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家庭实验室的创新实践:共筑学生科学素养梦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家庭实验室的创新实践:共筑学生科学素养梦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60978536_121124366

家庭实验室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通过整合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灵活的科学学习环境。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家庭实验室的实施步骤、具体示例以及取得的成效,探讨如何通过这种模式提升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家庭实验室的实施步骤

1. 前期准备:教材梳理,统整课程资源

学期初,科学教师需要全面梳理教材,结合教材前伸和后延性活动,深入挖掘家庭实验室的课程资源。以青岛版小学科学3年级上册教材为例,表1列出了部分家庭实验项目。

2. 发送任务

家庭实验室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全力支持。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对家长进行信息交流平台使用培训,让家长成为学生开展家庭实验室实验的“第二导师”。

  • 纸制家校致函:通过文本式《家校通函》加强家校沟通,从实验地点选择、实验项目推介、实验材料准备、实验成果呈现4个方面将活动构想及时传递给家长。
  • 官网通函方式:设立“操作指南”“规定实验”“自主实验”“博览天下”“翻转课堂”“开放实验室”等栏目,依托网络积极营造研究氛围。
  • 分段视频指导:采用分段式视频指导策略,先投放前期实验视频,约1周后再投放完整视频。
  • 基于社区的指导方式:打破班级束缚,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利用社区的本校教师、家长志愿者将任务逐步分解,打造一个便于学生、家长交流的真实平台。

3. 材料准备

  • 社区教师指导家庭建立实验室,帮助他们制订相应的实验室规则,强调实验安全事项,建立实验时家长的陪伴制度。
  • 学生根据实验项目自主准备实验器材。
  • 社区小组互助阶段:器材准备出现问题时,及时在社区小组中反映问题,社区内成员提供必要的建议或借用部分器材。

4. 进行实验

学生根据科学教师提供的视频进行实验,及时通过图片、视频或者口述等方式上传交流群。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现象找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差异思考,并提供后续视频帮助学生纠正实验细节。

5. 实验效果评价

按照实验条件、器材准备、实验效果、相关讨论、互助交流、现象解释进行评价。表2为“瓶内吹气球”实验的评价细则示例。

家庭实验室取得的成效

1. 学生层面

  • 家庭实验成为学生学习的“兴奋剂”,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
  • 促使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素养,培养了实验的自主性,养成了良好的科学素养。
  • 在科学创新大赛中取得显著成效,连续3年有学生获得省级一等奖,获得多项科技专利。

2. 家庭层面

家庭实验室使家庭成为科普教育的基地,促使形成学习型家庭。一位家长表示:“家庭实验室让我对我家孩子更多了些佩服,也使我换了一个视角看待他!”

3. 教师层面

家庭实验室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同时衍生出多篇获奖论文。该项目荣获山东省优秀课程资源一等奖。

家庭实验室带动范围广,成效稳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区范围内的科学学习氛围,既提高了亲子关系,又建构了科学知识,促进了科学思维的发展,提升了科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斌,杨俊.家庭实验室项目开发实施的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4(34).
[2] 陈林,陈磊.小学低段数学非书面作业的设计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2(26).
[3] 陈奕可,陈耀.为天地立心——家庭实验室·“未来庭院”计划[J].河北教育(综合版),2022,60(06).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