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行动》口碑两极分化,从宣发到剧情都翻车,彻底熄火了?
《蛟龙行动》口碑两极分化,从宣发到剧情都翻车,彻底熄火了?
春节档电影大战一触即发,多部影片展开激烈角逐。然而,在这场票房争夺战中,《蛟龙行动》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根据最新数据显示,该片预售票房排名垫底,似乎已经提前失去了竞争资格。
更令人意外的是,片方在上映前竟然玩起了"涉密"营销。一段花絮视频中,主演张涵予声称在拍摄过程中高度警惕,一旦发现有外国演员靠近就会立即收起剧本。这种营销手段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质疑:"这不是把观众当傻子吗?如果真的涉密,电影就不会大肆宣传了,除非禁止所有外籍观众观看。"
低迷的预售票房加上糟糕的宣发策略,让《蛟龙行动》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然而,点映口碑的流出更是雪上加霜。目前来看,该片的口碑呈现两极分化态势,负面评价明显多于正面评价。
支持者认为,影片在特效和工业制作方面达到了预期效果,特别是国之重器的展现令人印象深刻。然而,这种观点也遭到了部分观众的质疑。他们认为,如果只是想看炫酷的核潜艇和工业特效,看纪录片即可,电影的核心还是剧情。而《蛟龙行动》恰恰在剧情打磨上存在诸多问题。
许多观众反映,影片节奏拖沓,一些剧情让人摸不着头脑。更有观众吐槽,在一个关键情节中,主角团竟然选择吹口琴唱歌,这种处理方式让人感到突兀。此外,影片中设定的美军机器狗也引发了争议。虽然这个设定可能意在反衬中国战士的英勇,但这种虚构与现实严重不符,因为中国早已实现机器狗量产,美国在军事领域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
对于女性角色的处理也遭到不少批评。女主角蒋璐霞在《红海行动》中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但在《蛟龙行动》中却几乎被边缘化,镜头极少,结局处理也让人难以接受。有观众认为,编剧为了让这个角色下线而下线,完全没有为其营造悲壮的氛围。
最后,影片选择在春节档上映也被认为是选错了时机。春节档是合家欢电影的天下,而《蛟龙行动》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显然在这个档期缺乏竞争力。如果放在国庆档,或许会有更好的表现。
综上所述,《蛟龙行动》的市场前景不容乐观。此次提前点映更像是在小范围内测试观众反应,试图挽回局面。但目前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希望剧组能够从这次经历中吸取教训,避免未来再次陷入类似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