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POC2024会议观点整理:全球棕榈油市场深度分析
马来西亚POC2024会议观点整理:全球棕榈油市场深度分析
马来西亚POC2024会议对全球棕榈油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供需平衡到价格展望,从主要生产国到消费国,提供了全面而专业的市场洞察。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会议中的关键观点。
全球棕榈油供需平衡情况
2023年的厄尔尼诺现象较为温和,对棕榈油带的影响不大,但对其他油籽作物的产量有所增加。因此对于2024年棕榈油产量,整体预期表现持平:其中马来西亚2024年棕榈油预计产量因重种和种植技术改进将会增长,但由于RSPO认证问题,种植面积不会再有扩张;印尼2024年棕榈油预计产量持平。出口方面马来和印尼的出口主要不确定项是对中国的出口是否可以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对于马来后续的出口增量较难寻找,而印尼可能因为本国的消费增量而降低出口量。
全球棕榈油价格展望
2024棕榈油价格影响因素:包括北美天气、生物燃料政策、全球能源需求、食用油需求和主要经济体的增长。其中棕榈油将由充裕转为供应偏紧,因此相对其他植物油会继续表现出溢价,而豆油价格考虑到后续美国生物柴油对豆油消费的回归预计会同步上涨。
因此对于后续的国际棕榈油价格走势来说,Q1价格可能上涨,但随着生产高峰和中国、印度库存增加,Q2开始可能下跌。
马来西亚2024年棕榈油生产预测
2024年预计生产量为18.75至18.95百万吨,同比增长率约为1.59%,得益于有利的天气条件、工人生产效率的提升。但考虑到RSPO的认证问题,种植面积考虑不会再有扩张的空间。
印尼2024年棕榈油生产预测
2024年预计生产量维持在48.00至48.50百万吨,与2023年持平。
马来西亚对中国的出口情况
马来西亚和印尼向中国的出口总量在2024年是否能回到疫情前的700万吨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个话题。
2024年影响棕榈油定价的主要因素
天气变化(从El-Niño转变为La Niña);马来西亚产量增长的能力;中国对棕榈油的需求能力;国际棕榈油与豆油之间的竞争力;以及地缘政治因素,其中包括:美国总统选举结果及其政策;欧洲、阿根廷以及印度地区葵花籽种植的农民因为种植成本被打破而表现出对价格的不满可能会导致售卖态度十分消极;欧盟议会选举问题及后续人员上台后政策态度的变化;俄乌以及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
2024年棕榈油价格展望
由于天气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2024年Q1棕榈油价格可能看涨,但从Q2开始因生产高峰和中国及印度的高库存而承压。整体而言,2024年Q1价格可能强劲,但从Q2开始预期走弱。
2023年中国棕榈油市场回顾
2023年,中国棕榈油(RBD棕榈油)的进口量为420万吨,同比增长20.5%,但低于2020-2021年的460万吨及POC2023演讲中的预测。2023年棕榈油需求量为410万吨,同比增长28%,这得益于疫情封锁措施解除后餐饮服务业的改善和棕榈油与棕榈油酸价差的扩大。
中国宏观经济的消费复苏速度为关键
尽管2023年消费有所增长,但完全复苏仍需时间。消费恢复速度将是观察中国需求方面的主要因素。
可与棕榈油形成竞争替代的植物油脂整体表现供应充足
由于蛋白需求恢复,且新年度全球大豆供给继续增长,2024年中国大豆压榨量预计将达到六年来的最高点。此外,加拿大菜籽产量良好,令中国的进口菜籽的可压榨量接近400万吨,但考虑到国内菜油库存庞大,因此后续菜油进口量的增长或将因此被限制。中国的棕榈油与豆油价差缩窄,棕榈油相对于其他植物油的竞争力下降。此外,棕榈油和猪油价差同样处于高位区间,因此与动物脂肪相比,棕榈油在中国饲料油需求端因性价比而失去市场。
2024年中国棕榈油市场展望
市场进入2024年时,植物油库存量较高,尤其是棕榈油和菜籽油。但从今年2月份两油库存开始迅速下降,这一趋势可能持续,间接导致中国豆油价格保持坚挺。
2024年中国棕榈油进口预测
基于当前的市场情况,2024年棕榈油进口量可能下降到310万吨。进口商的风格转变和对未来几个月的低库存水平意味着紧急采购可能会增加。
