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9年随访揭示肺结节风险评估关键:磨玻璃结节未必先来后到,风险评估才是干预关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9年随访揭示肺结节风险评估关键:磨玻璃结节未必先来后到,风险评估才是干预关键

引用
MedSci-临床研究与学术平台
1.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319686291328

【导读】本文通过一个9年随访的肺结节病例,详细展示了多个肺结节的变化过程,并结合影像学特征进行了专业分析。文章强调了从风险角度考虑干预时机的重要性,为肺结节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病例背景

患者男性,59岁,于2015年6月29日体检时发现肺结节。以下是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CT检查结果:

  • 2015年6月29日:两上肺近胸膜下各见一枚薄结节,直径约5mm。
  • 2016年11月15日:右肺上叶及右肺下叶各见一淡薄结节影,较大者约7.2mm,与2015年6月29日片基本相仿。
  • 2018年6月6日:右肺上叶见一磨玻璃结节影,直径约7mm;右肺下叶胸膜下见小结节,直径约4mm;右肺下叶斜裂旁见囊状透亮影。
  • 2019年11月28日:右肺上叶磨玻璃结节直径约7mm,界欠清;右肺下叶胸膜下小结节直径约4mm;两肺另见数枚斑点灶,右肺为主;右肺下叶斜裂旁见囊状透亮影,两肺底少许条索影。
  • 2023年11月2日:两肺多发结节,部分呈淡薄磨玻璃密度,较大者位于右肺上叶及中叶,直径约9.5mm,为新发。
  • 2024年10月28日:右肺上叶及中叶结节直径约14mm,较前增大。
  • 2024年12月5日:两肺多发斑点、磨玻璃结节,最大者位于右肺中叶,长径14.1mm,CT值-795Hu。

影像学分析

2015年6月影像

  • 右上病灶A:磨玻璃密度,轮廓清,边缘毛糙,密度稍不均,无实性成分,血管贴边,间隙不明显。考虑原位癌可能性较大,不能完全除外微浸润性腺癌。
  • 右中叶:未见明显异常。
  • 右下叶近叶裂处囊腔灶(病灶C):感觉像肺大泡,但需关注随访。

2019年11月影像

  • 病灶A:无明显进展。
  • 右中叶:黄色箭头处似乎略有异常,但不确切。
  • 病灶C:无明显变化,仍考虑肺大泡可能性大。
  • 左上叶胸膜下出现病灶D:实性,边缘略显糊,密度过高,像良性。

2023年11月影像

  • 病灶A:8年未见明显变化。
  • 右中叶病灶B:明显增大,成为主要病灶,考虑原位癌可能性较大,不能除外微浸润性腺癌。
  • 病灶C:无明显变化,可随访。
  • 病灶D:实性小结节,边缘欠清楚,良性可能性大。

2024年12月影像


  • 病灶A:几乎无明显变化。
  • 病灶B:有细支气管通气征,微小血管穿行,与邻近血管无间隙。
  • 病灶C:无明显变化。
  • 病灶D:无明显变化,考虑良性。

病灶B不同层面影像




  • 微血管进入穿行并发出分支。
  • 与附近血管之间无间隙。
  • 表面不平有分叶。
  • 整体轮廓与边界清。
  • 部分边缘毛糙,灶内有少许偏实性成分。

专家意见

  1. 左肺胸膜下实性结节(绿色):有细长毛刺,紧贴胸膜,没有膨胀性,基部较宽,考虑是纤维增殖灶,良性。
  2. 磨玻璃密度结节(粉色):9年时间无显著变化,虽然有血管贴边,但整体轮廓清楚,考虑不典型增生或肺泡上皮增生,风险较小,可常规年度随访。
  3. 囊腔型病灶(蓝色):似乎有微小血管走向囊壁,但囊壁厚薄均匀,前后9年无明显变化,考虑是肺大泡,可常规年度复查。
  4. 主病灶(红色):2015年时无此结节,2024年与2023年对比病灶范围扩大,出现点状偏实性成分,考虑早期肺癌可能性大,可能是微浸润性腺癌。风险相对较高,建议单孔胸腔镜下手术切除,若暂不手术,需4-6个月复查薄层CT。

感悟与启示

  1. 粉色病灶长期随访的可行性说明了监测观察策略的合理性。
  2. 红色病灶后来居上说明了肺磨玻璃结节的发展不一定按先来后到的顺序,过度积极处理可能带来风险。
  3. 从风险角度考虑干预时机和采取更少肺组织切除的手术方式是合理的临床策略。
  4. 多发结节的处理需要相对保守,让时间检验主病灶。

结论

对于肺结节的处理,应从风险角度出发,避免过度诊疗,同时需要专门针对磨玻璃结节制定诊疗指南。监测观察、基于风险评估的干预时机选择、以及采用更少肺组织切除的手术方式,都是合理的策略选择。

本文原文来自梅斯医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