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从自然到人文的传统文化之美
雨水节气:从自然到人文的传统文化之美
雨水,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不仅标志着降雨的开始,更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从水獭祭鱼到鸿雁北归,从拉保保到接寿,每一个习俗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让我们一起走进雨水节气,感受这份独特的文化魅力。
节气科普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降雨量极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雨水相关民俗主要有“补天穿”“拉保保”“撞拜寄”等。雨水节气开始,气温回升较快。
雨水有三候
一候獭祭鱼
指的是雨水时节,水獭开始捕鱼了,捕捉到鱼后它们会将捕获的鱼排列在岸边展示,似乎要先祭拜一番后再享用。
二候鸿雁来
指的是五天过后,南方天气暖,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候鸟是随着天地阴阳之气的变幻而往来,以适应气候。
三候草木萌动
指的是再过五天,天地间阴阳交泰,出现生机,草木乘此生机,开始萌动,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将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民俗知多少
- 拉保保
拉保保是四川地区古往有之的汉族民俗文化。拉保保即父母给孩子认干爹干妈的意思。现今这一川西独特汉族民俗在广汉确定了一个全民参与的节日“保保节"
2. 接寿
接寿习俗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送节的另外一个典型礼品就是“罐罐肉”:用砂锅炖了猪脚和雪山大豆、海带,再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给岳父岳母送去。
3. 回娘屋
雨水节回娘屋是流行于川西一带的另一项风俗。民间到了雨水节,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使其尽快怀孕生子。
4. 罐罐肉
在传统的这一天女婿会带着妻子和罐罐肉一同回到岳父母家,把罐罐肉献上,以示感恩对他们养育他们女儿的感激。同时,也有一份尽孝的情意藏在其中。若是刚完婚的,那么女婿送出罐罐肉后,岳父母还会回赠一把雨伞,愿他们能够在日后的生活中可以避风避雨,顺遂平安。
5. 糕粑
食糕粑南方一些地区雨季开始时的重要习俗,象征着糕粑的丰收。在这个季节,人们会制作糕粑。这些糕粑通常具有黏性,代表着人们和睦相处和紧密团结的意义。通过与朋友分享吃糕粑,人们不仅享受美食,还祈求雨水充沛。
6. 占稻色
华南地区的农户人家,通过爆炒糯米谷米花,来预示来年收成。爆出的糯细米花越多意味着收成越好
本文原文来自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