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35岁,为何是晋升领导的最后年龄门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35岁,为何是晋升领导的最后年龄门槛?

引用
1
来源
1.
https://news.mbalib.com/story/257113

在职场中,35岁常常被视为晋升领导的最后年龄门槛。这个观点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逻辑和现实考量?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一现象,并为35岁以上的职场人士提供实用的建议。

35岁的年龄门槛确实存在

在多数企业的晋升体系中,对首次提拔的管理者,年轻化和潜力评估是两大关键因素。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年轻领导更具活力和创新精神,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挑战。

他们认为,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年轻的领导者更能够迅速适应并引导团队应对变革。

而35岁的人,无论是基于社会的习惯认知,还是发展心理学的专业划分中,都不再被算作年轻人。

确实,与更年轻的人相比,35岁的人在身体、认知和家庭羁绊上的确有一些劣势。

  1. 身体机能开始下滑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机能开始逐渐退化。

视力、听力等感官功能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敏锐,基础代谢率下降,肌肉力量与骨质密度也随之减少。

这些生理上的退化,使得35岁及以上的人,难以再像过去那样轻松应对长时间的工作与熬夜。

此外,各种慢性疾病的风险也开始上升,如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等。

即便是身体素质出众的运动员,如乔丹、勒布朗·詹姆斯、贝克汉姆等,过了35岁后也难以再现年轻时的巅峰状态。

他们的职业生涯也不得不步入下坡路,为新一代运动员让路。

  1. 认知能力的部分衰退

与年轻时期相比,35岁及以上的人群在信息处理速度、认知灵活性以及记忆力方面都会表现出一定的衰退。

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变慢,适应新环境和学习新事物的能力也不如从前。

特别是短期记忆和工作记忆,可能会受到更为明显的影响。

  1. 家庭牵绊的逐渐增多

35岁及以上的人,家庭责任开始逐渐加重。

既要花时间照顾老人、带老人看病;又要腾出时间教育、陪伴小孩。

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全身心地投入在工作中。

35岁并不代表一个人开始不行了

但其实,这些企业的认知和做法是有偏差的。

35岁及以上的人,并不是全面在走下坡路。

相反,他们是有一些独特的优势的。

比如,相较于更年轻的人,他们有下面三个优势:

  1. 智慧的增长

35岁及以上的人,积累了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这使得他们能更好地理解问题,并更快地找到解决方案。

  1. 洞察力的增强

35岁及以上的人,对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

他们能够更好地洞察事物的本质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 资源的积累

在人际关系与资金积累方面,35岁及以上的人群通常拥有更为丰富的资源。

这使得他们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能够调动更多的资源与支持,并展现出更为长远的思维与规划能力。

而且,哪怕在认知能力上,有些35岁以上的人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在逐渐往巅峰攀登。

根据发展生理学的研究,35岁的人在推理、空间定向和词汇方面都表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

特别是对于那些喜欢追求认知复杂度较高职业和活动的人群来说,这种上升趋势可能更为明显。

这个研究成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找到许多例证。

一些到了60、70岁仍在经营企业、管理国家的人,依然思维敏捷,看起来精神抖擞。

如何跨越35岁的年龄门槛

尽管有发展心理学多年科学研究成果的支持,但企业能够改变偏见,我们个体依然难以控制。

然而,作为个体,我们完全可以靠自己迈过35岁的年龄门槛。

只要你做好下面两点,别说35岁,就是到65岁,也一样在职场上很有竞争力。

  1. 构建并强化时间壁垒的优势

所谓时间壁垒,就是通过长时间的投入和积累,所形成的难以被模仿和超越的竞争优势。

在职场中,这可以表现为独特的人脉资源、专业技能或深刻的行业见解等。

通过长期的人际交往、工作实践和经验积累,你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与资源。

别人不管多聪明、资本多雄厚,也都必须经历同样漫长的时间沉淀,才有可能与你站在同一竞争高度。

这些优势不仅难以被替代,而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发凸显其价值。

  1. 多做认知复杂度高的思考和活动

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积极参与认知复杂度较高的活动与思考有助于保持大脑的活力与敏锐度。

因此,你应该比年轻时的你更加注重思维训练,更主动去思考与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

这些做法都有助于保持你大脑的年轻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