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你有「中二病」嗎?是什麼?現實存在嗎?20個特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你有「中二病」嗎?是什麼?現實存在嗎?20個特徵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ays-island.com/%E4%BD%A0%E6%9C%89%E3%80%8C%E4%B8%AD%E4%BA%8C%E7%97%85%E3%80%8D%E5%97%8E%EF%BC%9F%E6%98%AF%E4%BB%80%E9%BA%BC%EF%BC%9F%E7%8F%BE%E5%AF%A6%E5%AD%98%E5%9C%A8%E5%97%8E%EF%BC%9F20%E5%80%8B%E7%89%B9%E5%BE%B5/

"中二病"这个词汇相信大家都听过,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经常沉浸在自我幻想的世界里,做出一些与年龄不符的言行。那么,你是否也有过"中二"的经历呢?本文将为你详细解析"中二病"的起源、类型、特征及其心理学解释,让你更好地了解这个有趣的现象。

「中二病」這個詞,相信大家一定聽過而且也不陌生吧。據說到了一定年紀就會患上,尤其是剛步入少年和一些愛幻想的成年人身上。

所謂「中二病」,其實就是指一個人經常沈浸在自我幻想世界裡(帥氣、強大、自命不凡),常常把幻想帶到現實世界中,為了滿足自我的想像,卻不覺得害臊的做出各種稀奇古怪或與其年齡不符的言行舉止。例如,冷不丁的突然發出奇怪的話語「可惡!難道這就是我的宿命!」;認為自己與別人不一樣「我和你們並不是一類人」;又或是明明不喜歡喝咖啡,甚至覺得難喝,卻還是要一直堅持喝黑咖啡「黑咖啡是我的日常」,讓人不解的行為。

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中二病」。為何叫「中二病」?當中符合什麼特徵才算是?而什麼人最容易患上?還有你又知不知道,「中二病」裡還分成很多類型。所有關於中二病的事情,這篇就給大家一一了解。

中二病的起源

首先,中二病不是什麼醫學疾病。在心理學裡也沒有這個術語。它是一種在1999年突然流行的網絡用語。「中二病」這個詞最早起源於日本,是日語 Chūnibyō 的直翻。在1999年1月11日,日本搞笑藝人伊集院光在他主持的一個廣播節目《深夜の馬鹿力》(Shin ya no baka dji kara《深夜的笨蛋值》)的一個廣播節目裡首次發明並嘲諷自己有「中二病」。

當時他是指一些青春期的少年少女在成長轉變中會有的一種奇特思想,像是他們會說「我還在找著真正懂我的人⋯」、「大人們⋯都是骯髒的」。由於這種思想狀態常見於「初中二年級」,因此伊集院光就把它稱作「中二病」。

原本只是節目中的一個小環節,誰知卻引起了不少其他「中二病患者」的共鳴。從此,「中二病」這個詞就在各種部落格、大大小小的平台不斷出現,甚至也成為許多日本漫畫和動畫的題材。也就是大家可能都聽過的《中二病也要談戀愛》、《我的妹妹不可能那麼可愛》、《命運石之門》等等。

傳得越開,共鳴的人也越多,畢竟「青春期」是每個人都會經過的人生階段吧,所以一發不可收拾,越來越多奇奇怪怪的討論經歷出現,隨之更是刷新了「中二病」這個詞。到後來還把「中二病」分成好幾種體系類型。那先來看看你曾經是哪個「中二系」吧。

中二病的類型

1. 邪氣眼系(異能力)

這一類型的中二病,他們認為自己是擁有某種「神秘力量」或是「異能力」的。最常見的就是認為自己其中的一隻眼或手擁有強大的超自然力量。為了抑制這種力量,他們會用眼罩或繃帶把他們遮住,說是為了封印過於強大的力量。如果不封印,這隻手或這隻眼就會造成災難或毀滅世界。這就是所謂中二病裡的「邪氣眼」。

當然不只侷限在眼睛,所有認為自己有「特殊或神秘力量」的都屬於這一類型。像是認為自己有多重人格(不是心理學中的DID),或是什麼超能力者、被選中之人、遠古生物、半機械人又或是哪個人物、英雄轉生等等。通常他們都會給自己設定一個專屬的稱號,甚至也賦予別人稱號。常有的行為是,有事沒事自創一些必殺技、咒語或魔法。

「爆裂之火焰·閃·阿得蕾納·六星芒——」

如果表現失態會利用切換人格來掩飾能力不足。

而ACG代表人物有:富樫勇太、小鳥遊六花(中二病也要談戀愛)、海藤瞬(齊木楠雄的災難)、幾乎全部新網球王子角色等等。由於這是最主流的中二病類型,因此大多以中二病描述的角色幾乎都是這類型。

