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一章通俗解读
《道德经》第一章通俗解读
在当今的社会上,压力在不断的增加,我们的生活节奏不断的加快,但是滋养我们心灵的场所特别少,我们需要一个能够指引灵魂的灯塔——《道德经》。本文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上想象力解读,让你轻松理解其中的奥秘。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主题思想:道法自然。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现在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推崇学习。
《道德经》
第一章
【解释】 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都可说是含义深远。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解读:
可以发挥想象力想一想,刚刚有人类的时候。那时候,没有文字更没有语言,第一人类创造的初期文字符号开始,有了所谓的文字然后随着时间的流逝,文字语言诞生了。文字和语言诞生的同时,最初的人类开始用这些文字语言来记录生活中一些简单事物。
这样我们再去理解,“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就容易理解了。这些还不能以现在的宇宙观去看,因为那时科技不发达没有宇宙的概念。按宇宙观说的那我们人类就是一个偶然。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同理,文字和语言是人类创造的,是这个世界本来没有的。且文字和语言有局限性,有很多事物无法用文字和语言来表达。所以,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叫出来名就不是永恒的名。
无我们可以理解为无法用文字和语言表达出来的事物,通常像悟,佛,神,之类的,更多的需要个人去理解。所以,从无中去感受其中的奥秘。有,就是可以表达出来的事物,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去看它的运行规律。
有和无,是在一瞬间诞生的,就是人类用早期的符号文字给他们标记上的那一刻,他们有了名字,这是一切的开始,只有理解了这一部分,再读后边的,你才能理解。
众妙之门就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