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2年,磕磕绊绊通过二级建造师的血泪史(下:备考经验)
43岁,2年,磕磕绊绊通过二级建造师的血泪史(下:备考经验)
二级建造师考试是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重要资格认证,对于非建筑行业人员来说,通过考试不仅可以抵扣个人所得税,还能提升职业技能。本文将从备考策略、名师推荐、复习要点等方面,为考生提供全面的备考指南。
〇、考了有啥用?
二级建造师是从事小项目经理的必备证件,对于建工行业的人来说,可以是加薪,从事项目经理的敲门砖。
对于非建筑行业的人员来说,作用就两个:
1)能抵扣个人所得税(实际就是能退税);
2)能提升技能,给自己未来做一个背书,为跳槽或者转行做准备。
一、针对非建筑行业从业人员
A)备考策略:三轮复习法+精准规划
1. 基础夯实(30天)
法规:陈印(人称"法王")主讲,通过生活化案例解析法条(如用"食堂中毒事件"讲解安全生产责任),配合《葵花宝典》精讲高频考点(施工许可、招投标等),重点掌握新修订环保法规。
管理:朱俊文(环球网校)强化计算能力,用"早开早完,迟开迟完"口诀攻克网络图,配合他们网校的教材,是最好的搭配。
实务:王玮(建筑/市政)主讲,通过动画、建筑模型等工具拆解技术章节(如混凝土施工全流程),整理"索赔流程""施工方案编制"等案例模板。
2. 强化突破(40天)
选择题:功课选择题,需要分析近5年真题高频考点(如脚手架规范),用二建万题库刷题,整理错题本针对性补漏。
案例题:购买网盘课,赵爱林(建筑)或胡宗强(市政)的专项突破班,学习分点答题技巧(如材料供应延迟案例需明确责任归属)。
3. 冲刺模拟(20天)
限时完成近5年真题全真模考,调整答题节奏(法规/管理1.5小时/科,实务2小时/科),重点训练卷面整洁度。
总之,对于非建筑行业,仅仅需要抵个人所得税的人来说,只需要2-3个月的学习即可,每天1小时。如果,每天能学习2-3小时,那么2个月的时间也是完全足够的。
二、针对建筑从业人员
对于建筑从业人员来说,已经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现场实践经验,只是需要做理论的拔高和提升。
1,着重关注法规:近两年我国法规变动比较频繁,进入了法规修订调整期。一定要使用最新的讲义或者相关的资料。
而且二建的法规要比一建要难,难点主要是在于市场一建法规考试是两个小时,而二建只有一个半小时,题量是一样的。
2,实物着重理解和输出:实物需要背,但是更重要的是理解和推理就像我们在工地上一样,看到问题能及时的发现并且予以纠正,而。不是单纯的背口诀。
3,做好规划,两个月备考完全足够。其中一个月用来听课,一个月用来刷题。
答题的作用,一个是熟悉考试方法,另外一个就是要练习做题速度,项法规要在90分钟内做完75道题,没有一定速度是完不成的。
全彩色印刷,巴掌大小,可以直接放在口袋里,在工地随时看。
三、名师教学特色与学习建议
1. 陈印(法规)
教学亮点:将抽象法条转化为工程案例(如用"农民工讨薪"案例解析合同主体),独创"关键词串联法"记忆行政处罚流程。
学习策略:精讲阶段1.5倍速跟课,重点标注《葵花宝典》中标注"★"的80%核心考点,真题研究时逐题标注对应教材页码。
2. 王玮(实务)
教学亮点:零基础友好,用"施工动画+现场照片"讲解施工工艺(如装配式节点图),案例题分"背景→问题→分析→结论"四步模板。
学习策略:精讲阶段,结合思维导图梳理技术章节,冲刺阶段背诵"万能答题模板"。
四、科目复习核心要点(名师视角)
1. 法规:理解先行,真题为王
重点章节:合同法(占分30%)、招标投标法(占分20%),避免死记硬背,结合陈印的"命题人思维"分析法条逻辑。
2. 管理:计算精准,流程可视化
高频考点:网络图计算(关键路径判定)、成本偏差分析(S曲线绘制),朱俊文独创"高铁进站法"秒解复杂网络图。
3. 实务:案例为王,细节决定成败
建筑实务:王玮强调"施工流程可视化",市政实务需掌握晁高点"五步法"(测量→开挖→基层→面层→验收)。
五、备考资源与工具推荐
1. 课程资料
陈印《葵花宝典》+王玮《案例特训书课包》+晁高点《市政冲刺押题》。
淘宝上有很多网盘课价格也不贵,5~10元一门,买三门也就不到50元,基本涵盖了绝大多数网校。
2. 学习工具
目前很多网校都推出了免费的二建题库,在手机上就可以说我当时是利用在地铁里的时间进行刷题。
买一个也不贵,10元不到的价格,装个专用app,省事,而且还有视频讲解。
六、结语
名师升级版备考策略的核心在于"精准匹配名师优势+真题导向学习"。正如学员反馈:"跟陈印学法规,法条再复杂也能找到考点;跟王玮学实务,施工流程一目了然!" 2025年备考需保持"工地攻坚"般的韧性,将名师方法论与个人基础结合,善用工具资源,终能高效通关!
另外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即使自己是律师,即使自己通过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但是每门考试都是独立的,不能够大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