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武昌法院创新执行机制,高效维护劳动者权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武昌法院创新执行机制,高效维护劳动者权益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697381

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法院自2022年首创劳动争议纠纷执行案件专项团队以来,针对各类涉劳动争议纠纷执行案件开设“绿色通道”,切实加大执行力度,提升工作效能。2024年1月至今,累计受理劳动争议纠纷执行案件535件,结案474件,全部执行到位288件,执行完毕率达60.76%,执行完毕数量较去年翻一番,执行完毕率同比增长17个百分点。

更集约,高效“量产”执行完毕案件

每一件劳动争议案件的执行都牵系着劳动者辛苦耕耘的“血汗钱”,效率是实现实体公平正义的第一要义。专项团队仅三名工作人员,是如何做到平均每日能够执行完毕1.18件?

“我们对2022年至今所有收案涉及的公司进行了统计归纳,调取企业信用信息、公司账户信息、公司经营地址注册地址信息等相关信息登记备查。新收执行案件后,通过数据平台比对,针对不同类型公司开展有针对性的执行措施,确保案件一开始就进入‘极速车道’办理。”

分类施策才能精准出击。针对仍在正常经营的公司,迅速采取送达预处罚通知书、冻结公司银行账户、对法人限制消费等强制执行措施,引导公司主动履行;针对已停业、搬离的公司,梳理公司住所地,分区域、集中摸排,确保现场调查工作高效精准;针对经营存在实际困难,资不抵债的公司,积极组织双方沟通调解,制定长期还款方案。

更便利,科技赋能服务再向前

——“你好,我们是武昌区法院执行局的工作人员,你与某科技公司劳动争议纠纷的执行案件,我们经过多轮网络查控和现场调查发现,公司并无可供执行的财产,目前无法执行到位。但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你可以申请追加公司的股东作为被执行人,是否需要?”

——“我不懂这些规定,本来因为这个纠纷辛苦多年的工资都没拿到,也没有钱请律师,不知道怎么办理啊。”

——“不用担心,我们院设立了劳动争议案件执行专项团队,为劳动者索要劳动报酬案件的追加流程提供便捷通道。麻烦你添加我们的工作微信号,在置顶信息中可以查阅到追加案件的具体办理流程。如果有任何问题,也可以通过电话联系我们咨询。”

——“好的,我看了下你们发布的内容,真是简单明了,实在太好了,感谢法院提供这样的便捷方式,虽然不一定能执行到位,但至少能多一些希望也是好的。”

针对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许多涉案公司符合法律规定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的条件。在常规执行案件办理过程中,申请人需要提交追加被执行人申请、工商档案材料等材料启动执行异议程序。但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的申请人往往缺乏相应法律知识储备,也未聘请律师代理,同时申请人多忙于本职工作,没有精力来回奔波。

为解决这些痛点,专项团队创新工作机制,采取通过工作微信号链接申请人的方式,制作模块化流程图推送给申请人。同时灵活采用微信、邮件、电话、短信相结合的方式受理追加类异议案件。

今年已累计通过上述方式移送追加类异议案件45件,其中部分案件在异议案件受理通知书送达到公司股东时,被执行人即主动履行,涉异议案件执行完毕率达63%。

除了使用微信工作号作为沟通桥梁,团队成员还充分利用智能电话留言系统、智慧执行app等科技手段,使得执行干警外出执行时也不担心错过当事人的电话和重要线索。

心怀“如我在执”的办案理念,执行干警不断主动延伸服务触角,通过科技赋能,使执行工作变得更加透明和便捷,拉近与当事人的距离,从解决当事人急难愁盼的问题出发,切实提升司法服务水平。

更强力,严惩拒执行为保民生

某科技公司与3名劳动者执行案件中,武昌法院依法对该公司法定代表人董某甲作出限制高消费决定。董某甲在发现出行受到影响后向法院反映其公司法定代表人已变更,要求法院取消对其的限制高消费决定,变更为对现任法定代表人采取限制措施。经核实该公司法人变更情况,执行干警发现变更发生在某科技公司涉及劳动争议案件诉讼阶段,且变更后的法定代表人董某乙年逾七旬,系与董某甲有亲属关系。经进一步向申请人核实情况后发现,董某甲仍然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主管公司经营活动,日常经营需要的资金均通过其个人账户支取,对其实施限制高消费的强制措施符合相关法律规定。针对董某甲逃避执行的行为,执行干警雷霆出击,前往某科技公司办公地点对其实施拘传。

“是我们公司欠的钱,又不是我个人欠债,你们凭什么带我走?”董某甲气焰嚣张地振振有词。

“诉讼期间将法人变更为明显与公司经营毫无关联的家属,属于拒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的行为,现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决定对你拘留十五日。”

执行干警对董某甲宣布拘留决定书后,董某甲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立刻向法院承认错误、具结悔过,并主动拨通三名申请人的电话协商还款方案。最终,经过执行干警主持调解,双方就总金额30余万元的劳动报酬达成和解协议,当日履行完毕20余万元。法院考虑董某甲的悔过态度和积极和解履行的行为,决定提前对其解除拘留措施。

今年以来,专项团队对拒执行为保持高压态势,累计对20余案件涉及的7名公司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实施拘留措施,对近200件案件的被执行人予以限制高消费,通过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执行完毕、达成和解协议案件326件,执行到位金额1800余万元。

更多元,执破融合助力破解僵局

“请问是武昌法院执行局吗?我公司有几个案子在你们那里,最近说要跟我们走破产程序,我们近期会有回款,我想主动履行债务,能不能不要让公司破产。”

某科技公司去年因业务调整、疫情等原因拖欠大量员工工资,劳动者通过诉讼途径取得生效判决后陆续于今年向武昌法院申请执行。涉及17起执行案件,标的额共计30余万元。执行干警受理案件后依法向被执行人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法律文书,督促被执行人尽快履行,并对被执行人采取了限制高消费措施,后续通过查询被执行人财产发现无财产可供执行,执行工作陷入僵局。通过向部分申请人释明“执转破”制度优势后,申请人金某向武昌法院递交执转破申请。某科技公司破产案件受理后,收到听证通知书的公司实际控制人突然现身,急匆匆要求法院停止破产程序,承诺期限内偿还全部欠付工资。

“执转破”程序如何能产生倒逼被执行人还款的效果?原来该公司修改了办公地点、利用个人账户作为公账支出逃避执行,本以为可以将十几名劳动者工资债务束之高阁,结果公司客户在网上查询到公司破产案件立案信息,为防范风险准备终止合作。公司法人才急匆匆致电法院,向法院提交了公司承接业务的合同、发票等证据材料,证实公司近期将会有回款,承诺全部用于偿还涉及的执行案件,请求法院停止破产程序。

与之类似的,在余某申请某网络教育培训公司破产案件、张某某申请某教育公司破产案件中,被执行人也同样在收到移送破产决定书后主动找到执行法官要求主动履行。截至6月,上述涉案的30余起执行案件已全部执行完毕。

据悉,武昌法院执行局今年共计移送破产案件17件,涉及执行案件132起,其中5家公司在破产审查阶段主动要求清偿债务,执行完毕案件共46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