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天葬之礼:退衣物、念真言,于一无所有中来,复一无所有中去
藏族天葬之礼:退衣物、念真言,于一无所有中来,复一无所有中去
在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区,天葬是一种独特的丧葬习俗。这种将遗体供秃鹫啄食的仪式,虽然在外人看来可能显得惊悚,但对藏民来说,却是对逝者最高的尊重。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天葬的历史渊源、仪式过程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去过西藏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个地方对逝者的安葬形式除了一般常见的土葬、水葬、火葬以外,在我国青海、西藏等地区还保留着一种最传统的丧葬礼仪:天葬。
这种天葬是传统藏族中最具代表性的葬礼,它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和传承,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那套庄重而肃穆的天葬仪式。
虽然在外人看来这样的天葬仪式既神秘又惊悚,但对藏民来说天葬是对逝者最高级别的尊重。天葬有一整套特殊的礼仪形式,它的复杂程度远比我们常见的那些葬礼都要繁琐得多。或许这是西藏人民对生命的最大理解,对生死的敬畏感才会产生这样的丧葬仪式。
其实只有了解天葬礼仪的历史和内涵,你才会明白天葬的真谛是什么。
天葬的意义
话说天葬也不是藏区唯一形式的葬礼,事实上藏族葬礼形式种类繁多,像是塔葬、火葬或是土葬都是存在的,但这天葬应该是其中最被具代表性也是最传奇的一种。
天葬又被称为鸟葬,它有个最大的特殊性是它不讲究古人入土为安的理念,而是让遗体被鸟类啄食干净而结束。这样的习俗恐怕是非藏区民众普遍都接受不了的规矩。所以当中原地区的人们第一次听闻天葬礼俗时都会感到无比震惊。
可事实上天葬已经在藏区有着千年的历史,也是藏族最为普遍的一种丧葬仪式。我们接受不了的最大原因可能还是认知上的偏差。天葬绝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在我们一般认知中,天葬似乎就是找一片寂静的空地,将逝者放在树上或是地面上供秃鹫叼食完毕。这样的礼俗方式多少在我们外人看来有些野蛮了,可实际上的天葬每一步都要按照严格程序来执行,其繁琐程度不亚于任何地区丧葬风俗。
想了解天葬就要先了解它的意义。大概率上它像极佛经中摩诃萨埵舍身饲虎、尸毗王割肉喂鹰等等的典故,而这些故事讲述便是佛祖用肉身布施生灵,造福人间的往事。
天葬的宗旨也由此而来:一个人能生而为人本身就是得到上天的恩惠,所以人活一世就应该抱着感恩的心态乐善好施。死后灵魂超度升天,而唯一留在人世的肉身则可以做最后一次的布施天下。
秉承着“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理论,肉身被秃鹫叼食完毕也好,是与泥土融为一体也罢,都是向人间最后一次告别,所以藏民选择了用这样的方式无影无踪的消失在人世间。
至于一直盘旋于天上的秃鹫,向来都是被藏民视作“空行母”,“空行母”译为上天的女神。能把自己肉身献给“空行母”食用,更是此生中最后能做的一大功德,所以很多老人家也愿意往生后进行这样的天葬。
在他们的观念里,天葬场景并不代表着血腥或是让人有生理不适反应,反倒是彰显着他们对于天地间生灵万物的宽厚敬意。
天葬的过程
但不管是什么样的葬礼形式都是肃穆悼念为主,天葬也不例外。如果要举行天葬的话,事前事后很多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整个流程都是需要高僧在场参与指导和引渡的。
