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三湘四水和湖湘文化企业家
湖南:三湘四水和湖湘文化企业家
湖南,这片被誉为“三湘四水”的土地,不仅孕育了独特的湖湘文化,更培养了一批批杰出的企业家。从太平天国时期的湘军崛起,到近代新式学堂的建立,再到粤汉铁路的开通,湖南的历史发展与湖湘文化精神紧密相连。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湖南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以及湖湘文化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
“三湘四水”
湖南过去与湖北同属湖广省,属于楚国的范畴。清朝为了便于统治,将洞庭湖和长江南北分开。湖南的地形宛如一个面向洞庭湖的开口簸箕,三面环山。
湖南的水系被称为“三湘四水”。“四水”,即湘、资、沅、澧四条河流。
太平天国和湘军崛起
清朝绿营军已无战斗军力可用,曾国藩为代表的湘军通过针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胜利,为湘系势力获得话语权,并通过战争湘军解散后获得了资金。教育大为改善,读书毕竟很费钱。
没有湘军的胜利,就没有后续的粤汉铁路。
新式学堂
甲午战争湘军和淮军的失败,使得湖南人急迫地想改变传统教育的落后面貌,时务学堂应运而生。
湖南大学的前身时务学堂
1917年毛泽东就读湖南第一师范
教会学校 雅礼学堂(The Yale College In China)
2012年拍摄的中南大学草坪
目前著名的学校有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大、中南湘雅。
粤汉铁路:从清朝修建到民国的铁路,使得南北通道湖南胜出
原先的粤汉铁路,选择传统的陆路通道江西。
秦直道从江西而过
历史上的南北通道,主要靠过梅岭、赣水、进入鄱阳湖进入长江和京杭水系。所以才有唐朝王勃去越南交趾看望父亲才会路过南昌留下滕王阁序,这条水路直道清朝安南朝贡依然是主要干道。
而谭嗣同、张之洞力主从湖南而过,从而改变了湖南和江西的命运。当然太平天国主战场的江西、安徽和南京、苏州一代也是损失惨重。
当时为了筹措资金,发行的粤汉铁路股票
1936年10月15日粤汉铁路全线接通通车,全长1094公里,10月16日首次通行直达车。
粤汉铁路从株洲跨越湘江,而设在株洲的粤汉铁路株洲总机厂,后来演化成中车株洲基地。
题外话:当时的粤汉铁路和川汉铁路的理念是非常先进的,都是通过股票筹措款项。当川汉铁路被列强要求收回国有,四川人民义愤填膺,清廷调动武昌兵力去镇压四川保路运动,使得武昌起义得以顺利。
湘黔铁路和三线建设
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工程跟三线建设有重要关系。湘西兵器工业基地获得了国防工业的一些发展机会。
湘黔铁路是中国一条从湖南株洲通往贵州贵阳的铁路,于1937年动工,1972年建成,全长905公里。也是三线建设的成果。
第一机械工业部建筑机械研究所
1956年,始建于北京的建筑工程部机械施工总局设计室诞生,1960年改名为建筑工程部建筑机械金属结构研究设计院,结束了我国没有工程机械研发机构的历史,也由此拉开了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全国性规划的发展序幕。1969年研究院所迁至湖南常德,1978年划归国家建委,迁至长沙,改名为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
长沙建机院办公大楼
长沙建机院的图纸后来就演化成湖南的中联重工和三一为代表的工程工程机械企业。(三一已经迁移到北京)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也是湖南特色,主要是芒果台和马栏山基地。
2015年调研快乐购
2015年去快乐购调研,当时我脑子还在算,这个行业应该空间比较小,电视机开放的时间是有限的,单位广告 * 播放时间 * 成交量,应该是一个有天花板的行业,后来很快被电商取代,被芒果超媒借壳了。
改革开放后三线企业竞争力下降湖南人走向沿海
深圳已经变成湖南人的第二故乡。深圳的汇川、迈瑞、深信服、思摩尔创始人都是湖南籍企业家。以及中南大学毕业的王传福。
湖南央企
湖南地方国资委企业
湖南民企和公众企业
总结:传统优势来自于铁路、军工和工程机械。央企主要是湖南株洲的时代电气、工程机械的铁建重工等,地方国资委主要是银行、钢铁、传媒、食盐等专营企业。民企和公众公司主要是工程机械的中联和三一,以及一些医药和新材料企业。
在外打拼的湖南籍企业家创造出比在湖南更大的成绩。就跟湖南的地形一样,四水向着长江流去,顺着粤汉铁路去广州和深圳,就跟曾国藩和左宗棠一样,全靠拳头打出来的,在新世界发挥“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坚韧不拔”的湖湘文化精神。
本文原文来自雪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