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云南大江大河流向国际:一条见多识广,一条千帆竞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云南大江大河流向国际:一条见多识广,一条千帆竞发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k.sina.com.cn/article_7711403183_1cba2acaf00101a3z6.html

近日,一系列重要峰会将在昆明举办,包括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八次领导人会议、伊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经济合作战略(ACMECS)峰会,以及第十一届柬老缅越(CLMV)峰会。这些峰会不仅聚焦于区域合作与发展,更映射出云南作为国际河流交汇之地的独特地位与深远影响。

在云南大地上,从最高点卡瓦格博峰到最低点元江与南溪河交汇处,南北距离约960km,海拔从6740米到76.4米,直降超过6600米。巨大的高差形成一个巨型阶梯,万千水流沿着这个巨型阶梯奔流而下,以无可阻挡的势能,劈山开路,在连绵的群山中,硬生生切削出一片中国最壮观的高山峡谷群,每一条都声名显赫,每一条都气吞山河。

金沙江—长江、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独龙江—伊洛瓦底江、南盘江—珠江和元江—红河,形成云南六大水系,六条浩浩荡荡的江河奔流而下,在云南完成了地球上最伟大的相聚,让云南成为一个河流奔涌的省份。

在云南境内,径流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002条,其中较大的有180条,河流总长14200多km,可开发利用的航道里程近9000km。它们集水面积遍布全省,呈帚状向西南、南、东南散开,最终分别注入太平洋和印度洋。“一山水流向两大洋”的美名就是这样来的。

六大水系中,除南盘江、元江源头在云南境内,其余均为过境河流,其中四大水系为国际河流。它们在云南相聚,也在云南完成最伟大的告别,一别几宽,各自在东南亚的大地上风雨灿烂。

澜沧江-湄公河:亚洲最见多识广的河流

这条一江通六国的“东方多瑙河”,长度排名世界第六,从青海省发源而来,在大理、保山、临沧,吸纳了洱海水和其他支流之后,身量变得巨大。从中国、缅甸、老挝三国的交界处进入中南半岛,一路蜿蜒曲折,不断向南,成为了半个中南半岛的母亲河。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总面积约81万km²,从源头至河口全长约4880km,干流总落差约5060m。在中国境内流域面积为16.44万km²,长2161km,天然落差4583m,出中国境后流域面积为64.80万km²,长为2719km,天然落差为477m。湄公河起自中缅243号碑,于越南胡志明市注入南海,长2750km,其上游谓“上湄公河”,长1984.6km;下游称“下湄公河”,长919.5km。

踏入老挝国土之后,湄公河自北向南穿越老挝全境,在老挝境内长1987km,流经13个省市,还分流出南塔河,南乌河,南俄河,南松河等百余条支流。并给老挝带来了最大的瀑布——孔瀑布,最大的水库——南娥河水库,以及无数农田的灌溉……

在老挝境内沿湄公河有20多个小型码头,运输总量占18%。上湄公河部分航道整治后,旱季能通行150吨级船只,雨季能通行300吨级船只,会晒以下仍未畅通。湄公河流域还是老挝水电开发的主要区域。老挝目前91个活跃的水电和煤电项目中水电站有78座,基本都是在湄公河上。位于老挝南部占巴塞省境内、巴色市东约150km的湄公河上的东萨宏水电站是目前全亚洲单装机容量最大、世界第二大的灯泡贯流式电站。截至上个月22日,总发电量突破100亿千瓦时。

电力出口已成为老挝经济的重要驱动力。根据老挝媒体的报道,电力对老挝GDP的贡献率超过10%,出口额的贡献率超过30%。主要出口目的地为泰国、越南、柬埔寨、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因为湄公河,老挝政府才有底气提出"水电富国"和成为"东南亚蓄电池"的宏伟目标。

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是湄公河的“心脏”、柬埔寨的“鱼仓”,它不仅是湄公河上的天然水库,调节着河流的洪枯,也贡献着柬埔寨60%的野生捕鱼量,直接与柬埔寨20%人口的生计相关。雨季湄公河河水上涨时,洞里萨湖面积扩大3-6倍,旱季湄公河水位下降,湖水回流湄公河,完成一年的循环,学者称之为“脉冲式生态系统”。今年5月30日,柬埔寨宣布开挖德崇扶南运河,希望打通湄公河在柬埔寨入海新航道,引发国际震动。这也能看出在航运方面,湄公河承载着柬埔寨人多大的期望。

