?如果家长不尊重教师,还有多少教师会将孩子视为子女,引导其多走正路、少走邪道?如果社会不尊重教师,对知识、对教育、对未来的轻视态度,必将让教师的地位一降再降时,受害的终究是整个社会。教师地位低下,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职业问题,而是一个关乎教育、社会、未来的大问题。老师的地位,决定着教育的走向,而教育的走向,决定着社会的未来。因为老师的地位,决定着教育的走向,而教育的走向,决定着社会的未来。

二、教师待遇得到真正的提高。

近些年来,国务院、教育部反复强调教师的收入水平不得低于当地公务员,但真正落实到位的地区却凤毛麟角,即使国家多次督导检查,一阵风过后仍然是保持原样,教师的收入水平还是远远落后于当地公务员,一句话概括:教师工资标准高,但实际收入低。究其缘由是教师所处的弱势地位和收入分配权属公务员。现实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师希望能有与公务员相匹配的绩效奖和年终奖;二是调整教师教龄津贴势在必行,执行几十年的教龄补贴最高十元,吃个早点都不够,这让多少在讲台上奋战多年的教师寒心;三是现行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职称评聘制度需要教师要有著作、课题、论文,还要有各种荣誉、获奖等等,事实上基础教育阶段是认认真真、平平淡淡的教学更重要,所谓著作、课题、论文对提高教学质量并没有对教学起多大的作用,普普通通的教师也没那么荣誉和获奖。职称待遇差别过大,不利于全局,不利于一线老师努力负责工作,甚至造成情绪对立。教育部门应协调相关部门多征求基层意见,多听听基层教师的心声,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现行的职称评聘制度进行改革,力求合情、合理、公平,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立足于本职工作。

三、教师减负得到真正的落实。

现在社会上总有那么一些人不断地变换着法子来折腾老师和学生,诸如创文、创卫、创优争先,还有那些毫无必要的征文、演讲和作秀大于作用的评比,更有无穷无尽、满天飞的计划、总结、报告、材料、表格和台账都让学校领导头痛、中层累垮、教师烦透,所有这些只有一个结果:学校领导不能静心管理、老师不能安心教学、学生不能安心学习,偌大的校园已经容不下一张安静的讲台。教师,非教学任务成为难以承受之重,教学变成了副业;校长,成了“迎检专业户”,教学管理无暇顾及;学校,丢了教学主阵地,都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惹的祸。 现在有些教师甚至发展成疯癫状态,老师不像老师,像打杂的:整天各种与教学无关的杂务缠身,想静下心来备课改作业太难了。那些杂务每天跟雪花一样纷至沓来,一样比一样紧急,一样比一样匪夷所思,让老师们应接不暇,极度怀疑人生。办教育必须充分尊重教育发展规律,理顺现代学校和教师管理体制机制,让教育回归教书育人本质;必须投入时间,把时间还给教师,把宝贵时间和精力更多更好花在孩子们身上。

四、教师的权益得到真正的维护。

落实尊师惠师措施,首先必须坚持依法治教,尤其是依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如教师的寒暑假问题,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依法享有带薪的寒暑假,也就是说,教师享有寒暑假是法定权利。除给教师提出如何度假的要求外,还有部分学校安排教师寒暑假值班以及各种非教学任务,挤占教师的休假时间。所以,推动尊师惠师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见效,必须坚定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不能被一些不理性,甚至污名化教师的舆论牵着走,如此才能捍卫教师的职业尊严,提高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同时,依法保障教师接受教育和业务培训的权力,为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个人业务水平素养的提升保驾护航;依法保降教师的医疗水平、退休工资和社会福利待遇不低于当地公务员,让教师病有所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五、教师的人文关怀得到真正的保障。

现实社会往往对教师的各种要求高于社会大众,但教师也是社会普通一员,既有七情六欲,也有血有肉有骨气,大多时候在学生面前树立正面光辉形象,但也会受社会污浊之气的侵蚀,难免会犯错和面对学生偶尔会有情绪失控,所以给予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解除教师头上的道德绑架,从精神和道义上理解支持教师才是正道。一是要对生活困难或是遭遇生活重大变故的教师家庭进行更为体贴的人文关怀,尽量避免教师的生活过得一地鸡毛,也让投身教育的教师无后顾之忧。二是解除教师头上的道德枷锁,引导社会理性地看待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错误和事故。违法犯罪当然必须依法惩处,但工作中的细微失误不能对教师进行道德绑架,无限放大教师的责任,让教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敢履行正常的教育教学职责。比如暑期学生溺水事故,本来主要责任是监护人,一些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却把板子打到教师身上,让教师寒了心、破了胆,寝食不安、精神恍惚。

六、教师的职业倦怠得到真正的抑制。

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阳光底下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它承担着培育国家未来接班人的重任,事关国家的强兴旺发达、民族的未来和复兴。任何一门职业长期从事必将产生职业倦怠,教师也不例外。教师作为一项培育未来人才的职业特殊性,对教师要求更高,教师的精神状态必须保持乐观、阳光、积极向上,并必须具有强烈亲和力和仁爱之心的性格特征,教师的职业倦怠必须得到有效的抑制,否则将直接影响学生形成优秀的人格特征。但是,由于工作负担过重、直面形形色色的家长和学生、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负面压力以及个人发展空间的局限性等诸多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很多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负面情绪:他们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逐渐失去了对教学工作的热情,曾经豪情满怀却变得麻木和冷漠,他们不再对学生的成长充满期待,对学生的问题和困难也缺乏耐心;工作中情绪低落、精神颓废,不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只是机械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当工作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却看不到明显的成果时,个人成就感失落,开始怀疑自己的教学能力,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价值。种种负而情绪和挫败感不断累积,进一步加剧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对学生的成长和教育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成为影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潜在隐患。这种情况下,学校和社会应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合理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建立公平合理的晋升机制。同时,家长应该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与教师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解决学生的问题,社会应该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让教师在一个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工作。当然,教师也要注重自身的身心健康,通过参加体育锻炼、文化娱乐活动等方式释放压力,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职业认同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迎接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挑战。

弘扬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的大先生,这是新时代对全体教师的新要求。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芬围,让全体教师能够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和静心从教,使教师获得满满的岗位上的幸福感、事业上的成就感和社会上的荣誉感。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之计,教师为本。愿全体教育工作者都能尽心尽责地投入伟大的教育事业,践行教育家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024年12月27日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