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瓷贴面,这些细节不可忽略!
做好瓷贴面,这些细节不可忽略!
全瓷贴面修复是一种新型的牙齿美容方法,通过粘结技术在保存活髓、少磨牙的情况下,对牙体表面缺损、着色牙等进行修复。本文将详细介绍全瓷贴面的制备流程和操作要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牙齿美容技术。
瓷贴面修复适应症
- 牙形态异常(如过小牙)
- 牙结构异常(如釉质发育不全)
- 牙色异常(如氟斑牙、四环素牙)
- 小面积缺损(如切端切角缺损)
- 牙间隙
- 过短牙加长
- 前牙邻面龋坏,破坏邻面接触点
- 轻度错位牙
瓷贴面修复禁忌症
- 咬合过紧
- 牙齿缺损过大,无足够粘接面
- 重度夜磨牙症
- 过大牙间隙
- 咬合异常,如深度前牙反颌
瓷贴面的优点
- 颜色和美容
- 耐久性和保护牙齿
- 功能性
- 强度
贴面制作流程
贴面修复前准备 > 牙体预备 > 排龈 > 印模 > 试戴,粘接 > 修整,抛光
1. 人物分析
对要求进行前牙贴面美学修复的患者,术前需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职业、人物性格、以及想达到的美学修复期望等。
2. 牙齿美学分析
3. 牙齿全面检查
对于患者的牙周情况,口腔卫生情况,咬合状态,牙体牙周黏膜等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全口洁治。X光片检查,检查口腔中要修复的基牙是否有病变,是否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4. 拍照
这是美学修复非常重要的一步,它记录了术前的绝大部分信息,比如颜色、形态、与对颌牙的关系等。也有助于修复前后的对比,便于修复效果的医患沟通,有利于患者对修复体的认可和接受。
5. 取原始模型进行分析与设计
在研究模型上研究患者余留牙情况、咬合情况、牙齿磨耗等。
6. 美学蜡型制作
美学蜡型制作可以通过改变牙冠的外形和高度等直观反应修复效果,医生可以和患者通过美学蜡型直观的效果,共同探讨设计方案是否符合患者要求,对于不满意的地方方便进行修改。
7. 制作硅橡胶导板
用美学蜡型制作硅胶导板检查可以检查牙体预备量是否符合美学修复的要求。
8. 制作诊断饰面(MOCK-UP)
9. 比色
瓷贴面预备
1. 瓷贴面预备的类型
- 开窗式:常用于无需修改冠长者。研究表明开窗式断裂强度最大
- 切端对接式:临床上用的最多的预备形式,可以改变切端的形态和半透明性。研究证明对接式所受拉应力和切应力都比较小。
- 切端覆盖式(包绕式):多用于牙冠切端有一定厚度者,如尖牙的贴面修复预备。
2. 牙体预备的要求
牙体预备通常从5个方面考虑:唇面、邻间区、龈端、切端和舌面。尽量在牙釉质层预备,如不能达到全部预备都在釉质层,至少边缘部分位于釉质层,最低要求切端或颌面粘接应该是釉质粘接。
3. 牙体预备车针
从左到右依次为:
- 球形金刚砂车针(蓝标,直径1.0mm,肩台初步定位)
- 唇面定深车针
- 唇面预备车针(蓝标或绿标圆头锥型车针,最大直径1.6mm)
- 唇面抛光车针(红标或圆标圆头锥型车针,型号与预备车针匹配)
- 邻接打开车针(最大直径1.2mm,初步打开与邻牙间隙,避免损伤邻牙)
- 肩台抛光用钨钢车针(圆头锥型,最大直径1.6mm,制备并抛光肩台成浅凹型)
牙体预备车针很多不同的厂家生产的成品套装系列,但是车针的选择不是一成不变的,常常需根据不同的牙体情况随时变通组合使用,但是不管选择什么样的车针,只要掌握牙体预备的规则,精准控制牙体预备量,掌握每根车针的设计原理,再配合医生的操作技术,才能将每个车针的使用效率达到最优化。
4. 牙体预备流程
① 唇面预备:
唇面磨除的量需依据所用贴面材料及牙齿的变色程度而定。常规制备:唇面预备应分为两个平面,即龈端1/31/2和切端1/22/3,龈端的标准预备量一般为0.30.5mm,切端一般是0.50.8mm。选择合适的金刚砂深度引导车针沿近中至远中方向切割牙体唇面,用红蓝铅笔在洞底做标记,将洞连接形成定位沟。将定深沟连接起来。但是注意颈部到切端分别是0.5mm、0.7mm和0.9mm逐渐加厚的。可借助导板确定磨除量的多少。
② 切缘预备:
瓷贴面的三种类型不同就是切端预备形态的不同:
- 开窗型:保持切端完整,沿切缘上缘制备出边缘;在切端的唇侧预备出有一个浅凹,深度0.5mm,高度1mm的边缘终止线;然后回切,去除倒凹。
- 对接型:将患牙切端均匀去除1.5mm;
- 包绕型:在对接型的基础上再于切端舌腭侧制备并形成0.5-1.0mm深的无角肩台。
瓷边缘不可置于咬合接触点上。
③ 邻面制备:
邻面制备视具体情况而定,有两种类型:
- 保持原有的邻接关系:邻面的外形线应该顺应牙齿的外形,止于距离接触点0.25mm处但不能预备过深。
- 以贴面恢复邻接关系(打开邻接注意保护邻牙):邻面存在间隙需要制作诊断蜡型,邻面边缘应延伸至舌侧。邻面预备自远中面开始预备。位于牙龈楔状隙处的边缘不能过浅。以免从近远中的方向能发现贴面与牙体的衔接部位。如果牙龈乳头已经退缩,或有三角间隙那么应该将边缘向舌侧延伸,打开接触点。
④ 龈缘制备:
龈端预备取决于剩余牙体组织颜色。通常瓷贴面的龈端边缘位齐龈处,牙齿颜色正常的情况预备00.25mm。如果颜色确实太深,出于美观要求那么龈端面应该平龈甚至位于龈下0.5mm。观察笑线的位置以及釉质的厚度。要考虑龋损、脱矿、磨损、现存的修复体,龈端应止于健康的牙体组织。中切牙龈缘形态非扇贝型,牙龈缘最高点偏远中。龈缘预备前必须先排龈,然后使用末端是圆形的精钢砂车针,车针位于龈缘冠方0.25mm,与牙颈部牙面平行,切割深度为0.30.5mm,从一侧牙龈乳头到另外一侧牙龈乳头磨除。
下颌切牙即使牙龈已经萎缩,也应该是龈端止于牙釉质,因为龈端如果位于牙本质,远期效果不理想。肩台一般预备成125135°的浅凹型肩台,宽度0.3mm0.5mm。
⑤ 修整三段预备面之间应形成光滑的过渡。使预各面之间的交角圆钝。最后精修抛光。
中等程度变色的牙齿通过贴面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严重变色的牙可能要磨除更多的牙体以达到美学效果。对于重叠的牙齿,建议先做正畸修复,否则在瓷贴面牙体预备时需要打开邻面接触区,以便更好的恢复接触区和修复邻间隙,避免黑三角。
⑥ 下颌切牙预备
下颌切牙切缘的对接线常常容易暴露,因此牙齿也常常磨短1mm,边缘设计对接型。
⑦ 双尖牙的预备
位于颌面的边缘因避开咬合接触区,预备面应该呈钝角,也就是短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