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孟津区:工厂化智慧育苗助力乡村好“春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孟津区:工厂化智慧育苗助力乡村好“春景”

引用
1
来源
1.
http://hnly.wenming.cn/xianqupindao/202502/t20250207_8813559.htm

春节期间,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送庄镇送庄社区瓜果蔬菜种植基地里,现代化的袖珍西瓜标准“工厂化”育苗温棚内一片繁忙景象。技术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育苗工作,通过智慧农业云监控平台实现自动放风、卷帘、浇水、测温等智能化管理。这种现代化育苗方式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还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

春节期间,正是袖珍西瓜的黄金育苗期。2月3日,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送庄镇送庄社区瓜果蔬菜种植基地里的一座现代化袖珍西瓜标准“工厂化”育苗温棚内,技术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育苗工作。

“我们的袖珍西瓜育苗采用嫁接的方式,主要是为了避免在田间产生重茬的障碍,西瓜连年种植的话,第一年种植的西瓜品质、产量都挺好,但是等到第二年的时候,有可能受地下积存病毒或者病害的影响,西瓜的产量和品质就可能会降低……”社区大棚瓜果蔬菜基地负责人郝红玲说。春节期间,在袖珍西瓜之乡的送庄镇,西瓜的育苗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以前大棚育苗全凭经验、靠感觉,靠的是在大棚、小棚间来回跑,查看棚内温度计、湿度计,忙得喘不过气来。现在通过智慧农业云监控平台,大棚可实现自动放风、卷帘、浇水、测温等,西瓜育苗实现全过程现代化监管与质量全程可追溯。”郝红玲说,这些都得益于智慧农业设施的实施,为大棚装上了“聪明管家”。

近年来,送庄社区积极引导果农把袖珍西瓜产业由大做强,加快由传统种植向“种苗育繁一体化”的现代产业模式转型,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靠嫁接育苗,不仅为当地西瓜种植户抢得市场先机,也给周边留守的居民带来了额外的就业机会。“我们在这里上班离家近,方便照顾家庭又能解决家里很多困难,工资也不低,上班又不累,太好了。”已经在这里工作三、四年的社区居民安红霞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西瓜育苗的背后展现的是农业种植技术的摸索创新,位于送庄镇的洛阳农发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瓜果育种的龙头企业,其“工厂化”育苗是以先进的育苗设施和设备装备种苗生产车间,将现代生物、环境调控、施肥灌溉及信息管理技术贯穿种苗生产过程,以现代化、企业化的模式组织生产和种苗经营,以实现种苗的规模化生产,增产增收。

在该公司分子生物实验室里,“西瓜大王”朱忠厚正在查看培育的新品种。他身着白大褂,手戴白手套,正从一米多高的恒温箱中,取出西瓜组培苗培养皿,仔细检查、记录着一个个秧苗的长势……从一颗小种子上裂变出来多个组胚苗芽,它们在培养基的器皿中生根、发芽、扩繁、移栽大棚,整个过程蕴藏着“黑科技”。这种“试验田+实验室”同步运行的模式,不仅能加快育种速度,还可让西瓜一茬接一茬种植,缩短西瓜罢市空档期,增加瓜农收益。

近年来,农发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与16个育种团队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把现代化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结合在一起,获得7项发明专利、26个品种权。去年培育的甜瓜育种新材料种植密度提高1倍,每亩可种植4000株;特优型袖珍西瓜新材料果肉中心含糖量达到17%。该公司创建的集约化种植模式在孟津全区每年应用规模达1.1万亩以上,在洛阳地区每年应用5万亩以上,全国累计应用面积370万亩。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洛阳市孟津区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种业振兴”为目标,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涌现出“西瓜大王”朱忠厚、“草莓西施”吕妙霞等一批优秀育种育苗创新人才。他们从新品种、新技术、新品质着手,先后培育出数十个西瓜、甜瓜、草莓、蔬菜等优质新品种,实现全区瓜果蔬菜优质育苗全覆盖。

截至目前,全区拥有标准大棚育苗“工厂”20多个,年育苗能力200多万株,助力群众走上致富路。袖珍瓜苗不仅满足本区种植户,还销往新安、洛宁、伊川等县及三门峡地区。

本文原文来自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