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当小老师:费曼学习法的意外收获!
让孩子当小老师:费曼学习法的意外收获!
费曼学习法是一种通过教授他人来加深自己理解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由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费曼提出,其核心理念是:如果你能向一个完全不懂这个领域的人解释清楚一个概念,那么你才算真正掌握了这个概念。这种方法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中都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什么是费曼学习法?
费曼学习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向别人清楚地讲解一个概念,来检验自己是否真正理解。如果在讲解过程中遇到问题,就回头继续学习,直到能够用简单、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对方明白。
学龄前儿童如何学习费曼学习法?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好奇心旺盛、喜欢模仿和表达的阶段。费曼学习法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和表达能力。
比如说幼儿阶段,在认识颜色和图形的时候,家长可以先教孩子红色、蓝色、圆形、三角形等。然后让孩子当小老师,给家里的玩具分配颜色和对图形的分类。孩子在游戏中说“你是红色的三角形”“你是蓝色的圆形”这个过程,就是在运用费曼学习法输出他所学到的知识。
小学生如何学习费曼学习法?
小学生正处于知识积累和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费曼学习法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好习惯。
比如说,在学习数学乘法运算时,孩子学会了3×5=15 后,家长可以让孩子给家里的玩偶或者小伙伴讲解为什么 3×5 等于 15,可以通过画图或者使用积木,可视化的方式来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孩子可能会说:“3 个 5 相加,5+5+5 就是 15,所以 3×5 等于 15。”家长这时候可以同孩子一同数一下,结果是不是15。
初高中生如何学习费曼学习法?
在初高中阶段费曼学习法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复杂的概念,强化空间思维,提升学习效果。
比如说在物理学习上,动手实验,撰写实验报告就是对实验的反馈。我们还可以邀请同学们相互讲解力学、电学、光学的知识,学生在掌握了公式后,可以尝试给同学用通俗的语言、现实的事例,讲解这个定律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费曼学习法不仅适用于学术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应用于技能的掌握。通过教授他人,学习者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盲点,及时进行补充和强化。同时,这种主动输出的过程也有助于加深记忆,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