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喝酒后想抽烟?揭秘烟酒相互作用的科学原理
为什么喝酒后想抽烟?揭秘烟酒相互作用的科学原理
为什么很多人在喝酒后会想要吸烟?这种行为背后有什么科学原理?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吸烟和饮酒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健康的影响。
为什么吸烟会成瘾?烟草中含有哪些化学物质?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尼古丁是烟草中主要的成瘾物质,每0.5毫克的尼古丁就足以使人上瘾。当尼古丁进入体内后,会刺激大脑下丘脑的神经产生兴奋感,同时激发肾上腺素的分泌,导致血管收缩、脉搏加快、心脏加速,长期下来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
烟草中还含有其他多种有害化学物质:
焦油(Tar):是燃烧烟草时产生的混合物,包含多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与多种癌症的发生有关,对呼吸系统造成严重损害。
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与血红蛋白结合,降低血液中氧气的携带能力,导致身体组织和器官缺氧,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危害。
氰化物(Cyanide):某些氰化物可能存在于香烟中,对细胞呼吸产生不良影响,可能影响心脏和其他重要器官的功能。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包括一些对呼吸系统有害的化学物质,如苯、甲醛等,可能引起眼睛、鼻子和喉咙的刺激,并对免疫系统造成损害。
重金属(Heavy Metals):有时香烟中含有重金属,如铅、汞、镍等,这些物质长期积累可能对身体各个系统造成危害。
酒精与尼古丁的相互作用
研究表明,低剂量的酒精可以增加对尼古丁的摄取。尼古丁与酒精都会增加大脑中的多巴胺,而多巴胺的释放会带来愉悦感,同时也会导致生理依赖,产生强烈的成瘾感。同时使用酒精与烟草比单独使用任何一种物质都能增加愉悦感。近期研究还发现美卡拉明(Mecamylamine)可以同时抵消尼古丁和酒精的作用。
吸烟与饮酒的相互影响
同时吸烟与饮酒涉及多种生理和心理机制:
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尼古丁具有刺激性作用,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使人感到更加清醒,从而减轻酒精带来的眩晕感。
多巴胺的释放:尼古丁的作用可能增加多巴胺的释放,这是一种与愉悦感有关的神经递质。这可能与饮酒时感到的愉悦感相互增强。
认知影响:吸烟可能对认知产生一定影响,使人感到更加冷静或集中,从而减少感觉上的眩晕或混乱感。
虽然这些生理机制可以抵消酒精带来的影响,但同时吸烟和饮酒反而会对健康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吸烟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都有很大危害,而过量饮酒也会导致广泛的神经精神疾病、神经内科疾病、心血管疾病、肝病和恶性肿瘤等健康问题。
结语
由于吸烟可以减缓酒精的作用,这会导致使用者更容易沉迷于同时享受的快乐中,也更容易成瘾。在这里呼吁大家戒烟及适量饮酒,利用运动以及正常与健康的生活作息和习惯来排解吸烟与饮酒的冲动。
如果已经成瘾,可以拨打戒烟专线:0800-63-63,酒瘾治疗咨询服务专线:(03)3325880,或者求助于戒烟诊所、寻求精神科医师的评估等。
参考文献:
Roberts, W., Ralevski, E., Verplaetse, T. L., McKee, S. A., & Petrakis, I. L. (2018). Tobacco use during a clinical trial of mecamylamine for alcohol dependence: Medication effects on smoking and associations with reductions in drinking. Journal of substance abuse treatment, 94, 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