湄公河在越南入海时有9个出海口,越南称之为九龙江,总长度2139km。湄公河三角洲总面积约4.4万平方千米,其中越南占68%,占其国土面积的12%,居住着越南全国19%的人口,生产着全国50%的稻谷、65%的水产品和70%的水果,承担着95%的稻谷和60%的水产品出口,是世界最高生产力的三角洲之一。靠着湄公河三角洲,越南撑起了一个璀璨的胡志明市。

湄公河落日

元江-红河:曾经大船三百,小船千艘,往来如蚁

红河发源于最近火爆非常的哀牢山,流入元江县境内始称“元江”。在云南省境内主干流长692km,流域面积7.9万km²。通过梳理文献记载,元江-红河上游历史上至少有49个古渡口,加上下游的蛮耗、新街、河口,云南段应有52个渡口。蛮耗以北为一段,主要是短途航渡,蛮耗以下至越南一段古称“糜泠水道”。1873年,法国商人堵布益从越南河内乘船溯红河而上抵达蛮耗,陆行至昆明,后来他采办云南铜锡矿产,从蛮耗装船,顺流而下一星期抵达河内,此为红河商业运输肇始。

受益于红河航运,作为码头和货物集散地的蛮耗和河口迅速崛起,而蒙自作为海关正关所在地,成为云南第一个约开口岸(依中外条约开埠的通商口岸)和近代化的肇始地,个旧则成为云南的矿业中心——“全滇之命脉”。

据当地人回忆,红河通航后,越南的安沛、老街成为货物的转运站,从河内开上来的火轮到那里卸货,改用木船运到云南蛮耗。航运的开通不仅奠定了蒙自成为云南最大通商口岸的地位,还带动了蛮耗、河口、新街等水陆码头的崛起,促进了元江干流和支流航运的发展,使云南的造船业和内河航运业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红河

蛮耗渡口创造了日吞吐货物数以万吨计,通航18.3万艘次,水夫109.8万人次的外贸大流通辉煌。同时,近代红河国际航运沟通了云南与北部湾的联系,为云南提供了一条稳定的国际贸易路线和一个稳定的出海口——越南海防。彼时,云南内河航运具有了完整意义上的“通江达海”内涵。

元江在冲出大山之后,彻底放开了手脚,在中南半岛上冲击出了一大块冲积扇,并且把从山区带来的矿物质、土壤慷慨地堆在了这块开阔地上,形成了越南最肥沃的农业区之一--红河三角洲,面积约1.5万km²。正因如此,红河对于越南北部的价值不可估量。这里是狭长的越南国最肥沃的农地之一,而且因为此处靠近中央王朝,文化先进,也就成了越南最先快速发展和开化的地区。今天的越南首都河内,就位于红河沿岸,而形成这座发达城市的资源基础,正是红河下游冲积扇上三角形的大片平原农田。

怒江-萨尔温江:地球上最浓缩的大河

怒江-萨尔温江是“亚洲水塔”青藏高原贡献的又一条大河,上游叫那曲河,全长3240km,中国部分2013km,云南段长650km。总流域面积32.5万km²,中国部分13.78万km²,云南省内流域面积3.35万km²。这应该是世界大河中流域面积最“瘦”的一条河流,流域面积实在和它国际长河地位一点都不匹配。要知道,与其长度接近的伏尔加河、印度河,流域面积均超过了100万km²。

如果这条江是一条龙,那它不但自身被两侧高山深谷挤压得“皮包骨”,而且无法蜿蜒腾挪,只能直戳戳地南下,几乎与子午线平行。入缅后,萨尔温江依次接纳了左岸的南定河、南卡江,右岸的南登河、邦河等支流。干流纵穿缅甸东部,深切掸邦高原及南北向纵列山谷,谷深流急,不利航行,缅甸人一般用来运送柚木。下游部分河段为缅、泰界河。在毛淡棉附近,分西、南两支入安达曼海的莫塔马湾。

