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原型相同,《山花烂漫时》和《我本是高山》为何口碑差距这么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原型相同,《山花烂漫时》和《我本是高山》为何口碑差距这么大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11919660_121948376

央视播出的电视剧《山花烂漫时》凭借2.7%的收视率成功登顶,而同题材电影《我本是高山》却遭遇口碑危机。这两部作品都以张佳梅校长为原型,讲述了她在贫困山区创办女高学校的感人故事,为何口碑却大相径庭?

剧情改编:尊重原型 vs 魔改剧情

《我本是高山》最大的问题在于剧情的过度改编。电影中添加了一个张佳梅为早逝亡夫复仇的情节,这与现实中的原型大相径庭。实际上,张佳梅校长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是因为看到了山区女孩们的痛苦命运,她想把大山里的孩子送出去,支撑她走下去的是党和革命先辈的精神。

此外,电影还将一些原本是男性的角色改成了女性,比如酗酒和家暴者。这种设定在云南农村并不常见,显得脱离实际。而《山花烂漫时》则保持了原型的真实性,没有弱化或贬低任何一个角色。

剧本细节:沉重 vs 生动

《我本是高山》由于时长限制,将镜头主要聚焦在张佳梅身上,刻画了一个艰苦奋斗的女校长形象,整体氛围显得沉闷压抑。而《山花烂漫时》篇幅更长,讲述了更多细节,包括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一些轻松幽默的情节,让观众感受到“苦中有乐”。

演员表现:形似 vs 神似

《我本是高山》由海清饰演张佳梅,而《山花烂漫时》则由宋佳饰演。海清的表演更侧重于体现“苦”的一面,但气质上显得有些柔弱,缺少了张佳梅校长的坚韧精神。相比之下,宋佳作为东北人,与张佳梅校长有地域上的相似性,她的表演更显开朗刚强,富有东北人的幽默感。

结语

《我本是高山》的差评并非源于观众对这类题材的排斥,而是剧组在创作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包括剧情魔改、细节处理不当、演员选择不恰当等。而《山花烂漫时》的成功则在于对原型的尊重、对细节的还原以及演员的出色表现,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更加真实、立体的张佳梅校长形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