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频率、时间及技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频率、时间及技巧
引用
凤凰网
1.
http://sn.ifeng.com/c/8eTJbmIYpN7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控制血糖水平,因此监测血糖就变得极为重要。只有通过对患者血糖的有效监测,才能够明确知道患者本身的血糖数值,以及服药是否对血糖控制起到比较好的作用。如果说没有起到相关的控制血糖的作用,则应当及时调整,更换降糖药物。另外监测血糖也可以对于糖尿病预后判断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力,会对糖尿病的靶向器官等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监测频率
- 血糖波动大或治疗初期
- 若血糖水平较高或波动较大,建议增加监测频率。例如,每天监测三餐前后及睡前的血糖,即1天测7次。
- 对于初诊糖尿病患者或正在调整降糖药物的患者,也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以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 血糖控制稳定
- 当血糖控制平稳且在正常范围内时,可以适当减少检测次数。例如,每天测1次或隔天测1次,并尝试选择不同的时间点进行测量(如空腹、早餐后、中餐后、晚餐后和睡前)。
- 特定人群
- 单纯运动和饮食治疗的患者,每周监测1次血糖即可。
- 口服降糖药的患者,建议每4天监测1次血糖,包括空腹和餐后血糖。
- 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每天需要监测血糖,特别是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以调整胰岛素用量并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监测时间
- 空腹血糖
- 通常在早晨醒来后进行,以了解夜间和早晨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能够反映胰岛细胞在无糖负荷情况下的基础分泌水平,以及前一天晚上所用药物对血糖的控制效果。
- 餐后血糖
- 进餐后一到两小时后监测,主要反映进餐后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以及饮食结合药物治疗的综合效果。一般推荐监测早餐后2小时血糖。
- 睡前血糖
- 在晚上睡觉前监测,以确保安静时的血糖水平,并指导夜间用药剂量,避免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监测方法
- 使用便携式指尖血糖仪
- 这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主要方式。在使用前,确保双手清洁干净,并按照说明书正确操作血糖仪。
- 采血与测试
- 使用采血针轻轻刺破手指(一般选靠近手指两侧的部位,避免指腹正中间),获得一滴血液。注意采血针不可反复使用,试纸在有金属芯片的一端避免手指触碰。
- 将血液滴到测试带上,并插入血糖仪读取血糖水平。记得将测试结果记录在血糖监测日记或手机应用中,以便随时跟踪。
注意事项
- 保持仪器清洁
- 定期清洁和维护血糖仪,确保准确度。同时,检查测试带的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的测试带。
- 遵循医嘱
- 根据医生的建议设定监测时间表和目标血糖水平,并遵循医嘱调整胰岛素或药物的用量。
- 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 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测定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对于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情况具有重要意义。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如每3个月)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 观察症状
- 当出现低血糖或高血糖症状时(如面色苍白、饥饿感、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心慌、出汗等),应立即检测血糖水平,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总之,糖尿病患者正确监测血糖是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关键。通过遵循上述步骤和注意事项,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疾病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热门推荐
反转链表的三种方法--面试必考(图例超详细解析,小白一看就会)
如何调整跑姿以避免小腿疼痛
“窗户大过门,必出不孝子”:解读中国农村建房俗语
适合女生学的手艺有哪些
学什么手艺一辈子吃香
杜仲:从传统药材到现代食品,健康食品新选择!
娄底市教育局联合多方开展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活动
《中国古代门窗》:一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的窗口
骨科术后观察注意事项
胆囊癌的临床表现以及诊断
吵架,不仅仅是“怎么怼回去”这么简单
MBTI十六型人格怼人风格大揭秘,哪种贴合你的性格
腰痛怎么缓解最有效方法
羊角蜜甜瓜:从品种特点到种植技术的全面解析
献血后我们应注意避免什么问题
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指南

一天吃5个鸡蛋有危害吗?医生这样回答
蜥蜴生活在什么地方?探索它们的栖息环境与习性
EA888发动机4000公里烧半升机油是否正常?
恋爱关系里的主动与被动:如何平衡掌握主动权
小度合同的传说:法律视角下的智能合约发展与未来
状态转移矩阵案例精析:探索现代控制系统中的实际应用
褪黑素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睡眠的?
胆火不降的中医辨证治疗
马桶的分类及选购要点:连体式 vs 分体式,直冲式 vs 虹吸式
学画画每星期学多久才够基本?
以古今碰撞解读“熊猫回家”,打开熊猫文化叙事新视角
青岛多措并举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和治理
大门旁边的窗户可以高过大门吗?大门与窗户的风水影响
《易经》中的初九、九二、九三爻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