萨尔温江

这条大河作为河的生涯,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缅甸,都一直保留着自由奔淌的野生状态。在航运、水电、冲积平原各方面表现都不亮眼。但也正因为原始,未被过多开发,还因立体气候,珍惜动植物成片成林,有“十里不同天,万物在一山”之说。

独龙江-伊洛瓦底江:每个国家都梦寐以求的大河

发源于西藏的吉太曲,流入云南后称独龙江,古称“大金沙江”“丽水”。独龙江与高黎贡山擦肩而过,在云南留下“西南最后的秘境”传说之后,向西流入缅甸克钦邦,与南塔迈河汇合后被称为恩梅开江,成为缅甸的母亲河——伊洛瓦底江的东源。大盈江、瑞丽江是伊洛瓦底江支流。

伊洛瓦底江是缅甸第一大河。其全长约为2715km,流域面积达43万km²,占缅甸国土总面积的60%左右。伊洛瓦底江流域是缅甸历史、文化与经济的中心地带。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梦寐以求的大河,水量充沛,物产丰富,交通便利。

伊洛瓦底江是缅甸的交通大动脉,干流自密支那以下1730km皆可通航。算上支流,其水系通航里程达到4600多km,约占全国内河航运总航程的71%,通航河段几乎覆盖半数国土。

伊洛瓦底江

得天独厚的条件让伊洛瓦底江在历史上就成为了缅甸文明的摇篮。缅甸历史上各王朝的都城,如蒲甘、卑谬、曼德勒等,基本都是沿着这条河流分布的。仰光,作为缅甸最大的城市,也位于伊洛瓦底江的入海口。汉代时的云南人可从这条江走水路,经过孟加拉湾进入印度经商。

从渔舟渡船到通江达海

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只有金沙江、红河、滇池、洱海等地有少量木质船航行,少量沿江民间渡口渡运。1975年,云南首次完成上海至水富船队大件运输。改革开放后,相继建成水富港、绥江港、景洪港、思茅港、大理港以及一大批库湖区航运基础设施,开展了澜沧江小(橄榄坝)南(得坝)段六级航道、思茅港至中老缅244界碑五级航道整治和湄公河航道排障,完成了全省500余道渡口设施改造,港口实现从无到有,航道条件不断改善,水路交通运输能力不断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大力实施水运“提级延伸”等重点工程,推动水路交通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2023年,全省航道里程达5188km,运输船舶971艘。“一出省(金沙江-长江)、一出境(澜沧江-湄公河)”和多库湖区水运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长江第一港水富港实现公路、铁路、水路“多式联运”,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实现集装箱运输零的突破,水路交通运输能力显著提升。

目前,全省累计完成水运固定资产投资106.04亿元,全省航道通航里程达5188.43km。在31个省区(市)中排名11位,其中界河航道439公里。重点内河港口12个、码头79座、泊位239个、渡口450道。2023年完成综合周转量8.5亿吨公里,其中,完成客运量615.6万人、货运量661.2万吨,客运周转量1亿人公里、货运周转量8.1亿吨公里。

人类文明与大江大河多具有天然的共生关系,江河两岸及其周边流域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为人类的长久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的滋养,而临水居住的人们长期积淀起来的浓厚文化最终也会反过来哺育江河,在自然景观之外孕育出深远厚重的人文底蕴。江河给予了人类生活所必需的“血液”,人类的文明进程也让江河拥有了可以直立的骨骼。云南的大江大河造就了中国与东南亚人民同饮一江水的情谊,也因此带来了天然的人文相亲。

目前,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已形成国际共识,以中国昆明为起点,以泛亚铁路网、亚洲公路网、国际陆港网为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网依托,以澜沧江一湄公河为纽带,以中越、中老、中老泰、中老柬、中缅经济走廊为支撑,串联伊洛瓦底江一湄南河一湄公河三河流域主要经济中心城市,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陆海经济带已经形成。未来,“两出省,三出境”水运通道建设还会继续推行,云南这个高原省份“饮马长江、挥师两洋、通江达海、八面来风”的水运蓝图也在徐徐展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