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全球食品安全管控最严的十个国家,美国只能排第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全球食品安全管控最严的十个国家,美国只能排第二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1758391763821349

食品安全是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不同国家根据自身国情,建立了各具特色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全球食品安全管控最严的十个国家及其具体措施。

德国:层层把关,严字当头

德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那叫一个严密。从地里种东西开始,对化肥、农药、兽药的使用量和残留标准,要求高得很。就说种蔬菜吧,常见农药的残留量得控制在微克级别,比国际平均水平低太多了。

到了食品加工的时候,车间卫生必须时刻保持干净,加工流程得按规矩来,生产设备要定期深度清洁和检测,卫生不达标就别想开工。等食品到了超市、餐厅这些地方,储存的温度、湿度啥的,也都得符合严格标准。光2023年,德国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就抽查了10万多次,全国 95% 以上的食品生产企业和销售点都被查了个遍。

处罚措施

  • 个人:要是有人在食品生产、销售的时候故意违法,罚款起码 5 万欧元起步。要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根据危害程度,最高能判 10 年。2022 年,巴伐利亚州有个家伙,在加工肉的时候加了禁用的防腐剂,就为了多赚点钱,结果被罚款 10 万欧元,还判了 5 年。这事儿在当地影响很大,把那些想违法的人都给吓住了。
  • 企业:企业要是违规,罚款至少 100 万欧元。要是产品里有害物质超标,或者有严重质量问题,平均得罚 300 万欧元。2021 年,北莱茵 - 威斯特法伦州的一家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因为生产时卫生没搞好,产品里微生物超标,被罚款 500 万欧元,营业执照当场就被吊销了,还被规定 10 年内不准再搞食品生产经营。这事儿一出,整个行业都对食品安全更上心了。

美国:全程监管,重罚不贷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靠着《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FSMA),对食品从生产、加工,到运输、销售,全程盯着。FDA 每年都会仔细评估各类食品企业的风险,然后根据结果决定检查的力度和频率。2023 年,FDA 检查食品企业超过 5 万次,那些高风险的食品企业,一个都没落下。

处罚措施

  • 个人:要是有人故意在食品里加有害物质,或者卖不安全的食品,罚款能到 20 万美元,最多要坐 15 年牢。2022 年,加利福尼亚州有个食品加工的人,为了让食品保质期长点,加了非法色素,被当地法院罚了 15 万美元,判了 8 年。这处罚结果一出来,当地食品行业的人都赶紧检查自己的操作,不敢乱来。
  • 企业:违规企业不但得把问题产品召回,罚款中位数能达到 1000 万美元。要是因为食品安全问题,导致有人伤亡,或者大规模食物中毒,处罚就更狠了。2020 年,有个食品企业因为生产的时候交叉污染,好多产品都感染了沙门氏菌,好多消费者都中毒了,最后被罚款 5000 万美元,企业的好多高管都被追究刑事责任,企业也不行了,市场份额一下子少了好多。

日本:标准严苛,追溯精准

日本对食品里的污染物、微生物、添加剂这些东西,定的标准特别严格。在农产品追溯这方面,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能达到 99% 的追溯准确率。日本厚生劳动省还会定期更新食品检测标准,保证跟国际上最新的科研成果和食品安全要求是同步的。2023 年,厚生劳动省抽检食品的合格率在 98% 以上,要是发现不合格产品,马上就下架、召回,还会深挖源头。

处罚措施

  • 个人:要是有人在食品里加违禁物质,或者故意卖不安全的食品,最高能罚款 1 亿日元,最多判 7 年。2022 年,东京有个卖菜的,为了让蔬菜看着好看,喷了违禁保鲜剂,被查到后,罚款 3000 万日元,判了 3 年。这事儿经媒体报道后,日本卖食品的人都不敢瞎来了。
  • 企业:企业要是出了食品安全问题,会被要求停业整顿、召回产品,罚款能到 5 亿日元。2021 年,日本一家挺有名的食品企业,生产的时候以次充好,产品造假,被罚款 4 亿日元,相关责任人还被刑事起诉。这企业的名声一下子就臭了,市场份额也少了好多,其他企业也都知道食品安全这条红线不能碰了。

