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银行跨界玩短剧:从《千金策》到《财富魔法》,金融营销新玩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银行跨界玩短剧:从《千金策》到《财富魔法》,金融营销新玩法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2-15/doc-inekpsyk5852382.shtml

近年来,银行界掀起了一股短剧创作热潮。从民生银行的《千金策》到中信银行的《财富魔法之拿铁计划》,各大银行纷纷将金融知识和产品融入短剧中,通过创新的营销方式吸引和教育客户。这种将金融与娱乐相结合的模式,不仅为银行开辟了新的业务增长点,也为金融知识普及提供了新思路。

花光一千万,就能当太子?
近期,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推出的定制古装短剧《千金策》,讲述了一位现代青年意外穿越到古代,并接到一个匪夷所思的任务:一年内花光一千万两白银即可成为太子。面对重重挑战,男主将现代信用卡业务引入古代,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花钱”之旅。该短剧将信用卡相关知识融入剧情,寓教于乐,第一集上线抖音平台便收获三万点赞。

民生银行信用卡《千金策》短剧截图 图片来源:民生银行信用卡抖音

民生银行的尝试并非个例。如今,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等纷纷进军短剧市场,将金融知识普及、产品推介、品牌形象塑造等融入短剧创作,打破了传统金融营销和投资者教育的固有模式。

多元化运用
悬疑、穿越、喜剧.......多元化剧情题材正被银行巧妙运用。
中信银行的《财富魔法之拿铁计划》系列短剧,讲述了一位“月光族”穿越时空,偶遇年轻时的商业大亨钟总,开启了一段探寻财富密码的奇妙旅程。该剧将中信银行“拿铁计划”理财定投服务融入剧情。

中信银行《财富魔法之拿铁计划》短剧截图 图片来源:中信银行

“如果每天省下一杯拿铁的钱,一年之后将能获得多少钱?”
据了解,“拿铁计划”理财定投服务是中信银行围绕攒钱场景、为解决年轻人攒钱难而打造,该服务让年轻客户的攒钱流程更加简便,用户可自由设置攒钱计划、周期。

浙商银行则推出融入白娘子、西湖等元素的“西湖十景”系列短视频,并将金融反诈知识融入其中。

浙商银行西湖十景系列短剧截图 图片来源:浙商银行

网商银行的《中国小店经验多》系列微短剧通过小商家的真实经营故事向大家普及金融知识和经营技巧。

当前,短剧风潮席卷银行业,股份行玩得风生水起,国有行如工商银行深圳分行,城商行如宁波银行,农商行如山西运城农商行也纷纷加入,探索金融知识普及和品牌营销的新模式。

低成本拓客
当下,银行业正面临着客户增量见顶、市场拓展难的问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留存客户、拓展客源,成为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短剧以短小精悍、情节紧凑的形式,可以迅速吸引观众注意力。众多银行已将房贷、理财、信用卡服务以及金融反诈等知识融入短剧情节中,可以在具有内容娱乐性的同时,实现知识的广泛传播与低成本的高效营销。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推出的短剧通过构建典型人物形象和现实情境再现,能够有效触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无形中加深了观众与银行品牌的联结,有助于加深银行与客户的交互,从而为银行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

不过,银行在制作和推广短剧时,务必坚守合规原则,特别是在进行产品营销环节,应严格避免使用夸张或不实的表述。此外,当前短剧领域迎来严监管,众多内容低俗、单纯追求流量的微短剧已被下架,银行亦不应仅仅着眼于“吸客”,而应更加重视短剧营销的质量和品味,避免过度娱乐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