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赵匡胤为巩固政权,做了哪些决策又是如何把兵权收回去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赵匡胤为巩固政权,做了哪些决策又是如何把兵权收回去的!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26857073_121166721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巩固政权,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他通过设置通判、转运使等制度,削弱地方节度使的权力;通过分割宰相权力,加强君主专制;通过"杯酒释兵权"等手段,收回禁军指挥权。这些措施不仅奠定了北宋政权的基础,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节度使权力,进而消除地方割据势力

唐代安史之乱后,北方节度使名义上仍然服从唐帝国的统治,但这些地方大员手握财权,兵权和行政权,俨然成了一个个地方王国。发现打后期更是不受中央节制,中央集权名存实亡。这种情况从唐中后期一直持续到五代十国,直到北宋才彻底解决了地方割据问题,实现了政权的巩固。

(五代十国藩镇割据图)

为了削弱地方长官的权力,赵匡胤通过下面的措施使节度使名存实亡:

  • 通判:为了防止地方行政长官权力过大,长期不受约束带来的政治隐患,赵匡胤为他的行政长官设置通判作为副职,与他们共同处理政事,其职责一共有两个:

    1. “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也就是在日常事务处理上,地方长官需要和通判商量着来。

    2. “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剌举以闻”,这个是通判的监督职能,他们需要想中央报告地方行政大员的异动,和西汉的刺史很像。我们熟知的北宋名人苏东坡,王安石都做过地方通判。

这样就完成了对地方长官行政权的约束,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 转运使:古代地方敢于同中央抗衡的最大底气莫过于经济实力,有了财权才有军队。唐朝中国期许多节度使擅自截留地方上供中央的赋税,甚至使得朝廷不得不低下头来求助地方。为了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赵匡胤在地方设置了转运使。转运使的职能也很明确:

    经度一路财赋,而察其登耗有无,以足上供及郡县之费。岁行所部,检查储积,稽考账籍,悉条以上达。

转运使将地方的大部分财政收入上缴中央,只留给地方一小部分赋税,这样就成功收走了地方的财政权。当然这也导致了地方没有足够的经费,行政效率低下分负面结果。


(宋太祖剧照)

  • 禁军制度:地方割据,节度使无视中央权威,赵匡胤害怕他的继任者们也遭遇这种情况,于是把地方的优质兵源抽调中央,就驻扎都城东京和周围,从而大大削弱了地方军事实力。

如此一来,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兵权都受到了不同约束,被朝廷死死的控制在手掌心,自然没了反抗的资本,节度使也就成了虚职,北宋国家得以稳固。

加强君主权力,削弱宰相职权,进而集权与君主个人

自从秦始皇设置丞相一职一来,君相矛盾的斗争就始终没有消停过,东汉末年就出现曹操以宰相自居,“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历朝历代君王都变着法的分散丞相权力,为了政权的巩固赵匡胤也不例外。

北宋皇帝将原来属于宰相的行政权,财权,兵权一分为三,由参知政事行使行政权,王安石就曾经担任参知政事一职。由枢密院调度天下兵马,名将狄青就曾担任枢密院最高长官枢密使一职。再由三司使管理财政。如此权力分散到三个部门,其最高长官皆算丞相,互相制衡,最终集权于皇帝一人。

(北宋行政体制示意图)

做好这些顶层制度设计后,赵匡胤为他的后继者们奠定了政权的基础,实现了国家的稳固。

先行解除部分将领兵权,再“杯酒释兵权”,进而收回兵权

很多人对赵匡胤有一点误解,以为他是通过一顿饭局就收回了兵权,其实过程远比这复杂的多。

  • 第一步: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太祖赵匡胤鉴于当时已控制住了局势,于是陆续把殿前都点检镇宁军节度使慕容延钊罢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罢为成德节度使。这算是对其他将领的一种试探。

  • 第二步:这一年的七月初九日晚朝后,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言语间有劝手下将领交权回去享福的意思。本来高怀德等人借口自己身体尚且健康不愿放权,但见太祖将话已经挑明,已经没有回旋余地。

于是第二天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赵匡胤顺势解除了他们的兵权。

  • 第三步:紧接着赵匡胤废除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禁军分别由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步军都指挥司,即三衙。禁军领兵权一而为三,以名位较低的将领掌握三衙。

如此一来赵匡胤成功收回了兵权,并巩固了北宋政权。但是他的这些举措无疑埋藏了很多隐患,比如冗官冗吏冗兵,然后为了养活这些人又不得不每年支出大量财政收入,而且人员旁杂,行政效率低下,集禁军于中央造成守内虚外,对外作战不利等等问题,看来凡事有利也有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