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养精,健脾润肺黄金药——黄精
补气养精,健脾润肺黄金药——黄精
黄精,又名老虎姜、鸡头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填精等功效。本文将从性状特征、性味归经、功效作用、用法用量、炮制方法、配伍应用、成药例证、经典方剂以及本草论述等多个方面,全面介绍这种被誉为“黄金药”的中药材。
性状特征
黄精的茎为根状,节部膨大,节间一头粗、一头细,粗头有短分枝。叶片通常为4~6枚轮生,形状呈线状披针形。花序常具2—4朵花,排列成伞状,花序梗较长且向下垂。苞片生长在花梗基部,质地为膜质,形状为钻形或线状披针形。花被颜色为乳白色或淡黄色,并且在中部稍有缢缩。
性味归经
黄精性味甘、平,主要归脾、肺、肾经。
功效作用
黄精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肺虚燥咳、精血不足、体倦乏力、须发早白等症状。
用法用量
煎服时,一般用量为9~15克。
炮制方法
蒸黄精
取黄精,洗净后置于笼屉内,蒸至棕黑色且滋润时取出,切制成厚片。这种炮制方法可以增强黄精补中益气、乌须发、填精益髓、润五脏的功效。
酒黄精
取净黄精片,用黄酒拌匀后,置于炖药罐内,密闭后隔水加热或用蒸汽加热,直至黄酒被完全吸收。或者将黄精片置于适宜容器内,蒸至内外滋润、色黑时取出,晒至外皮稍干后切厚片并干燥。每100公斤黄精片需要使用20公斤黄酒。这种炮制方法可以增强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并借助酒力提升药效。
效用分析
现代研究表明,黄精具有营养心肌的作用,有助于防止心脏功能减退。同时,它还能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配伍应用
黄精配丹参、糯稻根须
配伍:丹参30克,黄精25克,糯稻根须25克,水煎服。
功效:可用于治疗慢性肝炎,疲乏无力,腹胀不适,胃口不好,尿量减少,汗多口干。
黄精配蔓菁子
配伍:蔓菁子一斤(以水淘净),黄精二斤(和蔓菁子水蒸九次)。
功效:可用于补肝气、明目。
成药例证
稳心颗粒
药物组成: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
功能与主治: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临床上用于治疗心脉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宁,气短乏力,胸闷胸痛;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症。
精杞参胶囊
药物组成:黄精、枸杞子、人参、制何首乌、黄芪、刺五加、山楂。
功能与主治:益气补虚,滋养肝肾。临床上用于治疗气血不足,肝肾两虚引起的中、老年人气短乏力,眩晕,心悸,健忘,失眠,食欲不振等症。
经典方剂
黄精芡实汤
药物组成:黄精(15克) 芡实(30克) 山药(15克) 白芍(15克) 大枣7枚,太子参(30克) 佩兰叶(6克)。
功效:补脾阴。
黄精丸
药物组成:苍耳叶 紫背浮萍 大力子各等分 乌蛇肉中半(酒浸,去皮骨) 黄精倍前三味(生捣汁,和四味,研细焙干),(一方有炒柏,生地,甘草节)。
功效:补气养血,临床可用于气血两亏,身体虚弱,腰腿无力等症。
本草论述
《本草纲目》
“黄精受戊己之泻气,故为补黄宫之胜品。土者万物之母,母得其养,则水火既济,木金交合,而诸邪自去,百病不生矣。补诸虚,止寒热,填精髓,下三浊。”
《名医别录》
“味甘,平,无毒。主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
《日华子本草》
“补五劳七伤,助筋骨,止饥,耐寒暑,益脾胃,润心肺。”
禁忌
中寒泄泻、痰湿痞满气滞者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