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端数据传输约定探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前后端数据传输约定探讨
引用
1
来源
1.
https://developer.jdcloud.com/article/3900
1 目的
稳定可靠,降本增效
前后端数据传输约定旨在提升系统稳定性、可靠性,降低线上线下bug率;并提升研发效率、降低沟通成本、降低延期率。是确保项目前端和后端开发顺利进行的重要规约之一,定义了前端与后端交互的规则和标准。
2 数据传输约定
2.1 数据向后端传递,及在前端流转
- 前端URL传参:原则上只允许传id参数,尽量不要在URL中传入中文参数及有关状态判断参数。
- 数据提交:明确表单数据类型,包括是否必填校验、multipart数据以及其他复杂类型数据。
- 参数规范:详细描述接口所需的参数,包括参数名称、类型、是否必填、默认值、示例等。
2.2 数据从后端返回到前端
- 正常数据格式:需定义单个数据、复杂数据、可能有的数据、无数据、分页数据、校验数据、特殊数据以及认证加密数据的格式。
- 异常数据格式:需包含异常状态码、异常名称、数据格式、错误类型码、异常发生位置以及异常描述,以便于前端正确处理和显示错误信息。
- 性能要求:接口的响应时间、并发处理能力、健壮性、稳定性、故障恢复、安全性等性能指标。
措施
- 脚手架统一,建项目等。
- 错误码标准:与http code对应建立统一标准的code码表示,标识错误码内容(规则,位数默认规则)和格式。
3 文档沟通规范
前后端服务接口应文档化,确保接口与文档先于前端开发,以便开发人员能够准确理解和使用接口。文档应包含接口地址、请求方式、请求参数、返回结果等详细信息;其中请求方式和返回结果需依据产品逻辑确定。
- RESTful API设计风格:这是一种基于HTTP协议的API设计风格,通过使用HTTP动词、URI和HTTP状态码来表示对资源的操作和请求结果,使接口设计更加简洁明了。
- URL规范:接口的URL结构,包括基础路径、接口名以及参数传递方式(如查询参数、表单数据、JSON格式的请求体等)。
- 接口版本控制:为了保证接口的兼容性和可维护性,必要时可对接口进行版本控制。可以在URI中加入版本号或使用请求参数来区分版本信息。
- 参数传递方式:明确参数的传递方式,包括GET、POST、PUT、DELETE等方式以及参数的格式(如JSON、表单等)。
- 返回结果格式:接口返回结果应使用统一的格式,包括状态码、错误信息、数据等。建议使用JSON格式,以方便表示复杂的数据结构。
措施
- 接口文档工具统一和推广:可确定选用Japi或藏经阁
4 架构设计和数据结构
4.1 前端规则
- 体验优先:尽可能优化用户体验操作步骤,满足产品要求,并及时提出交互建议。
- SDK版本维护:多个系统调用前端地址或sdk时,需做好版本维护,特殊场景最好固定特殊版本,严格控制通用版本的升级。
- 防抖节流:前端请求防抖策略,函数节流策略。
- 代码合并:代码合并至main分支时,务必保证自己的代码是基于main分支的最新提交拉取的代码(可以先从main再拉出个hotfix分支,先和并至hotfix分支后,再合并至main分支)。
措施
- 行云代码合并检测。
- 加版本号,严格版本管理。
4.2 架构方案设计
- 架构设计和代码实现解耦:架构设计根据产品逻辑设计系统功能的架构方案、数据传输交互、技术选型、逻辑方案;代码实现则主要侧重于具体程序编码、规范、具体数据处理。
- 前端逻辑扩展性:前端设计依据产品交互逻辑,需考虑交互逻辑扩展性;数据处理中需注意深拷贝问题。
- 后端接口易用性:后端设计可根据自身要求定制,但给到前端接口的数据结构需要依据产品业务逻辑。
- 前后端分离:提前约定数据结构,并按数据结构进行开发。
- 前端直接暴露公网的,要做好安全防范,防止XSS,CSRF等攻击,涉及数据隐私、传输、攻击的续作加密解密处理。后端接口则需做SSRF攻击防范。
措施
- 前后端耦合系统做分离(开发分离,发布分离)
- 重点类型规则:金额、时间等重点核心数据枚举类型。
4.3 数据结构设计
- 数据结构恒定性:前后端约定好的字段和类型不应轻易改动,若有改动需及时提前告知对方。
- 鲁棒边缘性设计:接口需考虑极端情况下的限定,定义必须清楚(如不同类型字段为空时,为null时,为无穷大时,为负时等)。
- 数据结构简洁:数据接口字段应遵循尽明确,尽简单,尽少量,尽少层,尽可能都用,可扩展。
- 数据类型一致性:前后端数据类型一致性。
