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草原上的狂欢:蒙古族盛典“那达慕大会”怎么来的?有何历史渊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草原上的狂欢:蒙古族盛典“那达慕大会”怎么来的?有何历史渊源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68653158_121377475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传统盛会,集歌舞表演、狩猎比赛于一体,展现了浓郁的游牧民族特色。从历史文献到现代发展,本文将为您全面解析这一独特民俗活动的渊源与魅力。

历史那达慕

“那达慕”在蒙古语中意为“娱乐”或“游戏”,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祭祀活动,承载着收获的喜悦。最早关于那达慕活动的记载出现在维吾尔文文献中,公元1225年,成吉思汗在征服花剌子模后,在布哈苏其海举行盛大庆典,其中就有射箭比赛的记载。

13世纪,旅行家马可·波罗和蒙古文学巨著《格斯尔传》等都对那达慕盛况有所记载。其中,“英雄三艺”(骑马、摔跤、射箭)被规定为那达慕的固定内容,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蒙古族人民将“英雄三艺”视为生活和生产中的绝技,大多数蒙古人从小就开始练习这些技艺,并在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上展示。

在那达慕大会上的“英雄三艺”比赛中,会用鼓乐助威,给予表扬,鼓励选手。例如,轻巧的马头琴声悠扬,洁白无瑕的哈达闪闪发光,传统的英雄三艺比武接二连三继续进行,蒙古力士全队齐上阵,展现出非凡的技艺。

南北朝时期,《北史·高车传》就记录了北方游牧民族在草原上聚集的景象,其中提到的赛马、射箭、摔跤等活动在《辽史》和《金史》中也有相关记载。《辽史·太宗纪》记载了辽国贵族官僚百姓盛行角笛、击球、射箭等体育活动,角笛类似于摔跤,是辽代人非常喜爱的一项运动。

《蒙古风俗鉴》详细描述了那达慕大会的盛况,包括祭祀敖包、选马活动等。祭祀活动和招赦活动十分热闹红火,人们要赶上好几天的路程才能赶上赛马的招赦。这种祭祀敖包的活动自古就有,古人也很重视这种活动。

到清代,那达慕已发展成为政府定期举办的大型群众性娱乐活动。盟旗每年七、八月举行大型那达慕大会,除了体育比赛和文化娱乐活动外,还增加了集市贸易和物资交流活动。据记载,那达慕大会的集会每年按四个季节举行,分为处理诉讼和军事事务的议会,以及春秋两季的喜庆聚会。在喜庆聚会上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各努图克人要选拔较好的摔跤手参加摔跤比赛。

蒙古族小伙子的“三艺”

1. 蒙古族摔跤

蒙古族摔跤是蒙古族人民的一项传统体育和娱乐项目,蒙古语称“博克”,摔跤手称为“博克琴”。在传统的蒙古族摔跤比赛中,早期没有正式的场地,都是选择平坦的场地进行比赛。自清代以来,正式比赛的场地都是选定的,用黄沙、沙土铺成,盛大场合还铺一层毡。

摔跤手应露胸露臂佩戴“照得格”,下衣为肥壮的摔跤裤,脚穿蒙古靴或长马靴。颈盖上有标志中奖结果的彩色“竞嘎”字样,“精嘎”越多,获胜次数越多。摔跤手所穿的“招得格”,以及裤、皮靴,多饰有象征吉祥、富丽堂皇的金银饰物。

在正式比赛或表演中,摔跤手在摔跤歌曲的伴奏下,以舞狮或舞鹰的形式跳出赛场,绕赛场一圈,拍手向宾主敬礼,摔跤手也互相礼貌地问候。参赛选手不分体重、体型,不受时间、场地限制,均采用淘汰赛,以一落定胜负。获胜者是落在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的人,前三名为获奖者,并按照传统举行盛大的颁奖仪式。

“蒙古族摔跤历史悠久,早在12世纪就在蒙古族中非常流行。

2. 蒙古赛马

赛马是那达慕大会上最动人的节目,也是蒙古族男子的“三艺”之一。赛马运动的出现与蒙古族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蒙古人打猎、放牧离不开好马,行军打仗也少不了快马。因此,蒙古人从小就开始练习马术。

蒙古族赛马分为奔马和走马,前者是比赛速度,后者是对方稳健快速的步伐。参加赛马的人数不限,可以是几十人,也可以是上百人;没有年龄限制,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五六岁的少男少女。他们身着色彩艳丽的衣服,头上缠着红绿相间的绸缎,有的戴三棱帽,有的戴圆筒帽。

比赛开始前,车手们依次在起跑线上排队。赛令时,骑者鞭策马,你追我追。比赛结束后,举行颁奖仪式,为获奖选手颁奖、歌功颂德。

3. 蒙古射箭

射箭是蒙古男子“三艺”之一。射箭分为静射、骑射和远射。静态射击是指站立射击目标;骑射,射手骑马射箭,参赛者自带马弓箭。游戏规则是,射中目标的箭最多的一方获胜。

射箭起源于狩猎和军事活动。随着社会的稳定,它已成为一项全民体育比赛。每逢重大节日和盛事,男男女女都愿意拉弓射箭,争先恐后。射箭比赛分为立射、骑射,靶场有25步、50步、100步不等。比赛规则是三轮九箭,每个玩家每轮只能射三支箭,三轮中箭的数量决定胜负。

建国初期,内蒙古骑射文化习俗保存和传承最好的地区之一,就属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直到1965年,代代相传的弓箭手都活跃在巴林右旗的查干木仁和古里勒泰河流域。孩子们也喜欢在童年学习如何射箭,他们都是一代又一代的弓箭手,每个人都拥有祖传的绝技。

总结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每年公历七八月、农历六月,天空晴朗,天气晴朗,草原上水草丰美,牛羊肥美。大会期间,祭祀敖包、骑马、摔跤、射箭、写博客、马球、摩托车、武术、文艺演出、旅游、招商引资、科技信息传播、商贸资料交流等活动将举行。

那达慕大会规模有大有小,有的在苏木(乡级)、嘎查(村级)举行,有的由牧民个人出资举办。那达慕大会的会期一般为三、五、七天不等。每当举行那达慕大会时,热闹非凡。身着华丽服饰的草原牧民,拉着骆驼,骑着马,坐着勒勒车,从四面八方聚集在那达慕大会会场周围。自己的帐篷里,架起锅灶,宰羊,煮肉,煮奶茶。夜幕降临,牧民们在草地上生起火苗,随着悠扬的马头琴声,欢快地手舞足蹈,直到深夜。

人们总是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