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何走出焦虑症?焦虑症发作与自我治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何走出焦虑症?焦虑症发作与自我治疗

引用
1
来源
1.
https://goodmood.com.tw/ways-to-reduce-anxiety/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焦虑已成为许多人面临的常见问题。从工作压力到人际关系,各种生活挑战都可能引发焦虑情绪。本文将深入探讨焦虑症的各个方面,包括其定义、发病原因、预防方法以及有效的自我治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心理健康问题。

焦虑症是什么

焦虑可以是一把双刃剑。"焦虑"是面对压力的正常反应,它可以警示我们注意危险,帮助我们做好准备并保持警觉。另一方面,焦虑也是一种心理健康疾病,我们称之为"焦虑症"(anxiety disorder)。

通常会表现出过度焦虑和担忧的状态,可能会影响个人生活,包括日常社交、工作和学业。焦虑症通常会带来一系列生理、情绪和认知上的不适,这些症状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影响焦虑症患者的身心健康。

此外,焦虑症的发作时间也难以预测,对患者来说也是极大的煎熬和痛苦。然而,焦虑症是可以治疗的,许多心理疗法可以帮助大多数焦虑症患者回归正常的生活。


适当焦虑可以帮助面对挑战,过度焦虑则会影响身心状况

焦虑症发作原因

焦虑症发作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就像其他心理疾病一样。但学者目前尚未确知焦虑症的确切成因,以下是6大可能的促成因素:

生理因素

包括某些身体状况、基因、疾病或药物的副作用等因素。例如,甲状腺功能异常、低血糖、心脏病等,这些生理因素可能会引发焦虑症发作。

心理因素

负面情绪、自卑感、压抑等心理因素,或是其他心理健康状态,如: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会增加焦虑感,进而引发焦虑症的发作。

环境因素

生活压力、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环境因素可能是焦虑症发作的一个重要触发因素,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中可能使人更容易产生焦虑症状。

遗传

遗传也被认为是焦虑症的重要因素之一。焦虑症在家族中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就像眼睛颜色、身高高矮一样,人们可能会从父母那里继承焦虑症的特质。

药物或物质滥用

某些药物或物质的使用,如药物或酒精的滥用或戒断,可能会导致焦虑症状的加剧或发作。

创伤经历

遭遇过重大创伤或压力事件,如事故、暴力事件等,可能会成为焦虑症的触发因素,形成创伤后应激障碍。


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高压环境可能使焦虑症状出现

焦虑症预防方法

焦虑症的预防方法可以帮助减轻焦虑症的发生和症状的严重程度。这里提供一些可以考虑的预防方法:

规律生活

规律生活可以维持身体健康外,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可以控制焦虑症状。例如:规律运动、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保持正常睡眠和饮食、增加休息和放松时间等,帮助减缓身心压力,增强身体机能,缓解焦虑症状。

学习面对压力

学习正确应对压力、培养正向思维,乐观地看待生活中的挑战,避免过度自我要求或将压力长时间压抑,也是预防焦虑症发作的重要方式,有助于维持心理平衡。

良好的人际关系

保持健康、稳定的社交活动,并且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互动,也有助于降低焦虑症的发病几率。人际关系间的交流和情感支持可以增强个人的自信心,减少因为孤独和孤立而产生的焦虑感和寂寞感。

去除杂念、放松

做正念训练,减少杂念;觉察自己的身体、思绪、和情绪;也可以尝试深呼吸、瑜伽、冥想或大笑等方式来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注意用药

在使用非处方药物或草本疗法时,可能包含会引起个人负面反应或加重焦虑症症状的成分。因此,在服用非处方药物或草本疗法之前,请向专业医师或药剂师咨询意见,切忌勿擅自服用。

寻求专业协助

若经历了创伤性事件,或家族史有出现过焦虑症的前兆,可以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及早发现可以有效降低罹患焦虑症的几率。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降低焦虑症的发生几率

焦虑症不能吃什么?

焦虑症并没有特定的饮食禁忌,但有些食物和饮料可能会影响焦虑症症状,加剧焦虑感。以下是一些建议避免或限制摄入的食物:

高盐分食物

薯片、香肠、火腿、卤味等高盐分食物都容易让身体的循环变差,造成代谢缓慢,容易使人增加疲劳感。摄入过量的钠还可能会让血压急遽升高,影响心脏健康,也会导致肾上腺素激增,引发情绪高度变化。

油炸食物

长期摄入炸鸡、薯条、炸鸡等油炸食物,容易让人感到焦躁感,也会让人吃完后疲倦感加重,影响夜晚睡眠质量。油炸食物也容易造成消化困难,导致胃食道逆流等肠道问题,引发焦虑。

咖啡因饮料

适量饮用咖啡、可乐、茶等含咖啡因饮料可以让人变得愉快,舒缓紧张感。但是,咖啡因摄入过量可能会使肾上腺素分泌过度,让人变得更加焦虑和烦躁,也会影响睡眠。建议减少咖啡因含量高的饮料,如:咖啡、茶和能量饮料等,建议每天不超400毫克。

过量的甜食

蛋糕和含糖饮料等甜食虽然能短暫镇定情绪,但过量食用也会引起血糖短时间内骤升及下降,引发焦虑感,影响情绪稳定。因此建议每日糖分摄入量应低于总热量的10%。

酒精

常常有人說:「藉酒消愁愁更愁」。藉由酒精消除焦慮的情緒,在短時間內其實是有效的。但有些人在酒醉退去後卻感到更加焦慮和疲倦。酒精會干擾睡眠品質,而酒後隔天的精神狀況和宿醉造成的頭痛,也讓人更難排解負面情緒,加劇焦慮感。