- 【特别约定】:后端不能用int类型接受前端传值(int默认值为0);若用Int类型接收,则务必进行包装处理异常。
4.4 安全与健壮
- 前后端接口数据校验:重要数据传输(如费用资金等),后端须做接口兜底校验,同时前端需要做逻辑校验(甚至加解密机制);还包括三方接口使用的兜底处理和预警。
- 请求头约定:前后端应约定请求头,而不是只用系统默认(jdk不同版本接受数据的默认请求头可能不一样)。
- 接口一致性:同一功能的增加和修改等应尽量为同一接口;若否,则需说明理由。
- 日志记录:接口逻辑需要清晰必要的日志进行记录,方便查询。
- 接口防抖,幂等:必要时后端服务也需做防抖(如用户点错某一逻辑,又快速点击另一逻辑等)。
- 混沌实验:必要时,需要做混沌工程实验,演练最小化“爆炸半径”。
4.5 DSL规约
根据对DSL(Domain Specific Language)的使用情况,选择sdl规约的分级策略;即根据具体业务逻辑的复杂度来考虑遵循规约的量级。
- 对于只展示不修改类场景,前端可直接做好dsl存给服务端即可。如cdp的图状逻辑展示。
- 对于前后端都需要使用的dsl数据,尽可能把数据分成实体数据和展示数据两部分,前后端需共同维护实体数据;尤其单线流程场景。如领航者的流程编排。
- 对于前后端都需要用到的更复杂流程逻辑判断类的产品,则需要维护dsl的不同版本。如摹略的画布逻辑。
- 一套:前后端共同维护并解析使用同一套数据。两部分:数据最好能区分前端自用字段和前后端公用字段。
- 约定好前端自用字段增加的规则和限制(长度等)。
- 共同约定公用字段的增减规则(类型和层级等)。
- 更复杂场景里,可用不同版本,或协议版本;也可以只存1部分数据,前后端分别解析,维护不同版本。
{
code:'',或数字约定
data:{},
msg:''
}
5 实践方式
新项目迭代
对于新项目可直接根据具体需求依照本规范执行即可。执行过程中可根据需求的实际情况得到具体产品线的细则。
老项目升级
- 对于老项目,前后端需经过阶段性自查,尤其针对这些可能直接影响系统稳定性的核心条款,必须严格自查。
- 自查后,记录系统存在的相应隐患问题,再做出更新计划,最好在接下来的迭代中就能完成;必要时,也可按Q或H维度计划完成。
- 其他规约条款,尽可能的形成本系统的实际规范约定,前后端共同遵守,提高沟通效率,降低bug率。
6 总结
前后端数据传输约定是确保互联网产品顺畅运行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到数据的格式、传输方式、安全性等多个方面。本文主要探讨交互的具体环节。
总之,根据具体业务的不同,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我们还需要不断在实践中完善和改进这些规约,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
热门推荐
项目管理怎么克服困难
彩蔬炒面怎么做?15个步骤详解营养美味的家常菜
冰箱冷凝器怎么清洗
2025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刘家琨:在成都,书写建筑之诗
生熟有别,解锁普洱茶冲泡技巧!
影响公积金额度的因素都有哪些
公积金基数计算规则详解:上下限规定与实际案例解析
面试常问的26个问题及回答技巧
3死6伤!美国突发校园枪击案,枪手系17岁女性学生!拜登已听取事件汇报
牙外伤紧急处理与后续应对,看完这篇全知道!
三国时期东吴的宫廷内斗:二宫之争解析
笔记本DIY装机教程(教你如何根据需求和预算,自己动手定制笔记本电脑)
成交量和成交额反映了怎样的市场活跃度?这种活跃度如何影响股价趋势?
如何快速寻找团队合伙人
如何找来团队合伙人信息
养孩子不仅是经济挑战,还要心理调适!夫妻如何共同面对?
Logistic模型回归
卡罗拉双擎要不要充电
户外装备完全指南:从基本装备到知名品牌推荐
宝宝总拉肚子,这些食物快安排上!
与记忆的小偷斗智斗勇,老年性痴呆的药物治疗和管理
HR招聘渠道中的内部推荐机制怎么运作?
被打后报警处理流程及伤情鉴定指南
揭秘!黄忠与黄盖是否为同一人?
如何接取协作任务:一份全面的协作指南
临时工如何成功接取项目:实用技巧与经验分享
09年卫冕冠军绿军豪取62胜,为何最终不敌魔术?三巨头表现如何?
如何通过运动改善体态以提高颜值
肺炎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邮箱密码格式设置指南:保护您的账户安全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