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杭城际规划疑云:松江站布局背后的考量
沪杭城际规划疑云:松江站布局背后的考量
近日,沪苏湖高铁上海松江站的线路布局和站场平面示意图引发广泛关注。示意图中关于沪杭城际铁路的规划细节,尤其是"区间不考虑沪杭城际"的标注,引发了诸多讨论。本文将详细解析这一规划背后的考量。
在建中的高铁上海松江站是在原松江南站基础上改扩建而成,是沪苏湖高铁、沪昆高铁、沪昆铁路等线路的共用车站。上海松江站站场规模为9台23线,其中沪苏湖与市域铁路共用场区为3台9线,沪昆铁路普速场为4台10线,而既有的沪昆高铁沪杭场为2台4线。
在建中的上海松江站
沪杭城际的规划是否已被取消?
示意图中,在普速场上方标有一行很醒目的字眼:"区间不考虑沪杭城际"。这一标注引发了诸多猜测,有部分网友甚至认为沪杭城际项目可能被取消。然而,这种解读并不准确。
沪杭城际铁路的规划已经提出多年,现有上海至杭州间的沪杭高铁已近乎饱和运行,周末、节假日更是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民间对沪杭城际的呼声一直较高。尽管如此,鉴于长三角地区沪苏湖高铁、沪乍杭铁路的规划建设,沪杭城际的建设时序和优先等级确实有所延后。
但可以明确的是,沪杭城际项目并未被否决。在沪苏湖场西端咽喉处预留了两条线路的接入条件,这两条线路正是为沪杭城际预留的。
沪杭城际变松杭城际?
既然确认松江南预留了沪杭城际的接入条件,但图中明确可以看到,在下行方向、沪苏湖场的东端咽喉处没有任何预留,下行方向连贯通的正线都没有预留。这样的规划布局看上去,沪杭城际的终点就是上海松江站,也就有了沪杭城际变松杭城际的言论。但事实也是不成立的,上海松江站毕竟上海枢纽“四主多辅”格局中的辅助站,别说动车运用所、连存车线都没有配备,并不具备始发、终到功能。再说规划中的沪杭城际是对接杭绍台、甬台温高铁,和沿海高铁正线贯通的,理论上不可能不进上海枢纽。况且上海虹桥是杭州客流去往上海的主目的地。
作为新建站,空间上既不缺又好统筹,松江站没有设沪杭城际独立正线被部分人认为是小气加短视,这种规划可能有以下几种因素:
沪杭城际未来建设先期也是计划正线只到松江站,并不引入上海枢纽,所谓的不考虑沪杭城际指的就是上海松江至春申段(这一段是沪昆铁路的改线段),这就符合在示意图中普速场备注的逻辑。
沪杭城际先期松江至上海虹桥段与沪苏湖高铁共用沪苏湖到发线(或者说借用),远期视情况再建设,只能打补丁。
未来上海与杭州间还有沪苏湖、沪乍杭多通道,沪杭城际看名字主打城际功能,形成沪绍台温通道,全国路网的沪杭区间大部分车次还得依赖沪昆、沪乍杭等线路。这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沪杭城际松江至上海虹桥段正线贯通的必要性。
东西联络线的预留,有观点认为可能用作沪杭城际正线的备胎,个人觉得这种可能性非常低,要知道东西联络线是直连上海东与松江站的联络线,既是轨道交通市域铁路,又能兼顾国铁联络线,未来将沪苏湖、沪杭城际引入上海东枢纽。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东西联络线的规划,也降低了沪杭城际松江站下行线正线贯通的必要性。
简而言之,沪杭城际的规划依然还在,先期借用沪苏湖线路及上海南联络线进入上海虹桥站、上海南站,远期具备拓展正线贯通的条件,通过东西联络线互通进入上海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