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稳定/年内人行或降准 释放2万亿流动性
金融稳定/年内人行或降准 释放2万亿流动性
左图:人行今年有望降准2至3次,释放逾2万亿元人民币的长期流动性。右图:秦泰预计,今年人行或降准100至150基点。
“2025年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去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下称,会议)要求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内需,并将货币政策基调从2011年以来的“稳健”调整为“适度宽松”。有观点认为,上述转变是对货币政策“支持性、精准性”的强调和确认,其目标是保持流动性充裕,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当前市况下,“适度宽松”的货币基调,是中国加快需求恢复、扩大投资与消费的最优政策选择。他分析,这样的基调可避免“大水漫灌”和严重通胀等后遗症,且能向市场传递更清晰明确的货币政策信号,使市场各方更好领会政策宽松意图,从而改善预期、增强信心。
预测减息40基点
政策操作层面,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判断,基准情景下,今年中国人行或降息30至40基点,并在2026年进一步降息20至30基点,从而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和房贷利率更大幅下降。为保持流动性充裕,人行还可能通过扩大买断式逆回购规模等其他工具,为年内大规模政府债券发行创造有利条件。
华金证券首席宏观及金融地产分析师秦泰预计,今年政策利率和LPR或等幅下调约40基点,且上半年有望集中落地;鉴于货币政策更强调精准性、支持性,加之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MLF)成本更低,今年人行或降准100至150基点。
连平认为,今年人行有望降准2至3次,降准幅度合计1个百分点,释放逾2万亿元人民币的长期流动性,同时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MLF、二级市场国债买卖等总量及结构性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此外,今年政策利率有望下调0.4至0.5个百分点,一年期LPR或下行30基点至2.8厘,五年期以上LPR或下行60基点至3厘,通过加快社会融资成本的下行,有效推动投资与消费的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