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河北美术学院九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河北美术学院九题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76219108_100224837

河北美术学院是一所充满艺术气息的高等学府,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景观而闻名。学校占地面积7000余亩,分为南北两个校区,拥有近三万名学生。校园内融合了中西建筑特色,既有欧式城堡,也有充满民族风情的"鸡鸣城"和"文峰塔",还有众多的桥梁、亭子、雕像等人文景观,共同构成了这所被誉为"中国最美校园之一"的独特风貌。

一、河北美院的城堡

从河北美院的南门,也就是正门进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欧式城堡建筑群,连续四座错落有致的城堡都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在这些城堡建筑群中,类似欧洲教堂的红色圆顶,模仿伦敦大笨钟的钟楼,刺破蓝天的那些个尖顶,典雅的拱窗以及排列在特定位置上的人物雕像,都尽显古老欧洲的建筑特色。

城堡正面的开阔地被称为"帝国广场",在广场靠后的中间位置,铜制的黑色的九匹奔驰的骏马和欧洲神话中长着两个翅膀的女神雕像,以及广场两侧高高的方台上那两个骑着马、手持冷兵器的欧洲古代武士,更是引人注目。

城堡的后面是被称为"地中海"的很大的湖,挨着城堡这一侧的湖畔围栏上矗立着十几尊高大、精美石雕像,有男有女,似乎都是欧洲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一字形间隔排开,也很是吸引眼球。

在右侧湖与河的交汇处是一个高大气派的欧式楼桥,桥上有楼,楼下有桥。桥体内镶嵌有若干高大的古欧洲男人雕像,桥栏上则有数十个比较小的古欧洲女人雕像。宏大的楼桥壮观又美观。这个楼桥是四座城堡中的一个。

湖中央的小岛上矗立的风车和航标,也是一种欧洲元素。而位于帝国广场左侧、由蓝色玻璃拼成的金字塔,就是又一种风情了。

北校区的行政楼,以及相隔很近,遥遥相对的进出南校区和北校区的两个大门也是欧式风格,欧洲建筑的柱式特征非常鲜明。

人们经过新乐,一般都会看到河北美术学院的欧洲城堡,因为它特别高大显眼。主要是石家庄的人们来此参观的人越来越多,主要是冲着城堡来的。城堡还成了许多年轻人拍结婚照的外景地,也主要是冲着城堡来的。河北美术学院因城堡而出名,城堡也成为新乐市的一张名片。


二、河北美院的鸡鸣城

河北美术学院为什么有那么多欧洲元素呢?这与学校创始人甄忠义老先生的经历直接相关。改革开放早期,甄老先生曾以"流浪画家"的身份游历欧美诸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这么说,并不意味着甄老先生就是西化派,他毕竟是生长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他的文化根脉还是在中国。因而,他一手创立的美院,不仅有欧式城堡,也有充满民族风情的"鸡鸣城"和"文峰塔"以及其他民族文化元素。

从所谓"地中海"的南面向北面望去,与城堡隔湖相对的,前有"鸡鸣城",右有"文峰塔"。

鸡鸣城占地30余亩,仿明清形制,融合云贵民居、阁楼结构,按八卦方位布局,是一座典型的民族式建筑群。鸡鸣城进口和出口都是古式的城门,进口的门两侧伫立着两个手执兵器的古代武士,出口两侧坐落着两头雄狮。沿湖从高到低的一条长长的画廊特别的耀眼,中国红是其主色调。鸡鸣城里建有衙门、魁星楼、城隍庙、玉皇殿,以及古戏台、牌楼等等。在石板路两侧是林立的门店,用于绘画作品、书法作品、雕塑作品等的展售。这是一座体现古老文化的袖珍古城和文化遗产大观园,也是大学生创业孵化城。