2. DQN系(反社會者)

DQN 是日語 Dokyun的縮寫,是指那些蠻橫無理、愛用暴力或缺乏常識之人。在中二病裡的DQN系則是指喜歡裝成不良少年、黑道的中二病者。

這類型人他們會認為「使壞就是成熟」的表現。他們常常會編造自己曾經反社會的故事「你受傷了」「這傷痕…沒什麼!只是剛剛處理了一些事情罷了」。

但實際上,大多都很膽小,只有一張嘴厲害而已。由於要裝成不良,所以也會做一些小壞事,例如上課不聽課、闖紅燈、熬夜,卻不敢做什麼大壞事。只是覺得自己這樣是個成熟大人的行為。根本不是個不良,卻硬要裝成不良,名副其實自吹自擂、虛張聲勢之王。

而ACG代表人物有:元治等人(男子高校生的日常)。

3. 死小孩系(自以為是)

死小孩系和DQN系剛好相反,他們極度不喜歡模仿大人,總是覺得自己比大人更聰明、更有智慧,會有「大人們都是骯髒」的想法。他們通常是天真的理想主義者,認為自己能代表正義,常常自以為是,表現憤世嫉俗,認為「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常常像是屁孩的發言。

而ACG代表人物有:碇真嗣(新世紀福音戰士)、狮子王司等人(石紀元)。

4. 黑暗英雄系(我就是正義)

這類人他們在思想上有著偉大英雄的理想,但卻偏偏喜歡走黑暗路線的人。

他們認為自己是將成為「新世界的神」,常把「我沒有錯,錯的是世界」或是「我才是真正的正義」的話掛在嘴邊。喜歡黑暗色系的衣服,尤其是黑色外套。常常會做出誇張的臉部表情、極度扭曲的樣子,也就是日本人所說的「顏藝」。因為需要表現強大的笑,因此他們也會練習大笑(?)。

而ACG代表人物有:餓狼(一拳超人)、魯路修·蘭佩洛基(反叛的魯路修)、夜神月(死亡筆記)、和宇智波佐助(火影忍者)等人。

5. 次文化系(非主流)

次文化系類型的中二病者,總是裝作不喜歡主流的東西,然後會去追求一些次主流或非主流的東西。

例如,大家都討論正流行的某某新歌時,他會告訴你:「我只聽外語歌,我聽的是毛利新一的等他長大。」他們的穿著打扮也是刻意與眾不同,可能是奇裝異服或是全身不搭的名牌。總是想表示自己「很潮」,很有自己一套的風格。

事實上,他們並不是真正喜歡非主流,也不是討厭主流,只是當自己與他人不一樣的時候,覺得鶴立雞群的自己「超酷的~」。有時他們也會假裝內行,像是明明不懂咖啡的苦澀韻味,卻要裝作喝咖啡是自己早就有的習慣。也可能會用一些自己一知半解的詞語或外語表現自己。

而ACG代表人物目前沒找到合適的人。

6. 陰謀系(妄想症)

所謂陰謀系就是整天有事沒事都說是「某組織」幹的。沒趕上公車,某組織的陰謀「哼!被拖延了」;沒帶錢包,某組織的陰謀「果然還是被設計了嗎」;中獎了,某組織的陰謀「哈哈!想用這方法誘惑我」。但他根本說不清是什麼組織和詳細情況。

他們也很喜愛「陰謀論」,像是會在房間尋找竊聽器「我可能被盯上了」。沒事會預先想好逃生路線。如果再嚴重些就很可能是被害妄想症。

而ACG代表人物有:岡部倫太郎(命運石之門)。

以上就是6種常見的「中二病」類型。當然,有些人的類型不指定一種,也可以兩種或以上合併。我這只是整理出比較常見和主流的6種,也許還有其他分類。另外,由於我動漫沒有看很多,所以如果有哪些經典的角色沒提到,大家也可以在下面補充啊。

為什麼有中二病的現象?

一開始說了中二病是網絡發明用詞嘛,就像之前介紹的「病嬌」、「性單戀」一樣,不是學術界或心理學承認的術語,自然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但綜合以上的描述來看,「中二病」其實就是一種青春期孩子轉大人的一種心理上的變化(大多在中二年級12-14歲),自以為是的思想、行為和價值觀,不是什麼生理或心理疾病,可以說是大多人都經歷過的成長階段,只是有些人較輕,有些人較重,有的人一年、半年很快就過去了,有的人遲遲好多年都不能畢業。

而青春期的孩子世界各地肯定都有,所以「中二病」自然跨越各個國家。日本原詞叫「ちゅうにびょう」(Chūnibyō),中文叫「中二病」,韓文叫「중2병」(jung2byeong),台語叫「國中囝仔病」,英文叫「Eighth grade syndrome」(西方中二年紀是8年級),或者比較專業用語「Adolescent Delusions」。

當然如果以上都很難記的話,你也可以只記得這個國際通用語——

維C:沒錯!mmh呵呵!是時候揭開我的秘密了!