由于天葬习俗与佛教学说脱不了关系,在藏区信仰的力量超乎想象。所以天葬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有高僧为逝者诵经超度,以便让他及早登顶极乐世界。
天葬的步骤一般来说就是等逝者往生之后,亲属会在第一时间找专人算出逝者因什么而死,死后遗体应该安放在什么位置、什么时候可以出殡、什么时候又可以投胎转世。
在藏民心中各人生死由天,一早都是上苍早就做好的既定安排。而如今亲属能做的就是按照上苍的指令,为其安排好后事。所以家属都会按照高僧算下日期,将逝者带往特定的天葬场地进行全套的天葬仪式。
而在等待天葬的同时,逝者还有很多严格处理规定要执行。比如要由跟逝者属相相合的人为死者脱去所有衣物,天葬时逝者便是用赤裸裸模样敬畏天地。这正是应了那句古语“于一无所有中来,复一无所有中去”。
此外逝者的身边还要远离各类的皮制品,否则他们下辈子可能会投胎成家畜,部分地区对逝者头部应该转到哪里摆放都有严格的规矩。
紧接着高僧会为他们施“颇瓦”法,念“度亡经”。意味让逝者离开肉体,然后指引他们去往天堂的方向。等逝者再次转入六道轮回后,下辈子可以继续投胎转世为人。遗体停放期间,逝者的生前亲属和好友均可前来吊唁,他们可以一起诵经祈祷亡魂。
到了出殡仪式则更加隆重了。家属需要将逝者以屈膝抱团捆好,接着在他的脖子上系上雪白的哈达,再用酥油和金银拌上糌粑,塞进他的嘴巴、耳朵和鼻孔里。用这些东西堵上七窍不仅有辟邪的作用,更是象征着一种寄魂的物件。
此后亲属会将逝者遗体裹上白布,送往最高的天葬祭台。在这里会有专门的天葬师接手逝者的遗体,他会将遗体摆放在石板上,并且在周围点燃混合了糌粑的松柏。
引燃的烟雾大量弥漫在空气中,而高僧和亲属在一旁不断地诵经便是整个天葬仪式中高潮的阶段,大家是怀着对生命敬畏以及对逝者的不舍来送走往生者。
与此同时,大量烟雾也会引来秃鹫的停留。不过它们此时还不会上前啄食尸体,因为天葬师还有个工作要做:为了方便逝者的遗体能更快被消耗完毕,天葬师会揭开裹尸布,用锋利的刀子在遗体上刻上几刀。
至于怎么刻,如何刻都会根据逝者死因或是生前身份有严格的区分。总之等天葬师分割完成后那些秃鹫才会上前啄食,仿佛它们也受过严格的训练一样。绝对不会破坏整套天葬仪式流程。
秃鹫吃完了肉,天葬师还会把剩下的骨头砸碎,拌在糌粑中继续喂给秃鹫吃完。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逝者遗体能被消灭干净,早日能通往天界。食用完毕秃鹫一哄而散,带着逝者的灵魂向着高空飞去。至此,一套完整的天葬仪式才算是告一段落。
不过这样的天葬完成之后,逝者家属还要为其继续在家修“七七超度”法,也就是每逢头七、四七、七七都要请僧人到家中诵经祈福。
这些规矩和一般中原地区的葬礼大同小异,唯一区别可能就在于接受天葬的逝者不会为其单独设陵墓,日后也不会有什么扫墓仪式。毕竟逝者已逝,也不必再为他在这世上留下任何东西了。等超度完成后才算是一个完整的天葬仪式结束。
小结:
由此可见天葬不管是规模,还是礼数都是极其庄重的存在。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葬礼习俗跟当地的人们的传统思想、信仰教义和民族文化都是息息相关。当然了天葬也是经历很多年的发展才会最终成为藏民最认可的丧葬形式。
其实,本身来说每个地区的语言、环境或是饮食结构不同,所以各地的风俗习惯也会差别很大。哪怕是中原地区,各地丧葬形式都有所不同,更别提是遥远的藏区了。
但不管是哪种形式的葬礼,无疑都是为了寄托人们的哀思。各种仪式和风俗都是表达着对逝者的尊重,希望逝者在死后也能有一个好归宿。
所以对于不同的丧葬仪式,或是其他风俗习惯我们可以觉得不习惯,但还是要理解为主,同时要给予最大的尊重为好。毕竟文化是多样的,各自敬重对方的文化才是文明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