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高血压的揿针保健法
老年性高血压的揿针保健法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血压已成为老年人群中常见的健康问题。本文将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保健方法——揿针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帮助缓解老年性高血压症状。
今天讲一种特殊的问题,就是老年性高血压,如何用揿针的方法来进行保健?
高血压的特点,它不是急性起病而是缓慢发展,也就是高血压是逐渐变得越来越高的,第二高血压它中间的高压和低压的压差是比较大的,甚至会大于50或60毫米汞柱,高血压产生的原因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身体当中血管壁的弹性在逐渐减弱,这个血管收缩扩张的过程当中产生的压力就是收缩压和舒张压,于是压差就比较大了,就是血管壁太硬了,失去了收缩舒张的弹性而造成的高血压,这在老年期是非常常见的类型。
老年期高血压不要求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特别是有5年、10年的高血压病史的朋友,我们尽量把血压控制在一个比较平稳的情况,一般来讲高压控制在150以下,如果考虑到低压的情况,建议把血压控制在140、90这样的范围内,这时候只要比较平稳,对老年人来讲就足够了,降的太低反而容易出现头晕目眩的情况,也有一定的危险。
如果学会了用揿针的方法,对适当的穴位采用适当的刺激,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缓解血管壁变硬的情况,同时也可以很好的控制血压,而且让它平稳的下降,一般刺激的穴位都满足这样的特点,也就是在穴位的下面或者穴位附近,有明显的动脉搏动点,就是可以摸到动脉一跳一跳的现象,把揿针刺激到这个动脉壁的旁边,随着动脉壁的搏动,小针不断的产生刺激,而且这种刺激和心率、心脏搏动的节律是完全一致性的,这样对血管壁产生持久又良性的刺激,有助于降压、有助于软化血管壁,改善人体的血流状况。
那么,选择哪个穴位比较合适呢?
第一个穴位选择手腕部的太渊,太渊在手腕的桡动脉搏动处、拇指的根部,就是大家平时看中医号脉搭脉的位置,寸关尺,那个寸的位置,太渊是手太阴肺经的原穴,同时太渊也叫做脉会,是八脉穴的脉会,“肺朝百脉”这个位置可以探查人体整体的气血运行状况,人体的心肺功能也都会反映于此。
第二个穴位是足少阴肾经的原穴太溪,首先找到内踝高点,就是内踝尖,在内踝尖和跟腱后缘之间的中点处,略往前下一点点,会感觉到那有动脉搏动,叫胫后动脉,在这个搏动的位置,就是太溪穴。
太渊、太溪左右各一,一共4个穴位点,用4个揿针贴住手腕脚踝处这4个点,如果您的皮肤不是特别容易出汗,完全可以贴上13天,贴完取下来之后隔天可以再贴一次,如果症状比较轻就隔日或隔两日贴一次,每次贴上1个24小时,如果症状比较重可以每天贴一次,用这样简单的方法坚持一段时间,一般来讲至少应该坚持一个月,每天在同样的时间段里面来监测血压,看一看血压变化的情况,如果血压是经常波动的,建议一天当中可以测23次,选择一些固定的时间段,当然在测血压之前还得让您处于一个比较安静的状态,至少10~15分钟。
太渊太溪 揿针贴敷方法
太渊穴,在拇指的根部,桡动脉的搏动处腕横纹上,将手指指腹轻轻放在这个位置,可以感觉到这儿有动脉的搏动,这就是太渊,在太渊穴上施以揿针的刺激,局部先用酒精擦拭,然后把揿针轻轻的对准这个搏动点,把白色的部分去掉,然后按压四周,让它贴敷于皮肤表面,这时候用手指轻轻的上下按压或者轻轻的抚摸来加强刺激,这个针可以带1~3天;
接下来找太溪穴,首先找到内踝最高点,跟腱内踝和跟腱之间取中点处略向前下一点,会在这感觉到动脉的搏动,这就是太溪的位置。
取出揿针对准这个动脉搏动的位置,轻轻的往下一压,然后把白色的部分去掉,用手压实,手指轻轻的按住,一下一下的持续刺激或者轻轻的抚摸,这个穴位可以贴1~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