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内窥镜的操作使用方法与判定规则有哪些?
工业内窥镜的操作使用方法与判定规则有哪些?
工业内窥镜是一种用于检查机器设备内部的装置,因其工作原理普遍采用光学原理,能够清晰呈现管道、机器或设备的细节,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介绍工业内窥镜的操作使用方法与判定规则。
工业内窥镜操作使用方法
环境与设备准备:在使用工业内窥镜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了解被检测设备的待检测区域的位置,并在所述位置附近选择送入探头的探孔以及通路。同时,应根据检测通路以及被检区域的状况,选择适宜的探头和/或镜头,并确定安装到位。
开机检查:作为一种良好的工作习惯,建议您在开机后及时检查并确认设备照明正常、成像清晰、探头导向正常,然后再开始进入下面的检测环节。
送入探头:核心是“稳”和“准”,送入探头经常要穿过比较狭长的通道,通道的光滑状况也不同,这就要求动作要稳,避免探头因为与通道壁的磕碰剐蹭而损伤。
操作注意事项:不要使用力过猛,以免损坏镜头;避免与尖锐的金属、硬质表面等接触,以免刮伤镜头;在插入内窥镜时,不要使用过大的力量,以免造成卡滞。
正确控制探头:在检测过程中,应缓慢拨动摇杆控制探头转向,避免长时间处于最大弯曲角度,以免影响使用寿命。
维护与保养: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对探头、线缆等部件进行清洁,去除表面污渍和灰尘。对于镜头表面的污渍,应使用无尘布蘸取少许酒精轻轻擦拭。
判定规则
配置要求:根据被检测对象和检测要求,选用光学、光导纤维内窥镜时,基本配置一般有主机、探头、光源;采用视频内窥镜时,基本配置一般有主机、探头、光源、处理器、显示器。
安装调试:按操作说明书正确连接系统,检查无误后,通电进行各功能的检查、调试,应符合要求。
人员要求:内窥镜的使用应定岗、定员、专人操作,操作人员上岗前,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内窥镜的工作原理,并能熟练正确使用内窥镜,持证上岗。
环境及安全:内窥镜应放置在相对固定的场地,应尽量减少搬运、运输次数。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操作使用过程中,不得磕、碰或撞击探头。
检测范围:按图样、技术文件要求或工序需要,对被检产品进行以下检查(或)尺寸测量,包括内腔检查、焊缝表面缺陷检查、装配检查、状态检查以及多余物检查。
通过上述的工业内窥镜操作使用方法与判定规则,可以确保工业内窥镜的安全有效使用,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