丹麦:全链管控,绝不姑息

丹麦的 “从农场到餐桌” 全链条食品质量控制系统,那是行业里的榜样。在农产品生产的时候,丹麦的农业合作社很给力,统一提供好的种苗,教大家怎么科学种植养殖,保证农产品质量好。食品加工企业得严格按照良好生产规范来,生产过程的每一步都得详细记录。每年,丹麦对食品生产环节的检查覆盖率是 100%,不管企业大小,都逃不过检查。

处罚措施

  • 个人:要是在有机食品生产的时候,违规用化肥、农药或者抗生素,至少罚款 3 万丹麦克朗,5 年内不让干这行。2023 年,日德兰半岛有个农户,为了让产量高点,违规用了农药,被监管部门发现后,罚款 5 万丹麦克朗,还 3 年不让搞有机农产品生产。这处罚让当地农户都知道有机食品生产标准有多严了。
  • 企业:企业要是出了食品安全问题,平均罚款 200 万丹麦克朗,名声也会变得很差。2022 年,丹麦一家乳制品企业因为产品质量不行,被剥夺生产权,罚款 300 万丹麦克朗,因为名声坏了,消费者都不买账了,最后企业倒闭了。这事儿让丹麦整个食品行业都明白,食品安全是企业能不能活下去的根本。

法国:标签严控,质量把关

法国对食品标签的要求特别细致,成分、产地、保质期这些信息,必须 100% 准确标注。在食品生产的时候,法国用了先进的质量控制技术,像实时在线监测系统,能实时盯着食品的关键质量指标。2023 年,法国定期检查食品生产企业 8 万次,不管是传统的奶酪制作工坊,还是现代化的食品加工厂,都检查到了。

处罚措施

  • 个人:要是在食品标签上造假,或者卖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食品,罚款 3000 欧元起,最多判 6 个月。2022 年,普罗旺斯有个商人,改了食品保质期标签,想多卖点时间,被执法部门抓住后,罚款 5000 欧元,判了 3 个月。这事儿在当地食品销售行业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商家们都更重视食品标签的真实性了。
  • 企业:企业要是违规,会被要求停产整顿、召回产品,罚款能到 200 万欧元。2021 年,法国一家挺有名的食品企业,在产品成分标注上弄虚作假,标签欺诈,被罚款 150 万欧元。这企业的名声一下子就臭了,销售额也少了好多,给其他企业提了个醒。

澳大利亚:严检进口,追溯全程

澳大利亚对进口食品的检验检疫特别严格,不合格率控制在 1% 以内。在国内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澳大利亚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用区块链技术,能让食品信息从生产到销售全程可查。2023 年,澳大利亚抽检国内食品企业 6 万次,保证市场上的食品都符合安全标准。

处罚措施

  • 个人:要是故意进口或者卖不安全的食品,罚款 4000 澳元起,最多判 5 年。2022 年,新南威尔士州有个人,从国外偷偷带未经检验的食品进来卖,被当地法院罚款 8000 澳元,判了 2 年。这判决结果让那些想通过非法渠道进口食品的人不敢再干了。
  • 企业:企业要是违反食品安全规定,罚款中位数是 50 万澳元。2021 年,有个食品企业的产品被检测出有害物质超标,被罚款 80 万澳元,营业执照都被吊销了。这企业因为受不了巨额罚款和名声受损,最后倒闭了,也给其他企业敲了警钟,得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规。

加拿大:法规详尽,全面监管

加拿大制定的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特别详细、严格,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各个环节都管到了。在农产品种植养殖的时候,对土壤质量、灌溉用水都有明确标准;食品加工的时候,加工设备的清洁消毒、人员操作规范等,都有细致要求。2023 年,加拿大食品检验机构检查食品企业超过 4 万次,保证法规标准能落实。

