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乐器的八大益处
孩子学习乐器的八大益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除了常规的学业,许多家长还会让孩子学习绘画、书法、跆拳道等技能。其中,学习乐器因其独特的益智效果而备受青睐。那么,学习乐器究竟有哪些好处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 平衡大脑的运行
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主要负责语言处理和语法表达,如词语、句法、命名、阅读、写作、学习记忆等。而右半球则与空间技巧相关,如三维形状感知、空间定位、自身打扮能力、音乐欣赏及歌唱等。可以认为左半球是科学性的,而右半球是艺术性的。学习乐器需要全面动用脑的两个部位。例如,在练习乐器时,右手和左手都要协调动作,眼睛要看乐谱,耳朵要听音高,脑子里还要记乐谱背乐谱。这种一心多用的状态能够真正调动大脑的左右两个半球,既调动思维又调动动作。这无疑是对脑部功能的最好锻炼和平衡。而且在这种一心多用的状态下,孩子无法分心于其他事情,这对于培养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能力大有裨益。
- 培养想象力
人们在学习的时候,大多数知识都是用逻辑思维范畴来表述的。惟有音乐属于形象思维范畴的。长期在逻辑思维的领域学习,形象思维的能力得不到运用,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就会下降。学习音乐,可以提高人的形象思维能力,避免两种思维方式的偏废。有效开发青少年的智力。近年来许多国内外知名专家经过研究发现,音乐对开发孩子的右脑大有好处。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主逻辑,右脑则主导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灵感。许多研究者认为,右脑的开发在孩子的成长时期尤其重要,因为成长期是孩子创造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开始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想象力思维模式不仅容易形成,而且能永久保持。所以,让孩子学管乐能够有效培养孩子的想象和创造力。
- 锻炼记忆力
说记忆力是获得学习高分的必要工具一点也不为过,许多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前学后忘记”,没能记住那些必须记住的知识。其实,记忆力是需要不断训练的,孩子在演奏的时候,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记住乐谱上的一切音符,这对孩子来说无疑就是一种极好的锻炼。日久天长,孩子记忆力会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提高,而这也将大大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在保加利亚有一位教育科学家罗扎诺夫,他用一生的时间研究学习管乐对外语学习的促进作用,他的孩子一天就能记忆一千二百个单词,都是在学习管乐的促进下来实现的。学生经过学习管乐的调解,就会使他大脑进入到α波状态,实际上古典的音乐最容易促进学生的大脑进入到α波状态。教育科学家们有一句话说:“知识随着音乐的旋律就漂进学生大脑里去了”,当音乐响起的时候,逐渐把孩子的大脑调整到α波状态,使右脑打开来帮助左脑工作,就记忆牢,学习效率高。解数学题更有创造力,能创造出不同的解法。
- 培养专注力
当孩子学习音乐时,他必须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才能记住那些乐谱上的音符和各种各样的标记,并且只有专心致志,他才能学会老师所教的演奏方法和各种乐理。专注力是任何学习所必备的,而专注力是需要不断训练的。学习音乐的过程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个培训专注力的过程,当然这也需要一些科学的方法才能做到。
- 培养手脑协调能力
试想当孩子面对乐谱开始演奏时,他必须在几秒钟之内把所看到的音符和各种标记记住,并立刻作出反应,随后通过大脑发出指令,让手指灵巧地活动起来。这一系列动作在不知不觉中就锻炼了孩子的手脑协调能力,特别是在孩子成长期时,他们的协调能力本身就已在外界的刺激下获得了发展,这种训练将大大提高孩子的发展速度。
- 陶冶性情,培养美感
如果仅把音乐当成一门必修的“功课”来学,那可是个大错误。无论演奏什么养将对孩子确立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提高请商都大有益处。乐器唱什么歌,都应该首先让孩子学着去体会音乐中传达的感情。美感的培。
- 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学坏
台湾教育界有句名言,就是“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学坏”。根据调查,一般学习音乐的孩子学习成绩好的比例很高。而犯罪的比例却非常少。学习乐器就必须有时间保证,学习音乐的孩子剩余的时间和精力就有限了。而最重要的是音乐本身的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使得孩子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在学习美,感受美,还在实践美。一个美的环境对于陶冶孩子的心灵和性情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 合作和团体意识
如果你学习乐器到了一定的水平,建议你最好参加到乐团的活动当中去。因为单纯学习文化课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竞争的过程。你的分比我高,我的分要比他高,是以竞争为主要形式的。而在乐团演奏是需要和别人配合的,对于独生子女和现代青少年来说,他们缺乏的可能就是合作和团体意识,现在,在许多学校有各种乐团,如果学校没有也可以到少年宫去参加乐团的活动,对于提高孩子的演奏水平、结交朋友、提高合作和团体意识肯定是大有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