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梅里尔教授的五星教学模式及其应用落地,附具体案例(方法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梅里尔教授的五星教学模式及其应用落地,附具体案例(方法篇)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03/23/32521059_1145863759.shtml

五星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通过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应用新知和融会贯通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来促进学习者高效地获取知识和技能。本文将详细介绍五星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并通过一个具体的领导力课程案例展示其实际应用。

一、概念及起源

五星教学模式是由美国当代著名教育技术理论家和教育心理学家梅里尔(M. David Merrill)提出的。该模式强调教学应该以聚焦问题为中心,通过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应用新知和融会贯通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来促进学习者高效地获取知识和技能。

二、核心要素

聚焦问题(Problem - centered)

教学应该围绕着问题展开。这些问题是学习者在实际情境中可能遇到的真实问题,而不是抽象的理论问题。例如,在教授计算机编程课程时,不是先讲解语法规则,而是提出一个实际的编程任务,如 “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这样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因为他们能够看到所学知识的实际用途。

问题的设计要具有适当的难度和复杂度,既不能过于简单,让学习者觉得没有挑战性,也不能过于困难,使学习者产生挫败感,最好能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激活旧知(Activation of prior knowledge)

在教授新知识之前,要先激活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这是因为学习者的已有知识是新知识学习的基础。比如,在教授物理中的“电场”概念时,可以先让学习者回顾他们在初中阶段学过的“电荷”相关知识,以及生活中遇到的静电现象。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案例展示等方式来激活旧知。例如,在教授历史事件时,展示一些与该事件相关的历史文物图片,然后提问学习者对这些文物所代表的时期有什么了解,从而引出新的历史事件的讲解。

示证新知(Demonstration of new knowledge)

向学习者展示和证明新知识。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讲解、演示、实验等。例如,在教授化学实验操作时,教师可以亲自在实验室进行标准的实验操作演示,同时讲解每一个步骤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示证过程要清晰、准确,并且要突出新知识的关键特征。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可以使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辅助示证。比如,在讲解生物细胞的内部结构时,利用3D动画展示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形态和功能,能够让学习者更直观地理解。

应用新知(Application of new knowledge)

让学习者有机会将所学的新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这是检验学习者是否真正掌握新知识的重要环节。例如,在教授数学公式后,让学习者通过做练习题、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计算购物折扣、计算房屋面积等)来应用公式。

应用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包括个人作业、小组项目、角色扮演等。在语言教学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习者在模拟的场景中运用新学的词汇和语法进行交流。

融会贯通(Integration into existing knowledge)

帮助学习者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体系融会贯通。这可以通过总结归纳、知识迁移等活动来实现。例如,在学完一个单元的历史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习者梳理本单元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这些事件与之前学过的历史时期的联系。

鼓励学习者反思所学知识,思考新知识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方式,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在学习了一种文学写作手法后,让学习者思考这种手法在不同文学体裁(如小说、诗歌、散文)中的运用差异。

三、典型案例

在给学生上领导力课程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明白管理和领导的区别,运用五星教学原理来对管理与领导的这个知识点进行了学习,下面是具体的实操。

一、聚焦问题(5分钟)

开场提问:同学们,在咱们学校的社团活动中,社团负责人组织大家举办活动,有的活动特别成功,大家参与热情高,收获满满;有的却状况百出,效果不佳。这背后是不是和负责人的某些行为方式有关呢?那你们觉得,这些社团负责人在组织活动时,哪些行为更像是领导,哪些更像是管理呢?(引导学生思考领导和管理在校园场景中的体现)

点明主题:今天咱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领导和管理的区别,这能帮助大家在未来无论是参与工作还是组织各类活动,都能做得更出色。

二、激活旧知(8分钟)

小组讨论:让同学们回忆自己在社团、学生会等组织中担任干部或参与活动的经历,分组讨论那些成功和失败的活动案例,分析组织者在活动策划、人员安排、激励成员等方面的做法。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比如,有的小组提到在一次校园歌唱比赛中,负责人积极鼓励大家报名,激发大家为荣誉而战,这像是一种领导行为;而在比赛当天负责场地布置、人员签到等细致安排的工作,更像是管理行为 。教师在旁适当引导,帮助学生将已有经验与本节课主题联系起来。

三、示证新知(15分钟)

理论讲解:利用PPT,通过图表、对比的方式,详细阐述领导和管理在定义、核心职能、侧重点等方面的区别。

定义方面:领导是一种影响群体、影响他人以达成组织目标的能力;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核心职能:领导的核心职能是确定方向、激励和鼓舞;管理的核心职能是计划、组织和控制。

侧重点:领导侧重于做正确的事,关注愿景、战略;管理侧重于正确地做事,关注流程、效率。

案例展示:结合校园案例和企业实际案例进行说明。例如,在校园创业大赛中,团队领导者提出了创新的项目理念,引导团队朝着独特的方向发展,这是领导行为;而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负责安排成员分工、把控进度的工作则是管理行为。企业案例中,苹果公司乔布斯确定产品创新的方向,引领行业潮流,这是领导;而公司日常的生产流程管理、供应链管理则属于管理范畴。

四、应用新知(12分钟)

案例分析:给出几个新的校园和职场案例,让学生分组分析案例中人物的行为哪些属于领导,哪些属于管理。

案例一:某大学学生会主席为了提升学生会在同学中的影响力,策划了一系列创新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前激励成员积极投入,这是领导行为;活动过程中安排成员负责不同板块,监督活动流程,这是管理行为。

案例二:一家初创公司的老板,为公司制定了远大的发展目标,吸引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才,这是领导;而制定日常的工作制度、财务预算等工作则是管理。小组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领导和管理区别的理解。

五、融会贯通(5 分钟)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重点内容,强调领导和管理虽然有所区别,但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往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引导思考:让学生思考在未来的职业生涯和个人发展中,如何将领导和管理的能力结合运用,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身边的领导和管理现象,加深对这一知识的理解。

五星教学原理,由于是从问题出发,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聚焦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当学生看到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时,他们就会更主动地去学习。这样学习效果也会大幅度的提升,因为知识只有在运用的过程中才会在大脑中产生神经元的链接,使知识在理解与运用之间形成了闭环,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