处罚措施

  • 个人:要是在食品经营的时候违反法规,卖变质食品或者加非法物质,罚款 5000 加元起,最多判 4 年。2022 年,安大略省有个商贩卖变质的肉,被监管部门发现后,罚款 8000 加元,判了 2 年。这处罚让当地食品经营者都知道违法的后果有多严重了。
  • 企业:企业要是出了食品安全问题,会被要求整改、召回产品,罚款能到 300 万加元。2021 年,有个大型食品企业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被罚款 250 万加元,还得打官司。这企业为了解决质量问题花了好多钱,市场份额也受影响了,给整个行业都上了一课。

新加坡:高标准入,严惩违规

新加坡对进口食品的检验检疫通过率要求在 99% 以上,只有符合新加坡高标准的食品才能进入市场。在国内食品销售环节,新加坡建立了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用大数据技术实时分析食品销售数据,能及时发现潜在风险。2023 年,新加坡检查食品销售场所 3 万多次,保证市场上卖的食品安全可靠。

处罚措施

  • 个人:要是卖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在食品里加有害物质,罚款 5 万新币起,最多判 7 年。2022 年,新加坡市区有个人卖含非法添加剂的食品,被当地法院罚款 8 万新币,判了 3 年。这判决在当地引起了广泛关注,把卖食品的人都给震慑住了。
  • 企业:企业要是违反食品安全规定,罚款中位数是 80 万新币,还可能被吊销营业执照。2021 年,有个食品企业进口不合格食品在新加坡卖,被罚款 100 万新币,营业执照都被吊销了。这企业直接退出市场了,其他企业也知道在新加坡违反食品安全规定,代价太大了。

英国:追溯高效,诚信经营

英国的食品追溯和召回制度很高效,问题食品召回成功率能达到 98% 以上。英国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像物联网技术,能让食品从生产到销售全程可追踪。在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方面,英国的审批流程很严格,对企业的生产条件、人员资质等都全面审核。2023 年,英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检查食品企业 7 万次,保证食品企业都遵守法规。

处罚措施

  • 个人:要是在食品生产经营的时候违反规定,提供虚假食品信息,或者卖不安全的食品,罚款 4000 英镑起,最多判 8 个月。2022 年,伦敦有个人为了把食品卖得贵点,提供虚假食品产地信息,被执法部门罚款 6000 英镑,判了 4 个月。这事儿在当地食品行业引起了讨论,大家都开始诚信经营了。
  • 企业:企业要是出了食品安全问题,会被要求召回产品,罚款能到 300 万英镑。2021 年,有个食品企业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被罚款 200 万英镑,还得打官司。这企业的名声坏了,市场份额也少了,其他企业也都吸取教训,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荷兰:精细管控,违规必究

荷兰在食品安全监管上展现出高度的精细化。在农业生产阶段,对各类农产品的种植、养殖环境进行严格监测,确保土壤、水源无污染。例如,针对花卉种植,荷兰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以及灌溉用水的酸碱度、微生物指标等都有细致标准。对于农业投入品,像农药、化肥的使用,不仅严格限制种类和剂量,还会定期检查农户的使用记录。

食品加工环节,荷兰的食品工厂必须遵循严格的生产规范,从原材料的采购验收,到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时间控制,再到成品的包装储存,每个步骤都有详细标准。食品流通环节,荷兰建立了高效的冷链物流体系,确保易腐食品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始终处于适宜的温度环境。2023 年,荷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开展了超 8 万次检查行动,涵盖了 90% 以上的食品相关企业。

处罚措施

  • 个人:个人若在食品领域违规,如在农产品种植中私自使用禁用农药,罚款通常在 3 万欧元起。若涉及生产销售掺假食品等严重问题,最高可判处 8 年监禁。2022 年,在荷兰中部地区,一名农户为追求花卉艳丽色泽,违规使用高毒农药,被罚款 5 万欧元,且 10 年内禁止从事农产品种植。
  • 企业:企业一旦违规,罚款金额从 50 万欧元起步。若产品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隐患,如食品添加剂超标等,平均罚款可达 200 万欧元。2021 年,某食品加工企业因生产过程中卫生条件恶劣,导致产品微生物严重超标,被罚款 300 万欧元,责令停产整顿 6 个月,相关责任人还面临法律诉讼。

总体而言,德国、美国、日本的食品安全是名列前三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