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深度学习中的梯度下降法和随机搜索:AI优化算法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深度学习中的梯度下降法和随机搜索:AI优化算法详解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3324696/article/details/144057570

在深度学习的世界里,模型优化就像是在寻找一条通往最优解的路径。梯度下降法和随机搜索就是AI工程师手中的两把钥匙,它们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帮助模型找到最佳参数配置。本文将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带你走进这两个核心优化算法的世界。

梯度下降法:AI的“导航仪”

梯度下降的概念

梯度下降法是深度学习中用来优化模型参数的核心算法。它的目标是找到损失函数的最小值,通俗地说,就是找到让预测结果与真实结果“误差最小”的那组参数配置。

想象你站在一座大山的山顶上,而你的任务是找到山谷(最低点,也就是损失函数的最小值)。梯度下降就像一部导航仪,它告诉你每一步往哪个方向走才能离山谷更近。


图片来源:《深入浅出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 -- 迈克尔·尼尔森》

工作原理

  • 损失函数:梯度下降的“山”是由损失函数定义的。损失函数衡量模型的预测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差异越大,说明模型表现越差。
  • 梯度(Gradient):梯度是损失函数在当前点的“坡度”,也就是“山坡的斜度”。通过计算梯度,我们可以知道要往哪个方向走,能让损失更快减少,也就是最快到达谷底,到达谷底时,梯度为零。
  • 下降(Descent):梯度下降算法的核心思想是“朝着斜度最陡的方向往下走”。斜度越大,下降得越快,也就越快能够到达谷底;在斜度(坡度)最大,我们迈的步子可以大一些,但接近谷底时,斜度(坡度)逐渐降低,当斜度逐渐变平时,步子需要变小,防止一下子跨过了谷底。

梯度下降的类型

  • 批量梯度下降(Batch Gradient Descent):每次计算全部数据的梯度,更新一次参数,适合小数据集,但计算量大。
  • 随机梯度下降(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 SGD):每次只用一个数据样本计算梯度,参数更新更频繁,适合大数据集,但会有些“抖动”。
  • 小批量梯度下降(Mini-batch Gradient Descent):结合以上两者,每次使用一小部分数据计算梯度,平衡了计算效率和稳定性。

随机搜索:AI的“蒙眼投骰子”

随机搜索的概念

随机搜索是一种优化方法,特别适合在不知道目标函数形状时,快速尝试各种可能的参数组合。它的核心思想是“随机选择参数,然后看看哪个效果最好”。

如果梯度下降像有导航仪的登山,那随机搜索就是蒙着眼睛随便乱走,虽然有点“盲目”,但在某些情况下也能意外找到低谷。

工作原理

  • 定义参数范围:首先确定每个参数的取值范围,比如学习率在(0.001, 0.1)之间。
  • 随机采样:从这些范围内随机挑选参数组合。
  • 评估性能:用这些参数组合训练模型,看看哪组参数让模型效果最好。
  • 重复:多次随机采样,逐渐收集表现较好的参数组合。

举个栗子

想象你是一位厨师,正在尝试制作一种新甜点,但你不知道糖、奶油和面粉的比例:

  • 随机搜索的做法就是:每次随机加不同的糖和奶油比例,试着烤一批,然后品尝结果。
  • 经过多次尝试后,你发现了某种比例(比如:糖1勺,奶油2勺)做出的甜点最美味,这就是你的“最优参数”。

随机搜索的优缺点

  • 优点
  • 简单易用,不需要梯度信息。
  • 对高维参数空间(多个参数)的优化有一定效果。
  • 缺点
  • 需要大量尝试,效率较低。
  • 在复杂的优化问题上,可能不如梯度下降精准。

梯度下降和随机搜索的比较

特点
梯度下降法
随机搜索
适用场景
适合可导的、连续的损失函数
参数范围不明确或函数不可导
计算效率
高效,但需要梯度信息
相对低效,完全依赖试错
优缺点
精确高效,但可能陷入局部最小值
简单灵活,但需要大量计算资源
类比
按地图指引找山谷(有目标地找)
蒙着眼睛乱走(试试看能不能找到)

两者的结合:实际中的应用

在深度学习中,梯度下降法用于模型的核心训练(调整权重),而随机搜索通常用于调整超参数(例如学习率、网络层数等),因为超参数通常不参与梯度计算。现代AI实践中还会结合网格搜索(Grid Search)或贝叶斯优化,让参数调整更加智能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