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人口下滑如何颠覆全球经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口下滑如何颠覆全球经济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apitalgroup.com/apac/capitalideas/zh_hk/articles/population-decline-upend-global-economy.html

中国最近成为2023年人口死亡率超过出生率的众多国家之一,反映出人口下跌趋势可能颠覆全球经济。人口结构的转变将带来深远影响。

根据联合国预测,世界人口将在2086年左右达到峰值,但作者认为这一预测可能过于乐观。其中一个原因是,部分国家在疫情期间的生育低谷可能加剧人口下滑的趋势,这一问题似乎会长期存在。即使在一些出生率处于历史高位的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新生婴儿数量也已跌至接近每名女性平均生育2.1个子女的替代率。鉴于这些趋势,世界人口可能在2050年左右达到峰值。

世界人口的增長可能早於預測達致峰值


资料来源:资本集团、联合国人口司。数据反映联合国的2023年人口估计,截至2022年7月。低位数人口预测反映生育率为每名女性平均生育0.5个子女,低于中位数预测。

人口跨越難以逆轉的分水嶺

世界人口减少对社会有何影响?现代社会尚未经历过这种境况,我们将跨越难以逆转的人口分水岭。

人口结构对人们的购买行为及一家公司的收入潜力造成影响。从经济学家的角度来看,人口结构有助于厘定货币政策,以及最终决定往后每一代人的福祉。

作者倾向于对各个国家进行独立分析,因为不同国家存在许多文化或政策方面的独特性质。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美国的人口结构趋势利好增长,尽管其出生率自1960年代以来迅速下滑至目前的1.7%。虽然美国的出生率偏低,但已高于欧洲、日本及其他发达国家。作者认为美国人口的跌幅将较为轻微,部分原因是移民政策现时更为开放。数据显示,移民人士往往生育较多子女。

日本可能是最广为研究的人口萎缩型社会。当地人口已经连续数十年减少,其经验显示人口可以出现滚雪球式急跌。2008年日本公布人口减少20,000人,此后的数据急剧增加,在2023年已经减少831,872人。首相岸田文雄指此趋势是“国家所面临的最严峻危机”。

大多数人生活在生育率低于替代水平的国家


资料来源:资本集团、联合国人口司。生育率反映2023年的最新估计,于2022年7月发布。

中国的人口下滑才刚刚开始,但作者认为其面临的挑战有别于日本。内地政府如何在经济刺激措施及生产力预期方面作出应对,将十分重要。从某些方面来看,中国可能较为脆弱,因为其经济发展程度远低于日本人口开始萎缩时的水平。中国在2016年终止一孩政策,其后推出财政激励措施以鼓励生育,但目前成效不大。

作者不会断言人口趋势将无法扭转,但许多北欧国家都曾作出多次尝试,仍未能阻止人口下滑的走势。这些国家曾推出财政激励及儿童照顾计划等各项措施,但作用微乎其微。

随着中国人口下滑,澳大利亚及东南亚国家等依赖与内地进行贸易往来的国家的经济增长可能放缓。然而,当中亦存在机遇,由于多个新兴市场国家的人口结构较佳,可能吸引企业将供应链迁回本国。

人口下滑不利经济增長

经济学家关注人口结构自然有其原因。简而言之,一个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率主要取决于人口增长,其他影响因素包括衡量工人效率的生产力。举例来说,假如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2%,而生产力增长约1%,则其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约3%。

持续增长最终会增加人均收入,这是反映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在过去几代人中,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收入及生活质素一直在提升。

人口下滑的一个明显影响是,由于更多人退休,工人数量减少。这可能导致政府的税收下跌,用于退休人士的支出增加,从而造成失衡。出现这种情况时,年轻人往往会选择离开原来的国家或社会,令问题进一步恶化。

创新可推动生产率增加


资料来源:资本集团、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最后更新日期为2023年11月21日。

此外,对各个行业亦带来深远影响,例如消费品、医疗保健及房地产业。就房地产业而言,由于劳动力短缺及较年长人士选择就地养老而非出售住宅,导致房价居高不下,或会令供应短缺问题恶化。企业必须不断适应新形式。例如,随着美联储于2022年3月开始加息,按揭利率由约3%飆升至8%,住宅建筑商Lennar向客户提供显著较低息的买屋选项,有助提高负担能力。

投资者聚焦于医疗保健理所应当,他们视之为一个成熟的创新领域,以应对出生率下降、预期寿命延长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面对这些人口结构趋势,CVS Health提供免预约诊所服务及低药价计划。该公司亦透过整合供应链,包括收购保险公司及药物价格谈判商,以削减成本。

价格扭曲

在全球央行多年以来致力于遏制物价快速上升的背景下,分析通缩似乎不合时宜。然而,日本提供一个令人信服的案例,说明为何通缩或价格下跌可能是人口结构转变所造成的结果。

情况一目了然:日本人口每天都在减少,因此对商品及服务的需求随之减少,从而对价格构成下行压力。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便可能导致经济下滑或衰退,而央行应对其经济下行的典型政策工具(如减息)的效果将大打折扣。日本央行于2016年实施负利率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但鉴于其国内生产总值自1990年代初以来普遍疲弱,该政策大致被视作失败。

通缩是所有央行都不希望遇到的难题。价格下跌一般会伴随经济增长停滞、消费疲弱以及对未来整体信心低迷。

日本只是其中一个例子。部分具影响力经济学家认为,随着劳动力人口减少推高工资及生产成本,人口结构下滑可能导致通胀出现结构性上升。

由机器人弥补缺口?

目前有两大颠覆性力量不期而遇:人口结构与人工智能。两大颠覆性超级趋势将改变医疗保健、制造业、商业活动及其他领域的未来工作。

有一部分人会根据当前的人口结构趋势,认为世界将受到负面影响;另一些人则认为,人口减少可以缓解环境承受的压力。人口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当经济活动增加时,二氧化碳排放量随之增加。

人工智能可能预示着生产力提高的新时代来临,我们也许无需像过去那样需要大量人口来推动增长。

尽管仍处于发展初期,但作者希望人工智能可填补人口结构趋势造成的缺口,避免发生预计的最坏情境。相反,我们期待迎来一个强韧且能更适应潜在冲击的社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