三、河北美院的文峰塔

可能是当时挖湖的时候,把土堆到岸上,形成了也有几十米高的被称为"如意山"的山,上面就矗立着文峰塔。塔有多高?大概也是几十米吧,据说有17层楼那么高,以红为主色调的文峰塔非常壮观、漂亮,其重檐叠嶂为典型的中国古塔形制。塔下的山长满了树,郁郁葱葱,其中的松柏使如意山冬天仍然是绿色的。山的底座被挖空,成为河北美术学院博物馆,常年展出美术作品。

环湖的城堡、鸡鸣城、文峰塔,晴空下都倒映水中,交相辉映,到了晚上,这些标志性建筑全部华灯齐放,更是美轮美奂。

在老校区-北区,老庄祠是一个很大的荟萃了若干民族建筑的院落,其间的太清殿特别引人注目。与老庄祠相邻的图书馆是徽式建筑风格。学校东门是特别漂亮的彩色牌坊。此外,北区还有孔子纪念馆、关公纪念馆等建筑。

河北美术学院的建筑可谓中西合璧,中西文化相映生辉。




四、河北美院的桥

河北美院究竟有多少桥,我没有数过,如果包括建在平地上的旱桥,据说有二十来座。好像都没有名字,因为未见标有名字的桥。除了上面提到的十分壮观的西式楼桥,剩下的都可算是小桥。南校区架在河流上的桥,有欧式石桥,桥栏上有西式雕像。也有木桥,优美的坡状,不好说是西式还是中式。从北区穿过楼内人行天桥进入南区,再过学生生活区,有一座平地而起的白色、流线型、下通三个方向的旱桥,有点魔幻感。位于红色文化园旁和鸡鸣城外的两座类似的高高隆起的、具有我国江南水乡特色的拱桥,尽显曲线之美。水桥下流水潺潺,河两岸是茂密的树木和花草。北校区也有不大的湖和稍显小些的河,但桥却也不少,大概得有十来座,分散在若干的地方。北区的桥皆为中式风格,有坡度不大的拱桥,有平桥,桥下有半圆的桥洞,也有伸进水中的曲折迂回的断桥。

人们常说,一个校园里有湖或有河,就有灵气。河北美术学院是一座有灵气的大学校园,因为它有湖、有河。



五、河北美院的民俗文化长廊

在城堡左侧通往鸡鸣城的道路旁,有一处一百多米长的民俗文化长廊,其间有个拐弯,呈L形状。不仅有砖雕,还有木雕,好像是黄花梨的木雕穿插在灰色砖雕之中,雕有动物、植物和人物的砖雕或木雕,栩栩如生,显然是请高手制作的。其中,一些砖雕或木雕是有故事的,有中国古代动人的故事,如盘古开天坡地、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和女娲应天意繁衍后代、炎帝尝百草制医药、皇帝以德治天下等。还有描述婚丧嫁娶等民间习俗、近代抗战英雄等。

飞檐下的砖雕、木雕,黑黄相间的色彩,走在廊道里跨过一个又一个相对隔开的又是敞开的砖雕间,可谓一步一景,铺在地上的一处八卦太极大图则增添了砖雕长廊的神秘。所有这一切都是那么典雅、庄重与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在此又一次被彰显。

砖雕长廊是河北美院的又一个好去处。



六、河北美院的亭子

河北美院的亭子有欧式的,有中式的,大概有二十来座。要说漂亮,还得说中国的亭子。例如,南校区红色文化园边上有一座,鸡鸣城进口处有一座,鸡鸣城出口处还有一座,南校区老庄祠里面有一座,靠近体育场有一座,皆为中式亭子,金顶、彩绘、飞檐,真是漂亮。欧式的亭子比中式亭子要多,但保护的不够好。除南区楼桥下的那一座还好,其余主要集中在北区的多座欧式亭子,都显陈旧,顶部的铁皮锈迹斑斑,亭内的石桌、石凳,有的没有了,还有的也久为擦洗,很需要整一整。整好了,还是很美的。