加工食品

加工食品中可能含有大量人工添加剂、糖和食品添加剂,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根据国外研究显示,食用过多加工食品的人,轻度抑郁症的比例会显著增加,在精神不健康及焦虑也明显提高。加工食品不仅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还会增加患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需酌量食用。


过量甜食、高脂肪食物会影响焦虑症的症状,影响情绪稳定

焦虑症自我治疗

在西医的观点下,面对疾病,使用药物是最常见的选择之一。尤其当患者罹患焦虑症时,几乎所有的医师都会建议使用药物治疗。然而,对于焦虑症患者而言,是否能不依赖药物而康复呢?不吃药会自己好吗?

事实上,轻度焦虑症患者,确实可能透过自我调适、心理咨询或非药物疗法,取得有效缓解。但是,对于重度患者,多数医师还是会建议药物治疗,同时结合心理咨询或其他治疗方式,以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在现代医学中,大多数人都认识到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因此如果有可能透过其他方式缓解症状,绝对值得了解和尝试。以下是7种非药物治疗的改善方式:

心理咨询

工作压力、亲密关系、家庭问题以及身心创伤,都是常见引发身心症状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每个人的生长过程和人格特质密切相关,形成了深远的影响。而心理治疗便是缓解焦虑症状的重要途径之一,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暴露疗法和认知重建等方法。

心理咨询可以帮助患者辨识和改变负面思维和行为模式,并学习应对焦虑的有效方法。如果正在面临这些问题,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以获得适当的支持和帮助,有助于及时处理症状,了解自己。

保健食品

补充特定营养素能有助于改善焦虑的情况,如:鱼油、色氨酸、维生素B、维生素D、镁、锌。鱼油的Omega-3脂肪酸,有助于抗抑郁、睡眠、抗炎的作用。色氨酸是被称为"幸福因子、快乐激素"的血清素的重要原料,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指标。B群也是维持健康的重要营养素,其中的"维生素B6、维生素B12"能增进神经系统健康、帮助入睡,特别适合晚上、睡前吃。

饮食调整

健康均衡的饮食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基石,对于维持大脑化学物质的平衡至关重要,有助于保持情绪的稳定。摄取丰富的肉类、各种蔬果、以及其他营养素,能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对于心理健康具有正面的影响。

避免低血糖,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能够稳定血糖水平,防止出现血糖不稳定的状况,也有助于维持情绪的稳定状态。若想帮助入睡及保持心情愉悦,也可以通过补充含有"色氨酸"成分的食物,当中所含的"血清素",有助于改善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

此外,"失眠"经常伴随着"焦虑"发生。据统计,全球80%的抑郁症患者有失眠症状,并有25%有焦虑现象。若有失眠困扰的人,在日常饮食中也可以多补充含有帮助睡眠营养素的食物,从睡眠改善身心状况。

运动

运动对身心健康确实有著极為正面的影響,有時候甚至比藥物治療效果更為明顯。透過適度的運動,可以讓身體釋放腦內啡和多巴胺等化學物質,促進新陳代謝,有助於改善情緒狀態,使身體得到放鬆。建議可以選擇一些有氧運動,像是散步、游泳或慢跑等,對於維護身心健康以及緩解焦慮症狀都非常有幫助。

按摩舒缓

按摩是能有效舒缓焦虑情绪的好方法。现今有许多自助式按摩工具,如按摩枪和按摩球等,它们能帮助放松肌肉,从而达到舒缓疲劳、压力的效果。另外,透过缓慢地吸气和吐气,并将注意力放在呼吸过程中,也可以有效地放鬆身心。如果日常生活中经常遭受焦虑症所苦,不妨尝试看看,对于自身身心健康也是相当有帮助!

减少刺激

当感到焦虑时,可以透过关闭电视、调暗灯光,或者离开噪音环境和拥挤的地方、远离刺激,都是有助于减轻焦虑症状的好方法。对于焦虑症患者来说,症状发作时脑中可能会胡思乱想。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自我刺激法"。例如:在胡思乱想时,找一本有趣的书来阅读,或者从事体力活动,暂时忘却痛苦的事情。藉此可以转移注意力,同时可以防止胡思乱想而引发其他焦虑症状。

保持正念

正念是一种活在当下的状态,透过专注感受每一刻的体验,并以开放、无批判的態度來接受。可以透过細緻品味食物,留心行走時的感受,融入日常生活,培養深層的覺察和內在的平靜。除了正念思考外,建立對自己的信心至關重要。對自己缺乏信心的人可能會懷疑自己完成事情的能力,並誇大失敗的可能性,進而引發焦慮、緊張和恐懼。透過保持專注、正面思考,學習減輕對於事情的擔憂和恐懼,不預設負面立場,相信自己,從而恢復自信,減少自卑感,達到自我治療的目的。此外,有時焦慮症也可能因為患者壓抑了某些情緒或慾望,而這些情緒並未真正消失,累積至一定程度後突然爆發,導致了嚴重焦慮的發生。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進行自我反省和表達隱藏的情緒。必要時,找一個適當的方式來釋放、發洩情緒,能夠改善焦慮的症狀。


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处理症状、了解自己


适当从事慢跑、散步等有氧运动有助于缓解焦虑症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