植物油后续贸易流向和趋势
2023年,中国进口的棕榈油副产品量显著增长,但未来这种增长可能放缓,转而增加更多的UCO出口。
市场情绪vs基本面
宏观量化基金对DCE棕榈油期货交易量有明显增长,市场基金交易行为对棕榈油价格的影响权重增加,可能导致短期市场波动。
全球食用油市场巴基斯坦视角
全球挑战:像巴基斯坦这样的消费国面临巨大经济挑战,包括高通胀、货币波动以及美联储在2023年将利率提高至5.5%等问题,均明显冲击了巴基斯坦国内经济及进出口能力,主要是受限于美元外汇储备不足。
巴基斯坦食用油市场概况:年人均消费量约为20kg,全国年度总消费量约为450万吨,本地植物油年生产量约为75万吨,年度食用油直接进口量约为300万吨,年度油籽进口量约为200万吨。
食用油进口:巴基斯坦在2021年至2023年间从印尼和马来西亚进口了大量的棕榈油产品,其中印尼占比约为90%,马来西亚占比约为10%。
市场分析与预测:基于不同因素的分析,预计2024年3月/4月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价格可能在3800至4100令吉之间波动,可能触及4200令吉。对于后市,尽管棕榈油当前的供应紧张可能短期内支撑价格上涨,但大豆产量的大增和需求适中可能会限制价格上涨。
巴基斯坦市场当前的特点:由于最近几个月的消费下降和产地的生产季节性减少,巴基斯坦本地市场完成了平衡。
与会人员观点
与会人员对棕榈油及全球植物油脂的观点与自身所处的产销位置关系极大,总结来看,基本产区看多而销区看空。对于产区来说,由于印马两国棕榈产业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但均被限制了产量因此棕榈油的产量及各自的库存水平均表现偏低导致产地挺价意愿非常坚持。对于销区来说,由于棕榈油持续对其它油脂有明显的溢价,性价比偏低的情况下,对于销区消费倾向来说,会更加偏向于消费其它更具性价比油脂多过棕榈油。因此销区基于棕榈油消费端需求预期减少而供给端随着季节性恢复而考虑棕榈油后市价格并不会长期维持溢价状态,且棕榈油价格走势受制于整体植物油供给的宽松难以单边上涨。
马来西亚市场
供给
对于马来西亚产区来说,由于该地区的棕榈园树龄整体偏大,尽管之前在棕榈油利润极佳时马来西亚有重植等行为,但整体老龄化的棕榈果园会制约了棕榈油的产出能力。此外,由于全球棕榈油溢价最高区域欧洲地区,对棕榈油有额外的RSPO认证要求,要求溯源棕榈园的种植不涉及原始植被砍伐等问题,也会限制新产地的扩张。因此对于马来西亚的棕榈油供应来说,仅仅依靠翻种当前阶段的马来的整体棕榈油产量依旧会表现为去化。
对于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来说,另一棘手的问题则在于该国的劳工问题,自疫情以来,马来西亚棕榈园的劳工问题始终存在制约马来棕榈园的生产能力,截至目前根据当地棕榈园工作人员描述,当前马来棕榈园的劳工问题与疫情前相比依旧没有完全恢复,大约恢复到正常情况的70%左右水平,因此劳工人数依旧表现出的不足情况,对马来棕榈产业的边际增长提出了另一角度的限制。
消费
而关于马来西亚的消费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近几期MPOB数据显示马来西亚的消费异常强劲,而该强劲尤其作用在本国消费项上,关于这个充满话题点的数据,本次参会人员给出两种主要观点:一种观点表示马来本国的棕榈油消费项异常强劲主要是因为生物柴油尤其是对欧出口的生物柴油及油化相关油品因为欧洲市场的回归而表现强劲;另一种观点则表示马来本国的棕榈油消费其实是以海关外流出(走私)的形式流向了泰国,因此该地区的一部分消费项目其实变成了泰国的渠道库存。以上两种观点均无法被数据严格证明,但通过MPOB官方报告的棕榈油消费数据显示来看,这两种观点均存在相应的数据合理性,因为无论是油化端马来本国消费的突然增长还是食用端马来本国消费的突然增长,与马来本国自身稳定的人口结构及未曾有明显异象的生物柴油政策相比,均存在数据与现实之间的偏差,这种异常消费增量的偏差通过以上两个理由可以被一定程度的解释。
对于后续马来的消费问题,由于当前棕榈油的价格长期表现为对其它植物油的溢价,在长期负价差的影响下,泰国对马来棕榈油的增量需求的持续性存疑。而生物柴油端,当前马来和欧洲地区对RSPO的认证问题依旧在通过WTO协调阶段,因此该段消费的异常增量可能会继续存在于数据之中,毕竟在马来油化产品可以正式出现在欧洲进口名录之前,其产品依旧需要通过其它方式才能进入欧洲市场。