无论怎样,一个校园内能有二十来座亭子,而且是中西式亭子兼有,也是很难得的。

亭台楼阁、湖河树草、中西建筑兼有的学校不多,河北美院却做到了,因而才被外界称为中国最美的校园之一。


七、河北美院的石头、磨盘与小火车

河北美院的大多数道路两旁都排列着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石头,还有一些大块的石头矗立于道旁或某一特定的位置上,有的石头上写了字,有的则没有字。如昆仑山、世界图腾园、饮马泉、鵞池等,都是写在大块石头上的文字。即使在草坪上也放置有石头,河道两侧堆放的石头更多。

在一些或曲或直的小道上铺着一个一个的磨盘,由磨盘铺成的小道颇有几何造型的味道。在主干道的两旁,还时不时的可以看到立着的硕大磨盘,有些还写了字,如大千路、白石路、海粟路等等。

无论磨盘小道还是立于路边的大磨盘,以及路边、草坪、河道两侧摆放的石头,都蕴含着中国乡土文化的味道,而这正是河北美院的底蕴之一。

因校园比较大,为了学生南北小区之间往返上课的便利,在南区城堡到北门之间开行了无轨"小火车",有蓝白相间的、红黄相间的、绿黄相间的各种颜色,很是漂亮,成为了河北美院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八、河北美院的雕像

雕像多也是河北美院的一大特色。

琳琅满目的西洋人雕像,集中在南校区欧式城堡和北校区欧式行政楼,以及南北相对的两个欧式大门上。西洋人雕像,有单体的,更多的则是附着在建筑物上。

红色文化园内的革命历史人物雕像,都是矗立于室外,是不依附于什么的单体雕塑。

北校区集中了中国文化名人塑像,如李白、苏轼、鲁迅、齐白石,还有图书馆门前的李大钊雕像,碑座上刻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名句。大成殿里有孔子和他的学生塑像,老庄祠里则有老子和庄子的塑像。上述雕像,有的是在室外,有的是在室内。

新乐是伏羲生活过的地方,地处新乐的美院当然不能没有这个中华民族远古祖先的痕迹。目前,雕塑院已经完成了伏羲雕像的制作,准备放在学校一个合适的位置上。

此外,校园里还有如武士、仙女等雕像。

雕像不仅有纪念意义,也有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作为文化殿堂的学校,有一些雕像是题中应有之义。




九、河北美院的红色文化园

甄忠义老先生不仅是一个学贯中西的画家,也是一位对红色文化有着深厚感情的老人。为了传承红色血脉,让师生接受红色文化熏陶,他在南校区专门辟出一块很大的地方建了一个红色文化园。来到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高矗立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全身大理石雕像,据说在全国高校是最高的,非常气派。翻过拱桥,左边一条小路的两侧竖立着中共一大代表的半身塑像,右边一条小路则有焦裕禄等人的雕像。穿过小路就来到一座两层四合院建筑,一层为红色文化展览馆,二层是党校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地。展览馆一侧矗立着青年毛泽东的巨幅半身大理石塑像,栩栩如生,也非常气派;另一侧则是若干座新乐抗战英雄群雕像。出了四合院,沿小路走到尽头就是湖边,水中停泊着仿造"一大"开会的红船,岸边的两块石头上分别刻着"红船"和"红船精神"。由该校外聘老师创作的"长征"组雕已经完成,据说很快入驻红色文化园。在不远处的山包上,听说还计划仿造一座延安宝塔。如果不过拱桥,在那条沿河路的两侧竖立着陈独秀、李大钊二人雕像,十大元帅群雕像,叶挺、赵尚志、白求恩、杨根思等人的雕像。像这样独立成型的、内容丰富的红色文化园,在全国高校可能独一无二。

河北美院外在的不足,除上面讲到的西式亭子问题外,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雕像打造的比较粗糙,不够逼真和精美,应该标注是何人物的雕像而没有标注,是需要改进或重塑的。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的雕像,建于露天的尚嫌少,更多地应该矗立在室外而不是在室内。红色文化园里的"红船"已经显旧并且不太像,应该重建,整个文化园的红色元素还不够,各种元素的布局尚不够科学,可以适当调整和增加。这些算是美中不足吧。



本文作者为河北美术学院教授徐长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