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是学围棋的黄金期
5-6岁是学围棋的黄金期
自从围棋进入高考题以来,这门「国粹」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
「想让孩子接触围棋,几岁开始学比较合适?」
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年龄太小,掌握不了学习要点;有的则顾虑孩子年龄太大,错过了最佳学习时期
一般来说,开启围棋学习的黄金时期是 5 – 6 岁,像柯洁、常昊、古力、时越这些知名的围棋国手,都是从 6 岁开始正式学棋。
那在 5 岁之前、6 岁之后接触围棋就不太合适了吗?当然不是!
相信很多家长让孩子学围棋,不是要他成为大师,而是为了培养计算、专注、耐心、布局、记忆、抗挫等能力。
其实从几岁开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根据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特点,使用对应的教育方法。
敲!黑!板!以下内容建议大家收藏起来随用随看哦~
一,3岁围棋可以作为图形玩具
3 岁左右的孩子,大脑正在快速发育,他们思维的基础是以图形为主。初涉及符号。
他们认知的图形是从玩具开始的,如圆形、长方形、三角形,也可以开始数 5 以内的数字。
这时家长可以让孩子用围棋棋子摆出各种形状,也可以让孩子数出棋子的数量。
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也许能够理解围棋中的气,但是对于更复杂的概念就比较难懂了,此时围棋只是黑白的、圆形的玩具。
二,4岁适合进行围棋启蒙
满 4 岁的孩子大多活蹦乱跳、精力充沛,对什么事情都跃跃欲试。
相比于之前,此时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都有所提高。
同时在这个时期,孩子的语言能力会快速发展,既能听懂老师的话,也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因此在孩子到了 4 岁后,可以开始进行围棋启蒙,了解一些基础的概念和规则,如「点」、「天元」、「猜先」、「气」、「提子」等等。
三,5-6岁是学棋的黄金期
5 – 6 岁是学习知识的黄金年龄,也是学习围棋的黄金时期。
此时孩子对图像、符号、语义的认知能力已经发展得相当不错,而且还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了解 10 以内的加减法及其意义。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围棋时,可以收获两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自主学习和换位思考。
在孩子完成一盘又一盘对局后,他会开始进行经验总结,然后再自主地去学习新的招数来变得更强。
在对弈时,他们还会开始考虑对手的下法,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完成换位思考。
在这个学围棋的黄金时期,家长需要做的是及时地给予孩子正向的反馈,多进行鼓励,树立起孩子的自信心。
四,7-8岁上学后要规律地学棋
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上小学,会接触到不同科目里丰富的知识,这个过程需要一些适应的时间。
此时下围棋对于孩子来说,会更有效地锻炼到孩子的专注力、记忆力和逻辑思维,对于学习会有帮助。
除了「智商」以外,学围棋还能提高孩子的「情商」,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
比如围棋的礼仪让孩子更有礼貌、更懂得尊重他人,围棋的成败则让孩子拥有更强的承受挫折能力。
针对 7 – 8 岁的孩子学围棋,家长应该给孩子制定一个有规律的学习计划,加强目标感。
五,9-10岁保持对围棋的兴趣
9 – 10 岁的孩子在小学已经算是中高年级了,学习和认知能力都更上一层楼,学围棋会更得心应手。
但是这个阶段孩子,表现出来的一个招牌特征是「特立独行」,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因此这个阶段下围棋,更讲求的是「喜好」二字。
家长可以给孩子找些旗鼓相当的对手,让孩子在势均力敌的对弈中获得快感和成就感,保持对围棋的兴趣。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要告诉家长们:学围棋还是要越早越好,因为围棋的训练开始得越早,孩子得到的益处就越多。这个益处不仅仅是指围棋的棋力,还有情商和智商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