至於為什麼他們會這樣呢?在心理學角度上說是一種「自我意識發展階段」。

在初中二年級這個年齡,可以說是一個從孩童轉半大人階段的過程,也是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中的第4階段「形式運算階段」,也就是11歲起,少年會開始出現抽象思維和以哲學的方式思考未來,也就是所謂的自我意識發展。在這個階段他們將出現兩個情況:「假想觀眾」和「個人神話」。

假想觀眾(Imaginary audience)是指青少年會認為自己的一舉一動、情緒變化無時無刻都被周圍的人看在眼裡,但事實並非如此。而個人神話(Personal fable)是假想觀眾建構的一個延伸心理,他們一度認為所有人在關注自己,因此就認為自己是獨特和與眾不同的存在,甚至產生自己是無所不能和無懈可擊的錯覺,駕凌於社會規則、法律或世界常理之上。

不管是認為自己有超能力、英雄角色的「邪氣眼系」,覺得鶴立雞群的自己超酷的「次文化系」,認為使壞就是成熟大人的「DQN系」,看不起大人和把自己台高的「死小孩系」,自以為正義心理的「黑暗英雄系」,甚至是愛妄想的「陰謀系」,不過都是圍繞在這個「自我意識發展」的過程中。由於缺乏經驗與思考量,他們常常會做出自以為「正確」卻在成熟人眼中幼稚與可笑的行為。

維C:那為什麼有的大人也有中二病啊?

一般「中二病」都會在成長中慢慢消失,也就是不治而癒。少年們也漸漸進入成人世界變得成熟冷靜。有時我們會看到一些成年人不時會冒出幾句「中二」台詞,其實那也只不過是他們逃避一下現今喘不過氣的現實世界,處理不安全感與孤單感、緩解壓力偶爾做出的行為。

當然,真正意義上的中二病成年人並不是不存在,只是比較少見而已。如果是指這類人的話,要不就是長期泡在所謂的「御宅」生活模式裡,少與外部連結,ACG中毒太深,要不就是心智發展較慢、不成熟的情況。

中二病的特徵

好,說了這麼多,最後還是給大家一個小測試。這裡有20個中二病的特徵,來看你中了多少。

  • 總是自我意識高漲,覺得時時刻刻被周圍的人關注著(我這樣做超酷、超帥的)。
  • 有著「我和其他人不同」的想法,即使遇到同類,也死不承認。
  • 經常妄想自己是漫畫或戲劇裡的角色,生活中會出現戲劇裡的情節(道別時,不以為意的背著對方,頭不回的舉手示意)。
  • 擁有迷之自信,認為自己只要想做就能做到。
  • 總是要逞強,明明很在乎卻說無所謂。
  • 相信自己擁有不可思議的能力,會在某天覺醒(人腦自開發3%,說不定我真的有什麼超能力)。
  • 開始喜歡黑暗屬性的東西,比如重金屬搖滾樂、哥德風。
  • 生氣的時候,會用拳頭砸牆壁,貌似相信自己有砸破牆的能力。
  • 動不動就說:「你等著!」但只不過是虛張聲勢,從沒真正動手過。
  • 經常自言自語,但卻是說給別人聽的,內容也通常有一套「深層」意思(哼!又開始了嗎⋯讓你見識一下⋯)。
  • 認為自己比別人不幸,一點小事就會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慘的人。
  • 對以前有過的孩子行為全面否定,認為自己已是成熟大人。
  • 如果受了小傷,會想用繃帶包紮,因為這樣看起來很帥(果然繃帶才是最好的)。
  • 往往思維活動性高,有各種天馬行空思考,但行動力低下。
  • 會模仿戲劇或動漫裡的角色動作,尤其是自認為很酷的角色(水遁,大瀑布之術!超級賽亞人的暴怒姿勢)。
  • 總是覺得自己才能不被賞識、懷才不遇,抱怨周圍世界。
  • 故意追求非主流事物,彰顯自己獨樹一格。
  • 突然做出以往非常不同的行為(昨天還在看漫畫,今天卻讀著英語文學著作)。
  • 喜歡自創名詞。
  • 給自己設定現實不符的標準原則(例:伏地挺身、仰臥起坐⋯等等⋯每天100下、一拳超人的訓練)。

中一題,算一分。那你是中了幾分呢?

0-4分:「不算中二病」。
5-10分:「輕微中二病」。
11-15分:「中度中二病」。
16-20分:「重度中二病」。

另外,還是要補充一句,「中二病」不是任何正式的學術名詞,因此以上特徵只是依據大眾情況整理而成,並不是絕對的標準,大家做個參考就好了。

結語

最後,中二病不管在醫學上、心理上都不是疾病,它只是青春期階段會出現的狀態。如果沒有影響日常生活,並不是什麼大問題,一般會隨著成長而消失。

那你曾經「中二」過嗎?或是身邊有哪些有趣的中二經驗,都可以在這裡分享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