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何写赋:从种类、特点到写作技巧的全面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何写赋:从种类、特点到写作技巧的全面解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12/06/1302411_1146578797.shtml

赋是中国特有的文学体裁,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从战国萌生,历经汉唐兴盛,其文学风格雄大壮阔,气象万千,是最能代表汉文化的文学体裁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赋的种类、特点及写作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创作赋。

赋的起源与发展

赋,作为中国文学古早体裁,与诗同源异流,滥觞于《诗经》《楚辞》之沃土。辞赋之演变,由骚赋启端,经汉赋、骈赋、律赋,终至文赋,横跨中国的历史长河。

我们常说的辞赋,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两种不同的文体。“辞”就是楚辞,“赋”指赋文。《文心雕龙》认为赋“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后来人们经常把“赋”与“辞”文体并列,统称“辞赋”。

赋的种类

赋的种类可分为骚赋、大赋、小赋、骈赋、文赋五种,也包含诗赋、俗赋等。

  • 骚赋:指模拟《楚辞》而写的一种赋。沿袭《离骚》格调,多以“兮”字入句。表现手法上常用排比,但不求对偶句之精严。隔句押韵,且常转韵。内容重在“写志”,而不在“体物”。

  • 大赋(古赋):篇幅较长,多采用问答体,韵散夹杂,其句式以四言、六言为主,但也有五言、七言或更长的句子,喜堆砌词语,好用难字,极尽铺陈排比之能事,被后人视为赋体正宗。比如,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班固《两都赋》、张衡的《两京赋》。

  • 小赋(骈赋):产生于六朝,是东汉抒情短赋的变体。其特点是篇幅短小,句式整齐,多为四言、六言骈偶组成,通篇押韵。骈赋讲究一定声律,但是,骈句除字数、词性、结构一致外,其平仄还不是特别讲究,可称之宽式骈赋,如江淹的《别赋》。

  • 律赋:因唐宋时代科举考试要求作赋而产生。其特点是题目、字数韵式、平仄都有严格限制。律赋句式极其多变。唐代中期出现的《赋谱》,就有“壮、紧、长、隔、漫”等句式。律赋转韵频繁,科考时常限八韵。短短四百余字的赋,需用八个韵,可见其频繁程度。

  • 文赋:是受古文运动的影响而产生的。唐宋古文家在赋的创作方面,通篇贯穿散文的气势,不刻意追求对偶、声律、词采、典故,句式错落多变,押韵较自由,甚至大量运用散文的句式,文赋实际上是赋体的一种解放。其代表作品如苏轼的《赤壁赋》。

赋的韵律特点

赋的韵律,指赋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赋是一种文体,起源于诗骚,保留韵的形式。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是无规律押韵(文赋)。当句末是语气词时,往往是语气词的前一个字押韵。

骈散结合的,骈句押韵,散句不押韵。

关于换韵,对长篇大赋而言,若通篇一韵,既不符合声气开合、抑扬顿挫的大原则,也不能利用平仄不同的韵来调度文章气氛。因此文章篇幅较短的可以一韵到底。如果篇幅较长,就需要换韵。而换韵的频度并无定制,有的押二三字而一换韵,有的多至押十数字,而一换,多少不等。

在平仄格式方面,赋的五种形态中,骈赋、律赋讲究平仄,骈赋对平仄也不特别严格。律赋是骈赋的升级版,严格对仗平仄。总体而言,赋对平仄没有硬性规定,但作者在遣词造句时,多使平仄错落有致,朗朗上口。如马蹄律的声律规则:“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汉朝是赋的顶峰时期,韵文还没有对声调的讲究与格律约束,只讲究句尾字押韵。到了唐朝,赋的平仄和声调格律得到发扬光大。

总体而言,赋的平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规范化,虽然没有严格的硬性规定,但作者在创作时会注重平仄的搭配和韵律的美感。

骈赋的句式特点

骈赋,产生于魏晋南北朝,又称俳赋,以对偶为特色,全文由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对称、意义相合之两句成联,句式灵活,虚词运用自如,音韵和谐自然,尤以四六字交替为典型,故又称四六文。

骈赋,是以骈句为行文方式的一种赋体。两个字数统一、讲究对偶与声律协调的句子,就是骈句,一个骈句称为一骈。

过了腊八就是年
WISHING YOU A HAPPY NEW YEAR

骈句是组成赋文的基本句式,有壮句、紧句、长句、隔句、散句等几种基本形式。

  • 壮句:就是通常说的三字句。
  • 紧句:是通常说的四字句。
  • 长句:有六字、七字、八字甚至九字、十字之分。
  • 隔句:又有轻隔、重隔、疏隔、密隔、平隔、杂隔之别。
  • 散句即漫句:是不构成骈对的句子。漫句在骈赋和律赋中通常只能用在段的开头和结尾。漫句适合议论、抒情、说理,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创作中,什么样的句式置于何种位置,都有较严格的要求。散句,只能置于每段的句首或句尾,不能置于文中。

