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脾胃的8种中成药:四君子颗粒、小建中颗粒等功效与适用症状详解
调理脾胃的8种中成药:四君子颗粒、小建中颗粒等功效与适用症状详解
中医认为,胃有贮藏食物、运转食物的作用,可以将食物储存在胃中,并将食物进行碾磨,将食物残渣传送到小肠和大肠,这就是胃腐熟食物的作用。脾主运化,可以将食物中的精华转化成气血,将津液向上分布到肺,向下运输到肾和膀胱。脾胃功能正常则身强体壮,脾胃不好则容易生病。
如何判断脾胃不好?
- 面色萎黄
- 口唇无华,容易干燥脱皮
- 各种消化问题,如吃不香,能吃但吸收不好或易积滞,易口臭、反酸、腹胀、腹痛,大便不好等等
- 容易累,头晕,四肢无力感
- 舌质淡,舌中间凹陷或有裂纹,舌苔容易厚腻(多见于舌中间)
- 小孩不肯吃饭,易积食,不长个,睡不踏实;女性气色差,白带多,月经淋漓不尽,月经量少或色淡,产后各种脱垂等等。
8种中成药,调理脾胃
1. 四君子颗粒
四君子颗粒源于中医方剂四君子汤,由党参(原方用人参)、白术、茯苓和炙甘草组成,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适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面色萎黄、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数等症。
四君子颗粒更适合调理气虚症状突出(典型的症状是感觉气不够而容易累)的脾胃虚弱。
2. 小建中颗粒
小建中颗粒源于中医方剂小建中汤,由白芍、大枣、桂枝、生姜和炙甘草组成,具有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的功效,适用脾胃虚寒,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嘈杂吞酸,食少心悸及腹泻与便秘交替等症。
3. 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是一个广为流传的中药方剂,现在也被制备成中成药,由白扁豆、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莲子、人参、砂仁、山药和薏苡仁等组成,具有健脾益气、渗湿止泻的功效,适用于体倦乏力,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4. 六君子丸
六君子丸源于中药方剂六君子汤,由党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炙甘草、生姜和大枣等组成,具有补脾益气、燥湿化痰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食量不多、气虚痰多、腹胀便溏等症。
5. 香砂六君丸
香砂六君丸源于中药方剂香砂六君子汤,由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组方而成,具有益气健脾和胃的功效,适用于脾虚气滞,痞满胃痛,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木香、砂仁可以理气和胃止痛,在日常使用中,香砂六君丸在六君子丸的基础上更适合调理见胀、满、痛、逆、滞感的脾胃虚弱。
6. 香砂养胃丸
香砂养胃丸由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半夏、醋香附、枳实、豆蔻、姜厚朴、广藿香和甘草等组成,具有温中和胃的功效,适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症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等症。
在日常使用中,香砂养胃丸更适合调理胃部不适为主症的脾胃虚弱。
根据这些症状选用中成药
脾胃虚弱人群可在上述通见症状的基础上,根据一些标志症状来选用中成药:
- 气不够、容易累→四君子颗粒
- 气色差、喜温暖、喜热饮、慢性腹痛喜温喜按→小建中颗粒
- 畏寒怕冷、慢性呕吐腹泻腹痛→理中丸
- 畏寒怕冷、慢性呕吐腹泻、腰腹冷痛、四肢冰冷→附子理中丸
- 长期大便不成形甚至慢性腹泻、气味较淡可有少许腥味→参苓白术散
- 见痰和慢性呼吸道症状→六君子丸
- 胀、满、痛、逆、滞感→香砂六君丸
- 胃部不适为主→香砂养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