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课堂要强化合作学习后的分享展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课堂要强化合作学习后的分享展示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COOR2EV0516X1Q8.html

在课堂合作学习中,分享展示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不仅能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还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本文将从分享展示的意义、实施策略、注意事项以及常见误区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分享展示提升教学效果。

为什么要强化分享展示?

在课堂中,很多老师忽略了学生自学、讨论等之后的后续手段,学生绞尽脑汁得到的极富个性化的见解并没有对外“发布”的机会,即使教师设置了分享和展示的环节,也往往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稍一放手便被老师重新迅速“大包大揽”过去,致使学生再好的创建性意见也“胎死腹中”。分享展示不是要追求热闹,而是要追求老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同伴之间情感的连接,并通过展示暴露出问题,共生出问题,而现场生成性的东西比预设的更能开拓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在经历了独立的探究、小组的合作学习之后,精神处于高度兴奋之中,他们或许有了独到的见解要与人分享,或许有了合作的成绩要向其他小组“炫耀”,通过“分享展示”,能够满足这样的表现欲望。学生在自学探究和合作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疑惑,这些凭自身力量难以解决的“难题”,如果仅靠教师想当然地“讲授”,未必能够对症下药。分享展示的过程,也是暴露问题、有针对性解决问题的过程。

分享展示的基本策略是什么?

1. 分享展示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进行

分享展示以小组为单位,面向全班学生展示。学生会站在聚焦点上,以各种形式,大方、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展示结束后,各个小组之间还将进行质疑、碰撞、辩论、解答、交流、补充等。

2. 为不同基础的同学分配难度适合的分享展示任务

分享展示要凸显每个小组成员的作用,有效调动每一个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合理分工,各展其能,彰显团队的精神风貌与智能才华。

3. 教师进行追问、点拨、启发、引导、及时评价

教师不能做旁观者,而要深入其境,开展有效问题的追问,难点问题的点拨,适时科学的启发,积极热情的引导,多元激励的评价,让分享交流成为一种思维场,生命发展场。

4. 进行必要调控不宜在非重难点问题上用时过多

要发挥教师必要的调控作用,要体现分享交流的价值,要重在思维的迁移上、难点问题的突破上、思维的创新上,做真正有意义的分享展示。

5. 对分享展示的学生和倾听的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分享展示是课堂重要的教学活动,要精心策划、严密组织、设计科学、规范高质、文明有序等。

6. 设置明确的分享展示时间

要有科学准确的时间指令,教师要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巡视中选择值得分享的小组参与展示,让分享展示成为课堂一道靓丽的风景。

7. 一般情况下,分享展示主要由BC层学生进行,点评主要由A层学生进行

要充分调动每一个组员的学习热情,让每一位成员感受其自身的价值。BC层学生进行分享展示,有利于激发在自学研讨中的动能,充分调动内驱力。A层学生进行点评,激励其继续攀登的精神,激发其不断思考、不断创新的能力。

合作学习

分享展示要注意哪些事项?

教师主要是做情感劳动与思维引导,而非给出正确答案。今天的教育已经翻篇了,教师要做的是如何使学生在衣食无忧环境下还能有学习热情,激发主动去探究思考。在小组合作学习后,开展小组的分享展示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分享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又能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分享各组优秀的成果,促进各个小组之间的共同成长。

要确定分享展示的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分享展示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报告、演示、展览、表演,有条件的还可借助平板展示等。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选择适合的多样化的展示方式。

要重视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

在小组中,可以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兴趣进行分工,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角色。分享展示的是小组团队,是集体成果,而非突出个人业绩,这样可以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小组成员的共同成长。

要认真提前准备

在分享展示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资料收集、制作演示文稿、排练表演等。可以提前准备好需要的物品和设备,确保展示过程顺利进行。

要简洁明了概括

在分享展示时,要尽量简洁明了地表达小组的观点和成果。可以使用图表、图片、视频等辅助手段,使观众更容易理解。

要积极互动交流

在分享展示之后,要与同伴小组间进行互动交流,回答问题并接受建议。这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成果,还可以促进小组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要注重反思总结

在分享展示结束后,要进行反思和总结,分析优点和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分享展示能力和学习效果。

反思总结

分享展示的误区在哪里?

  1. 课堂教学改革各阶段的分享展示形式与特点过于相似,不能随着改革的深入而“升级换代”;
  2. 分享展示时间、目的、形式等方面缺少学段特点;
  3. 分享展示方式过于单一化、套路化;
  4. 教师偏重分享展示环节的教学意义,忽视了其中的教育意义;
  5. 学生分享展示时,缺少由外向内再向外的反刍与消化过程;
  6. 分享展示环节经常流于形式,未能内化为良好的学习习惯;
  7. 分享展示环节的弊端未引起高度重视,更缺乏破解之策。

认识误区

如何让分享展示更好实现教学目标?

要促进有效自学

分享展示必须在学生有效自学、小组内讨论结束后进行,教师组织学生分享展示必须在充分了解各小组学情的基础上进行。

要重视预习与展示

预习什么就讨论什么,讨论什么则分享展示什么!分享展示可以是书面展示、口头展示和形体展示,最好是脱口展示,把学习内容表述出来,而不是必须让学生把探究的结论写出来才算分享展示。

要调控好节奏

要调控课堂节奏,把握好小组集体的探究学习和分享展示,提升分享展示的质量,拓展思维、提升素养。

要克服胆怯心理

教师要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学生克服羞于分享展示的心理,讲给谁听就面向谁,一般是面向全体学生。

要规范展示

用规范语言分享展示和普通话分享展示。如:这个问题还有新的解法…;这个问题我们是这样想的…;这个问题应该这样解决…;我有疑问…;我来补充…;我建议延伸读哪本书的哪个章节…。

要研究分享展示方式

刚开始时学生自学内容不能自学一个就研讨、交流与展示一个,应该是在每个同学完成独立自主学习内容,小组内的研讨活动结束后再开展小组间的分享展示,其目的是使学习更加深入,分享展示更有价值。

教师要及时参与

“分享展示”的内容不一定是正确的,学生可以说出不懂的内容,然后请求其他小组的帮助,在学生讨论中获得问题的解决,教师在需要点评时再点评。

要重视分享展示后的补充

学生的展示应积极主动,不能学生举手老师点名展示,学生有补充的有质疑的直接站起来面向全体学生继续分享展示。

分享展示要脱稿

分享展示环节直接关注知识内化和是否能变成能力?因此,学生的分享展示应“脱稿”,用自己的话说,而不是用答好的题念。

要相信学生

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特别是不要忽视学困生,只要他们有一个闪光点就要及时肯定,鼓励他们分享展示,不要怕他们答错,要用爱心去感化他们。

要引导学生大胆参与,如何让声音宏亮,如何让站姿挺拔等。

要鼓励学生延伸阅读,或通过互联网搜索使学生视野被更多地打开,在课堂上学生则会有更多表达的愿望,在碰撞中则会产生出更多思维的火花,它就能够更好地促进小组之间开展友谊比赛,激发各小组的学习动能,提升综合素养,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效学习

总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分享展示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分享展示需要充分准备,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小组的观点和成果,并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展示需要倾听他人、接纳同伴、勇于参与、寻求帮助、礼貌地提出异议、善于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等;分享展示后需要反思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分享展示的能力和探究学习的效果。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作者曾军良系北京实验学校魅力教育集团总校长,魅力教育创始人,北师大兼职教授,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