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血压多少算正常?有哪些危害?如何应对?
老年人血压多少算正常?有哪些危害?如何应对?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问题成为许多老年人生活中常见的困扰。那么,老年人的血压究竟多少算正常?血压异常又会带来哪些危害?应该如何应对?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老人们常常一边摸着肚子说:“血压低,不舒服;血压高,也不舒服。”像坐过山车一样,时高时低,能让人心力交瘁。可是,血压到底高到什么程度才算“高”,低到什么程度才算“低”,让大家一头雾水。
更有趣的是,很多老年朋友把血压波动当成“老年正常现象”,其实,这背后可不是什么小事,搞不好还会悄悄地埋下大麻烦。
血压正常范围到底是多少?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硬性标准,因为它和个人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遗传基因等因素密切相关。
不过,通常来说,成年人血压的正常范围是120/80mmHg左右。简单地说,120就是收缩压,80是舒张压。这个范围基本适用于绝大多数成年人。
步入老年,身体机能大不如前,血压问题更是接踵而至。随着岁月流逝,动脉硬化不断加剧,血管弹性也逐渐降低,这些生理变化使得血压偏高在老年群体中愈发常见。如果血压高过了130/80mmHg,就该注意了。
别看数字是120和80,实际上,它背后是有很大奥秘的。收缩压,也就是大家说的“上压”,是指心脏收缩时,血液对动脉壁施加的压力。而舒张压,就是“下压”,反映的是心脏舒张时血管的恢复压力。
收缩压如果长期超过130mmHg,舒张压超过80mmHg,尤其是上压超过140mmHg,那就进入了“高血压”的范围了。
很多老年人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已经进入了“高血压”行列,以为只是小病小痛,没啥大不了。但问题是,持续的高血压其实在悄悄“侵蚀”着身体的各个部位。
高血压能让人的心脏、血管、肾脏、眼睛,甚至脑部都承受巨大的压力。最常见的就是脑卒中。有统计数据显示,长期高血压是中风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血压高时,动脉血管壁受到压力增大,容易产生破裂,血流不畅就可能导致中风,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而且,高血压还可能导致冠心病,让心脏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出现胸痛、心力衰竭等症状。大家要知道,血压持续高的时候,心脏为了供应血液得更加“努力”,久而久之,心脏肌肉增厚,变得疲劳,可能引发心衰,尤其是老年人,一旦心脏衰竭,后果很严重。
更糟糕的是,高血压也会增加肾脏病的风险。肾脏是过滤血液的重要器官,高血压会损伤肾脏的微血管,长期下来容易引起肾功能衰竭。许多老年人的高血压,都是导致肾脏病的“幕后黑手”。
虽然高血压的危害这么大,但不少人忽视了自己血压的波动,尤其是一些老人,习惯了“舒服就行”,所以有时候很难意识到血压不正常。比如说,血压偶尔会有点偏高,这时候该怎么办?医生建议:首先,保持冷静。偶尔一次的血压升高不算什么,但如果反复出现高血压症状,那可得认真对待。
很多老年人没做过血压监测,一直到出现高血压症状(如头晕、乏力、胸闷等)才意识到,已经晚了。
除了高血压,还有一个经常被忽视的问题,那就是“低血压”。低血压可不等于血压低了就舒服,相反,低血压也可能给老年人带来一系列麻烦。特别是很多老人,血压低得很,走几步就头晕眼花,甚至昏倒。
低血压的症状也不容小觑,它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让人反应迟钝、头晕、心慌,严重时可能出现晕厥。而且,长期低血压还可能影响器官的血液供应,导致肾脏、心脏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受损。
所以说,血压过低,问题也不小。尤其是老年人,低血压的发生率比年轻人要高,很多人没太在意,结果血液循环不好,身体各个部位都缺氧,最终得不偿失。
那到底怎么做才能应对血压问题呢?想要有效应对血压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况,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定期测量血压。老年朋友一定要记住,血压监测不是一次两次的事,而是要长期坚持。
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一次血压,最好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下,坐着、放松心情后再测量。通过这些数据,医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血压的变化,进而制定更合适的应对策略。如果发现血压长期偏高,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避免血压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除了定期测量血压,饮食调整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老年人来说,健康饮食就是控制血压的一个利器。减少盐分摄入,不仅能帮助控制血压,还有助于减轻心脏的负担。
过多的盐会让身体保持过多的水分,导致血压上升。减少含盐食品的摄入,比如腌制食品、速食品等,也有助于控制高血压。
此外,增加钾、镁、钙的摄入,也有助于血压稳定。老年人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菠菜、番茄,钙可以通过喝牛奶或者吃奶制品来补充,镁则可以通过坚果、豆类和全谷类食物来摄取。
运动也是控制血压的好方法,尤其是适量的有氧运动。步行、慢跑、游泳、骑车等运动可以帮助增强心脏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每周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运动一定要量力而行,避免剧烈运动带来反效果。
除了生活习惯上的调整,药物治疗也是高血压老年人的常规选择。药物控制血压的效果在很多情况下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在血压偏高,已经影响到健康的情况下。常见的降压药物有利尿剂、ACE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合适的药物。
记住,千万不要自己乱用药,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血压才能真正得到控制。
至于低血压,老年人应该注意定时进食,避免长时间空腹,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适量增加一些含盐食品来提高血容量,防止低血压引发晕厥。另外,低血压的患者,避免长时间站立,特别是老人,应当注意避免突然站起,防止血压骤降引起头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参考文献:
[1]汪芳.老年人血压降到多少合适[J].农村新技术,2020,(12):68.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 24(1): 24-56.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学组. 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2013版)[J]. 中国循环杂志, 2013, 28(10): 690-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