而对于马来自身,食用端的稳定性较强,长期来看,并无过多可讨论的价值;而短期则需要关注斋月,本年度斋月较以往有近10天的提前,更早的备货需求令棕榈油的库存始终表现不佳,尤其当前本身处在季节性的减产期,需求的提前令当前阶段棕榈油的价格在供紧需强的情况下表现十分坚挺,产地的挺价心态和挺价意愿也非常强硬。但考虑斋月之后,随着供给明显的好转配合需求的回落,库存情况的改善可能会导致棕榈油挺价能力的减弱,尤其是国际植物油之间相对价差的走弱。
生物柴油端,根据当地调研走访,马来企业认为自身继续大力发展生物柴油的动力十分有限,政府对生物柴油的支持也十分的表面,在政府不大力支持,企业不存在利润驱动的情况下,马来西亚对生物柴油的消费变动依旧以欧洲的需求为主,其自身消费能力依旧不需要过多关注。
印尼市场
供给
对于印尼产区来说,供给方面当前印尼棕榈油最主要的问题在于鲜果串价格居高不下而CPO及RBD价格并不理想,压榨厂和精炼厂纷纷亏损的情况下,印尼棕榈油厂的开工意愿下滑非常严重。造成此情况的缘故一方面由于当前阶段印尼棕榈园同样处在季节性减产期,棕榈园的收获情况表现有限,鲜果串供给减少令其价格表现上涨,而更重要的缘故则在于印尼棕榈果压榨及棕榈油精炼产能的过度扩张——棕榈园产果产能已经无法满足棕榈油厂压榨产能,产能扩张时期对原材料市场的抢占令棕榈果价格更加表现居高不下,印尼本地的中小压榨厂等相对落后的产能因此持续面临亏损。而由于外采鲜果串收购成本高企,令压榨厂产出的CPO成本及报价同样表现坚挺,精炼厂收购制作RBD时则面临高成本的约束,但本年度全球植物油整体供应相对充裕而经济影响下消费表现的疲弱令植物油平均价格相对低廉,棕榈油RBD因此在销售端被迫挺价但依旧无法覆盖原材料收购成本,最终导致印尼棕榈油压榨及精炼产业整体均表现出了利润亏损降开工的情况,导致印尼棕榈油产量当前阶段同样无法表现坚挺。
消费
对于印尼棕榈油的消费端,食用方面长期来看,其国内旺盛增长的人口令其棕榈油的食用消费需求稳步增长,尤其印尼的人口结构表现的十分年轻化,无论通过官方数据表现出来的印尼人口增长数量及人口结构还是通过本次实地调研观察到的本地居民的生活情况及家庭单位下的每户人口数量与结构来看,该国食用端的增长潜力非常明显。
但短期由于换届导致的政局相对动荡,在不确定后续政府对棕榈油产业相关政策,尤其资源型产品出口政策是否有反复的情况下,有消息称印尼本地部分跨国企业对在印尼的棕榈油资产有所保留,包括但不限于成品和原料库存的转移。该情况成为了印尼短期的棕榈油重要消费增长项,且由于政府换届发生在年底,预计由于该缘故而产生的影响,在本年度内或将持续存在,印尼本年度本国棕榈油库存可能会因此而表现累计偏慢,更多可能通过出口消费的形式转换为海外渠道库存。
而关于生物柴油的发展方面,由于印尼政府表现出了非常积极的支持态度,在印尼生物柴油的发展热情明显更加旺盛,且由于政府支持,生物柴油在印尼依旧存在理论利润空间,不断吸引新的相关产能在该地区投资,对当地棕榈油同样有增量的消费需求。但短期来看,由于印尼政府换届,该届能源部长大概率在本年底继任总统,新能源部长尚未确定的情况下,生物柴油政策的实施连续性与政策不确定性打击了潜在投资者本年度在印尼投资生物柴油产能的热情。因此考虑本年度印尼的生物柴油消费增量依旧会受限于产能和技术。本年度印尼完成其B40目标的可能性目前来看较小。
印度市场
本年度斋月较往年提前,印度国内植物油备货同样前置,在该段时间内国际油脂中最易获得的植物油是棕榈油,因此尽管棕榈油在印度的价格表现相较豆油及葵花籽油更加弱势,印度棕榈油进口利润和精炼利润即使表现不佳,但在保证国内植物油供应的大前提下,棕榈油占印度植物油进口比例依旧攀升。
但根据参会的印度籍人士表示,由于进口利润的持续亏损以及棕葵价差在印度本国内的持续扩大,印度后续或将考虑进口更具性价比的葵油。尤其当前由于棕榈油产国的产量及库存均表现偏低,但阿根廷随着其葵籽开始收获上市,进入压榨和国际市场,棕榈油的可获得难度基本与葵花籽油持平,尤其后续随着斋月的季节性旺季需求结束,印度对植物油的保供需求边际转松,对性价比要求的提高将会促使其偏向于进口成本及相关利润更加优异的葵花籽油。
加之,印度新年度菜籽在种植期天气表现良好,截至当前印度菜籽产区的关键生长期未受到伤害,预计本年度印度菜籽将继续维持丰产格局。本地菜籽供应充足下,后续印度对植物油进口的需求同样会有边际转弱的预期。
此外,本年度印度政府将会开始大选,当前受到国际油脂油料的价格冲击,印度本土菜籽价格同样表现不佳,印度菜籽种植产业面临收获上市即亏损的局面,可能不利于选票。因此后续不排除印度政府为保护本土农产品价格而选择限制植物油脂的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