  • 轻隔:句子特点是前四字后六字。比如,“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 重隔:与轻隔相反,句子特点是前六字后四字。如“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 疏隔:前三字,后不限多少字。比如,“酒之先,必资于麹蘖;室之用,终在乎户牗”“俯而察,焕乎呈科斗之文;静而观,炯尔见雕虫之艺”。

  • 密隔:句子特点是前五字以上,后六字以上。比如,“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 平隔:句子特点是前后或四字或五字,前后字一样多。如“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 杂隔:句型较复杂,有前四字,后五、七、八字;或后四字,前五、七、八字。比如,“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以上六种隔句句式,是一篇赋文的主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轻隔、重隔、杂隔等句子,在写作实践中需要经常变换使用,才不会使句式呆滞,可以让文章摇曳多姿,读起来铿锵悦耳。

比如,《滕王阁序》中骈赋的基本句式有:

  • 三字壮句:披绣闼,俯雕甍。四美具,二难并。
  • 四字紧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 六字长句: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 七字长句:“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赋的写作技巧

选题立意

写赋,首先是选题立意。命题,是依题而作。可以选取亲身经历或熟悉之事。立意,要传递正能量,观点新颖。赋作,需符合辞赋体裁,要蕴含真情、思想、见识、感慨及顿悟。

谋篇布局

赋,分为大、中、小篇,或依字数定长短。一般情况,千字以内为短篇,一千字至两千为中篇,两千字以上为长篇。布局需依题材内容而定,多取中篇。

赋的风格,依个人喜好而定,有豪放、婉约、平实、苍凉。赋文写作应以内容为准,需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扬葩振藻。

写作技法

在写作技法上,需注意词法。关于词性方面,实字对实字,虚字对虚字,助字对助字。用文言虚词,可增添古典风味。词类可以活用,比如,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直接与名、动、形连用。在组词方面,有联合、偏正、动宾、主谓、介宾等词组。

在声律方面,平仄相反的二句,平仄声调之压,尾字必反。四六句法,第二、四句压,尾字需反。

韵律,以《词林正韵》为标准,可一韵到底,可一段一韵,亦可换韵,但需二韵以上。押韵方法,二句或四句一韵,最多六句一韵。押平声韵者,上句应仄声;押仄声韵者,上句应平声。

在句法方面,有对偶句,即二句一骈,四句一骈,避免合掌。有四六句式,即四字六字,或六字四字交替,使句子错落有致。有马蹄律,即四句以上长联之句,尾字平仄规律,但需杂入二句式或散句,不可无限使用。

还有散句与发送句,散句用于感慨或点睛,句式不限,不宜多用。发送句用于转承,如望、夫等字。

用典与修辞

在用典方面,典故为精炼语言,骈赋写作中可化裁应用。如“三顾茅庐”可化为“鞠躬尽瘁,不负三顾之求”。

在修辞方面,有比喻:红如朱,白如雪。有拟人:荷花亭亭玉立,纤纤悠闲,赋予事物人格化。有夸张:大畲千峦奇特,山下一马平川。还有对偶,与对仗相似,但声律较宽,只需尾字平仄相反。

写作建议

骈赋,属于高雅古典文体,需要深厚的古典文学知识与长期写作的经验。除文字功底外,还需有广博知识。只有多读书积累,勤学苦练,才能写出合格辞赋。

当代人,古文言底子薄弱,写赋也要与时俱进,尽量使用平时的习惯用语。在结构上,要层次分明,力争开头好,内容丰,结尾有力。修辞上要以对偶、排比为主,词性、词义要互相配对,语法结构要对称。在语句方面,要以四、六字句为主,五、七字句可以借鉴词曲中领字的运用,句式要错落有致。在用韵方面,可以一段一韵,可以通篇一韵,也可以平仄混押,以我们习惯上的口语化韵。在内容上,可以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有叙有议,最好是写身边熟悉的风物。

平时要多读古曲名篇,比如唐代文学家王勃的代表作《滕王阁序》,“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的代表作之一《登楼赋》,杜牧的代表作之一《阿房宫赋》,曹植辞赋《洛神赋》等。相信多读名篇,定能受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