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酒的四大工艺——坤沙、碎沙、翻沙、窜沙,你都知道吗?
酱酒的四大工艺——坤沙、碎沙、翻沙、窜沙,你都知道吗?
酱香型白酒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卓越的品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白酒的重要代表之一。酒体醇厚饱满、香气浓郁、风味独特、令人回味无穷。而这正是要归功于背后的酿造工艺。酱酒的四大工艺包括坤沙工艺、碎沙工艺、翻沙工艺、窜沙工艺。本文将会为大家具体介绍酱酒的四大工艺。
坤沙工艺
使用完整颗粒的红缨子高粱进行酿制、工艺复杂、酒质最好,但出酒低,酿造成本高。坤沙工艺就是正常的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12987工艺。
碎沙工艺
将高粱打碎后酿制,打糟取酒,放入窖池发酵30天后取酒,反复循环,直至取酒6次工艺相对简单,发酵速度快,出酒率高,但酒质一般。
翻沙工艺
用坤沙工艺中丢弃的酒糟再加入新高粱和新曲药后酿出的酒,酒质较差。按照正常酿造流程进行,生产周期短,出酒量高。
窜沙工艺
用坤沙酒第九次蒸煮之后丢弃的酒糟加入食用酒精蒸馏后的产品,使酒精带有酱香味,其实已经称不上是纯粮酒了,酒质最差。
为什么说坤沙工艺的酒最为优质?
原料要求高
坤沙酒采用粒小、皮薄、颗粒饱满、支链淀粉含量较高的红缨子高粱为原料,且高粱的破碎率不高于20%,有利于多轮次翻烤。
生产周期长
坤沙酒严格按照“12987”传统工艺酿制,整个生产周期长达一年,期间需经过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再经过3年以上贮存陈酿。
工艺复杂
坤沙酒的酿制过程需要经过多次投料、蒸煮、发酵和取酒,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窖藏和勾调,工艺繁琐复杂。
口感和品质好
坤沙酒具有酱香浓郁、酒体醇厚、风味协调、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特点,饮之柔和细腻、香醇回甜,饮后不头疼、不伤胃、不上头。
对人体刺激小
坤沙酒在蒸馏时接酒温度高达40度以上,比其他酒接酒的温度高出近一倍,有效地挥发了有害人体的物质。而且,优质酱酒在出厂前还经过3年以上的贮存,酒体中保留的挥发物质更少,对人体的刺激性小,更利于身体健康。
坤沙工艺在原料选择、生产周期酿造工艺、口感和品质、对人体的影响等方面表现出色,才使得坤沙工艺酿造得分酒最为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